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本操作
球磨机示意图
各种粉碎机的性能比较
粉碎机类型 球磨机
粉碎作用力 磨碎、冲击
粉碎后粒度 适应物料 (μm) 20~200 可研磨性材料
滚压机
压缩、剪切
冲击式粉碎机
冲击
20~200 4~325
软性粉体 大部分医药品
胶体磨
磨碎
20~200 软性纤维状
气流粉碎机 撞击、研磨
1~30
中硬度物质
微粉机结构示意图1、电动机 2、挠性轴套 3、主轴 4、偏心锤 5、轴承 6、筒体 7、弹簧
槽形混合机 (合设备
双锥混合机
•三维混合机(较理想的混合设备)
影响混合均匀性的因素:
①各组分的比例: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应采 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 量小药物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它药物细粉 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 筛混合即成。
草酚等。
影响混合均匀性的因素:
④混合时间(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混合时间) ⑤其他: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如处方中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 其它组分吸收该液体。常用吸收剂有 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葡萄糖等。 若有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对吸湿原 因加以解决。
第三节 浸提技术
一、基本概念 二、浸提的溶剂和辅助剂 三、影响浸提的因素 四、浸提的技术
石油醚) 特点: ①较强选择性 ②沸点较低,易浓缩回收 ③穿透力较弱,有局限 ④毒性大、易燃、价格贵
溶剂渗入
有效成分 从细胞内 细胞内 溶出 有效成 分
一般药材浸出过程包括下列相互联 系的几个阶段:
(一)浸润、渗透过程 (二)解吸、溶解过程 (三)扩散过程 (四)置换过程
第一节原料配制技术
一、称量 意义:称量不准确---用药量偏高或偏低---
药效不一---劣药 称量器具要选用适合性能的,且要定期校
验 分度值越小,灵敏度越高
常用的称重器具
常用的量取器具
二、配料技术
配料方法
混合配料:操作简便,最常用 分别配料:特殊处理药物、细料药
、毒剧药、浸膏等 单独配料:单味使用
5.低温粉碎
低温粉碎是指将冷却到脆化点温度的 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粒径较小的 颗粒或粉体的过程。
知识拓展:超微细粉化技术
四、粉碎设备
研磨式粉碎机械 1、乳钵 2、铁研船 3、球磨机 4、万能粉碎机
(1)研钵:一般用瓷、玻璃、玛瑙、铁或 铜制成,但以瓷研钵和玻璃研钵最为常 用,主要用于小剂量药物的粉碎或实验 室规模散剂的制备。
三、混合
混合(mixing)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组 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 合。
混合的目的: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 一致为目的,混合使制剂产品中各 组分分布均匀、含量均一,保证疗 效和安全。
混合方法
实验室的混合方式:搅拌、研磨、过筛。 大批量生产时的混合方式:
搅拌和容器旋转方式。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一)药材的粉碎度 (二)浸出温度 (三)浸提时间 (四)浓度梯度 (五)浸出溶剂 (六)浸出压力
三、浸出方法
浸出的基本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 有时为了达到有效成分的有效分离,常采用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及超临界萃取技术进 行有效成分的精制操作。
A. 不同类型成分,在不同天然药物中作用不同
B. 原来视为无效成分,可能成为有效成分
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
C. 过去视为有效成分,被修正、完善
麝香 抗炎成分 麝香酮————多肽
丹参 扩冠
丹参醌————丹参酚酸
D. 加工、代谢等过程,可转化非活性成分为活性成分
二、浸出溶剂的选择(关键步骤)
水
优点:安全、经济、易得 缺点: ①含有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时易霉变 ②含有多糖类时黏度大,加热易糊化 ③苷类成分易酶水解 ④皂苷成分减压浓缩时,会产生大量泡沫 ⑤无挥发性沸点高,浓缩时费时
药汁等液体辅料蒸熟后,与其他药物掺 和、干燥,再粉碎。适用于新鲜动物药, 如乌鸡、鹿肉等。 2.单独粉碎(适用于易氧化、还原的药 物、贵细药、毒性大的药物) 3. 混合粉碎 含水量在5%以下
4.湿法粉碎
水飞法:是矿物药在湿润条件下研磨,再 借粗细粉在水里不同的悬浮性取得极细粉 未的方法。水飞法在很多方面有它独特的 地方。因水飞法是在加水条件下研磨,可 减轻矿物药在研磨时产生的热变化和氧化, 并可防止药粉飞扬。借水对药粉的悬浮作 用,可除去体轻的非药用部分以及被水充 分溶解的物质。
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 于95%的粉末;
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 于95%的粉末;
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 于95%的粉末。
(三)过筛设备
旋涡式振荡筛 结构:料斗、振荡 室、联轴器、电机等
圆形振动筛
(四)过筛操作注意事项
1、加强振动 2、粉末应干燥 3、控制料量 4、防止粉尘飞扬
下,先將其他藥料混合粉碎成細粉,然 後用此混合藥粉陸續摻入“油性”藥料 中,再行粉碎一次的方法。 串料法:將處方中“粘性”大的藥料留 下,先將其他藥科混合粉碎成粗粉,然 後用此混合藥粉陸續摻入“粘性”藥料 中,再行粉碎一次的方法。
