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 9月23日),奥地利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 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提出“潜意 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 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 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 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著有《梦的解 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 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第二部分②-⑤
4. 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续用“再见了”一词,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 【答案】“再见了”反复出现,使语段形成了排比句 式,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 此事的态度。
5.“唯一”“小小”“一面”这些词语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唯一”“小小”“一面”这些修饰词 语,表明了一体化后,民族文化从欧元钞票上消 失后,唯一让人们安慰的地方,衬托出了作者在 极度失望中的一丝慰藉。
2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消 息
课文导入
钞票上消失的记忆中的名人
卡拉瓦乔: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 家,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圣 马太殉难》《圣马太蒙召》等。
贝尔尼尼:生于1598年,逝世于1680年,是意大利雕 塑家、建筑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 最伟大的艺术大师。
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作者对钞票上民族文化消失的情感,增
强民族自豪感。(难点)
法láng( 郎 ) lǎng( 朗 )读
欧洲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导思1.你了解哪些着 关欧元钞票文化的内 容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作者态度
导思2.对于欧元钞 票民族文化的消失, 作者有何态度?你 又是如何看待的?
第一部分(①):
别 了
导语:新发行的欧元钞票

上的文化消失现象







主体:欧洲各地原有的钞



票文化的消失


这则消息采用简短的文字,报道了欧元统 一后,各地区原有的钞票上的民族文化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小小的硬币上唯一的一个图案, 表达出了作者对欧元钞票上民族文化消失现象 的惋惜和痛心。
第一套人民币
2. “再见啦”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再见啦”
连续出现,表达出了作者对两位艺术家的图像从欧元 的钞票上消失的痛心及惋惜之情。
3.“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句中的“不愿”一词包 含着怎样的情感?
【答案】“不愿”“已经没有”进一步表达出了作 者对一些艺术家的图像从纸币上消失的难过和遗 憾之情。消息开头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点 明了作者的情感立场,奠定了整个报道的感情基 调。
第 二 套 人 民 币
第三 套人 民币
第 四 套 人 民 币
第 五 套 人 民 币
第 五 套 人 民 币
课文导入
欧洲共同体,使欧元成为各种共同的货币,一些国 家使用多年的、印有艺术家头像的钞票,淡出了人们的 视线,这是一种消失了的民族文化,将成为人们记忆中 的一部分。到底钞票上,有哪些消失的民族文化呢?今 天,我们就走进这则消息,了解这段经历。
欧元上的图案
1、了解有关欧洲钞票的有关文化知识。(重点)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
导语部分就直接点明了 作者对一些艺术家图像 从欧元钞票上消失的遗 憾和痛心。
第二部分(②-⑤):
写出了纸币上消失的一 些民族文化以及作者的 情感。
第一部分(第1段)
1、品析题目Βιβλιοθήκη “别了”一词的妙处。 【答案】标题中“别了”就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钞票 上的民族文化”消失的遗憾和痛心,使消息题目极具感 染力,极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