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命名原则:
① 先阴后阳: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
② 先无后有:无机离子在前、有机分子在后;
③ 配原子英文顺序:同等条件,按配位原子英 文字母顺序先后;
④ 先简单后复杂:简单离子在前、复杂离子在 后。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先阴后阳,先无后有,先简单后复杂:
K3[Fe(CN)6]——六氰合铁(III)酸钾(铁氰化钾,赤 血盐); K4[Fe(CN)6]——六氰合铁(II)酸钾(亚铁氰化钾, 黄血盐); H2[PtCl6]——六氯合铂(IV)酸; Na3[Ag(S2O3)2]——二(硫代硫酸根)合银酸钠; K[Co(NO2)4(NH3)2]——四硝基二氨合钴(III)酸钠。
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
配位体:
配离子中与中心离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配位原子——直接同中心离子相联结的原子; [Cu(NH3)4]2+;[Co(NH3) 5 H2O]3+ 配位原子主要是非金属原子和卤素原子: N, O, S, C, Cl 有些配位体只有一个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结合—— 单基配位体; 有些配位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同时与中 心离子结合——多基配位体。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1,10菲绕啉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EDTA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2015-3-10
C.L.Liu
未成对电子数与分子磁矩B
2015-3-10
C.L.Liu
配位离子的空间构型
2015-3-10
C.L.Liu
配位离子的空间构型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成功与困惑
价键理论成功地说明了许多配离子的空间结构 和配位数; 解释了高、低自旋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差别; 成功地解释了八面体型Co(CN)64-的不稳定性; 无法解释平面四方型Cu(NH3)42+的稳定性? 无法说明高、低自旋产生的原因,过渡金属配 合物的颜色?
36
3d
4s 4p
4d
(3d5)
d2sp3 杂化轨道
内轨杂化,内轨型配合物,低自旋
2015-3-10 C.L.Liu
物质的磁性
物质的磁性与组成物质分子中未成对电子 的数之间的关系:
n(n 2) B : 分子的磁矩, B:波尔磁子(9.274078 10-24 J T -1 )
2/5 t 3/5 t 2/5 3/5
dx2- y2 eg

dxy
(dxz dyz dxy)
t2g
dz2 dxz dyz
四面体场 TETRAHEDRAL t = 4/9
2015-3-10
八面体场 平面正方 OCTAHEDRAL SQUARE PLANAR
C.L.Liu
晶体场稳定化能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先阴后阳,先无后有,先简单后复杂:
[Cu(NH3)4]SO4——硫酸四氨合铜(II); [Co(ONO)(NH3)5]SO4——硫酸亚硝酸根五氨合钴(III); [Co(NCS)(NH3)5]Cl2——二氯化异硫氰根五氨合钴(III); [CoCl(SCN)(en)2]NO2——亚硝酸氯硫氰酸根二(乙二 胺)合钴(III); [Pt(py)4][PtCl4]——四氯合铂(II) 酸四(吡啶)合铂(II)
2015-3-10
C.L.Liu
晶体场理论
配合物中化学键的本质是纯粹的静电作用力。

中心离子和周围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
类似于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中心离子与配位负离子或配位极性分子之间因静 电引力的作用而逐步靠近形成配合物,并放出能 量,使整个体系的能量有所降低;