(三)粉碎方法
1.特殊粉碎(串油法、串料法、蒸罐法) 蒸罐法:粉碎时将药物加入黄酒及其他
剪切 挤压 研磨 撞击 劈裂 锉削
粉碎的作用力
粉碎作用力的选择
药物的物理特性 硬而脆 硬而韧(或黏) 硬而坚 脆、中等硬度 韧或黏、中等硬度 动、植物组织
粉碎作用力 撞击、撞压 挤压 锉削 撞击、劈裂、研磨 研磨、研磨和撞击 剪切、研磨
(三)粉碎方法
1.特殊粉碎(串油法、串料法、蒸罐法) 串油法:將處方中“油性”大的藥料留
③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④便于各成分混合均匀和服用。 ⑤利于中药材的干燥和贮存
(二)粉碎操作注意事项
1.开动后待运转稳定再加料 2.药物中须剔除杂物 3.每次使用后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清理 4. 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喂料
和物料堵塞时,不能用手或木棒下料和捅 料,不能将手伸入进料口,更不能用眼睛 凑近查看。 5.粉碎毒性药物、刺激性药物时,注意劳动 保护,防止交叉污染。
(一)、煎煮法
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稳 定的药材。
(二)、浸渍法
浸渍法适用于带黏性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 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取,尤适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 或易破坏的药材。
4、回流提取法
适用于:对热稳 定的成分提取。
有机溶剂加热 提取时,用回 流加热装置
提取效率高,但受热时 间长,溶剂用量多
八号筛
90±4.6
九号筛
75±4.1
工业筛目数(孔 /英寸) 10 24 60 65 80 100 120 150 200
粉末的分等标准
最粗粉 粗粉 中粉 细粉 最细粉 极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 超过2O%的粉末
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 超过4O%的粉末;
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 超过6O%的粉末;
(2)球磨机(ball mill):系在不锈钢或陶 瓷制成的圆柱筒内装入一定数量不同大 小的钢球或瓷球构成。使用时将药物装 入圆筒内密盖后,用电动机转动。当圆 筒转动时,带动钢球(或瓷球)转动,并带 到一定高度,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抛落下 来,球的反复上下运动使药物受到强烈 的撞击和研磨,从而被粉碎。
• 无效成分( Inffective Constituents) 指无生理活性、无药效,不能治病的成分。
• 辅助成分 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 的作用,增强制剂的稳定性。
• 构材成分 饮片中的细胞或不溶性物质。 有毒成分:指能导致疾病的成分。
正确理解成分的划分
•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发展的
(二)药筛与粉末分等
筛分为药筛和工业筛两类。 药筛:是指按药典规定,全国统一
用于药剂生产的筛,也称标准药筛。
(二)、药筛的分等
筛号 筛孔内径(μ m, 平均值)
一号筛 2000±70
二号筛
850±29
三号筛
355±13
四号筛 250±9.9
五号筛 180±7.6
六号筛
150±66
七号筛 125±5.8
②组分的粒度与密度: 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 时,应将密度小(质轻)或粒径大者先放入 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或粒径 小者,并选择适宜的混合时间。
影响混合均匀性的因素:
③含低共熔组分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 在室温条件下,出现的润湿或液化现象,称 低共熔现象。
常见的可发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有: 水合氯醛、萨罗(水杨酸苄酯)、樟脑、麝香
• 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s)
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 分。 单体化合物 1) 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 2) 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数 3) 具有生物活性
• 有效部位( Effective Extracts) 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 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如:总生 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第二节 制粉技术
一、粉碎
(一)粉碎的含义与目的
概念:大块物料
细小颗粒或细粉
粉碎(crushing) :固体药物的粉碎是将 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 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粉碎的目的
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 与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②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便于制备 多种剂型
粗粉装烧瓶( 烧瓶容量的 1/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