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由能量的降低程度所决定。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② 螯合物——中心离子和多基配体结合而成的配合物;
③ 多核配合物——一个配合物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中心 离子;
④ 羰基配合物:Fe(CO)5 Ni(CO)4; ⑤ 非饱和烃配合物:[PtCl3(C2H4)]⑥ 原子簇状配合物,金属大环多醚配合物;同多酸、杂 多酸配合物。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
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数的多少由中心离子和 配位体的性质决定:
半径、电荷、中心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形成条件; 中心离子携带的电荷数越高,配位数越大; 中心离子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大;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① 简单配合物——单基配体与中心离子直接配 位形成: Na3[AlF6], [Cu(NH3)4]SO4, [Ag(NH3)2]Cl
[Fe(H2O)6]Cl3, [Cu(H2O)4]SO4H2O
[Cr(H2O)6]Cl3, [Fe(H2O)6]SO4H2O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
2015-3-10
C.L.Liu
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
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配合物形成体:
位于配离子(或分子)的中心; 大部分是带正电的金属离子; 许多过渡金属离子是较强的配合物形成体; [Cu(NH3)4]SO4, [Co(NH3)6]Cl3,K4[Fe(CN)6] 一些中性原子也可作为形成体; Ni(CO)4, Fe(CO)5 一些具有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也是常见的形成体; SiF62-,PF62015-3-10 C.L.Liu
C.L.Liu
晶体场理论(四面体场)
2015-3-10
C.L.Liu
晶体场理论(四面体场) tetrahedral -
2015-3-10
C.L.Liu
晶体场理论(四面体场) z
x y
2015-3-10
C.L.Liu
晶体场理论(四面体场)
z
d x2 y2 ,d z2
2015-3-10
C.L.Liu
形成条件:
配位体必须有孤对电子; 中心离子必须能提供空轨道。
2015-3-10
C.L.Liu
配合物价键理论 Fe3+ (3d5) FeF63(3d5) sp3d2 杂化轨道 3d 4s 4p 4d
外轨杂化,外轨型配合物,高自旋
2015-3-10 C.L.Liu
配合物价键理论 Fe3+ (3d5) Fe(CN)
普通化学
General Chemistry
2015-3-10
C.L.Liu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及命名
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
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配位平衡的移动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2015-3-10
C.L.Liu
作业
P366-368 14.2,14.3,14.8,14.9,14.10,14.11,14.12,14.13, 14.15,14.19,14.20,14.21,14.23,14.24 交作业时间:
d
x 2 y 2 极大值与配体迎头相撞,能量最高,
d
dxy 极大值在xy平面内,能量次之 有一极值xy在面内,能量更低 2 z dxz,dyz 不在xy平面内,能量最低
d
x2 y2
dxy
Es
自由离子d 轨道
2015-3-10 C.L.Liu
dxz、dyz
d
z2
晶体场理论
(dz2 dx2- y2) (dxz dyz dxy) t2 t e (dz2 dx2- y2)
2015-3-10
C.L.Liu
晶体场理论
d轨道能级分裂:
过渡金属中心离子有5个d轨道;
当5个d轨道受到周围非球形对称的配位负电场(负离子或偶 极分子的负极)的作用时,配位体的负电荷与d轨道上的电子 相互排斥; 电子的相互排斥作用,不仅使d轨道上电子的能量普遍升高, 而且由于不同d轨道的电子因受到的影响不同,各轨道的能量 升高程度也不同,因此发生d轨道的能级分裂; 这种能级分裂现象有助于中心离子与配体形成配合物。
与球形力场比较,d电子进入分裂的d轨道所产生的中心离 子总能量下降值,称为晶体场稳定化能,并用CFSE表示。 CSFE越大,配合物也就越稳定。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只要在t2g轨道上有一个电子,总能量 就降低20/5,在eg轨道上有一电子,总能量就升高30/5; 同样,在四面体配合物中,只要在e轨道上有一个电子,总 能量就降低3t/5 ,而在t2轨道上有一个电子,总能量升高
中心离子和配体之间的作用力为何?
这种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
为何配离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而其稳定性各 不相同? ——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
2015-3-10
C.L.Liu
配合物价键理论
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
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
中心离子(原子)和配位原子共享这对电子;
形成的配位键的本质是共价性质的。
C.L.Liu
晶体场理论(八面体场) octahedral
-
2015-3-10
C.L.Liu
晶体场理论(八面体场)
能量零点

0 =e g -t 2g 2e g +3t 2g =0 2e g +3(e g - 0 ) =0 3 eg 0 5 2 t 2g 0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