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作者:时利利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要: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调查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世界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了63%,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刻不容缓。

近年来,国家在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先后出台了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多途径开展保护宣传活动等。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濒危物种;管理措施
2016年3月份,国家林业局召开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暨自然保护区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为“十三五”时期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许多基层林业主管部门,由于管护队伍人数不足,部分群众保护意识淡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近年来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1.法制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在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形成威慑力,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自201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在野生动植物立法保护方面的重视,例如2013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2014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了《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规定》等。

在这些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各省、市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细化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

通过建立完善的野生动植物法律保护体系,为实现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起到了法律保障。

2.濒危野生物种数量稳中有升
根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记录,中国现阶段约有120余种原产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另外有80余种原产植物被列入濒危野生植物名录,像大熊猫、东北虎、苏铁等。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大熊猫数量已经超过600只,野生朱鹮的数量也将近2000只,另外像麋鹿、野骆驼等珍稀野生动物,其数量也都实现了稳步上升,我国林业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二、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
1.树立“大保护,重落实”的工作思路
大保护就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做到各项保护工作的协调,将林业生产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制定可行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区域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生长状况、群落分布等基本信息的动态跟踪,通过数据获取的分析,为下一步林业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做好相关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基层部门,要通过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为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

2.优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我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立已经有60周年,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成绩。

在今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一方面要总结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规避,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又要借鉴部分国外国家的现金经验,例如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由政府出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标准,明确保护区的责任和义务,对自然保护区失职行为进行处罚,通过这种激励手段强化保护区管理意识。

另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尝试推行“主体明确、政管分离”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总体保护规划,而基层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则负责各项规划的具体落实,部门分工明确,提高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

3.做好疫源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
在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做好野生动植物的疫病防治工作尤其重要。

尤其是像禽流感、犬瘟热等恶性传染性疾病,不仅在野生动物群体间相互传播,而且还能够对人产生致病感染,需要做到重点的监控和预防。

各级林业或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及时开展辖区内野生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形成集“监测、检查、保护”于一体的保护体系,切实保障野生动植物的安全。

另外,也要重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强化野外巡逻的效率,尤其是对于一些面积较大、地形复杂的自然保护区,更需要做好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巡检工作。

针对基层主管部门人手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小型遥控无人机、传感监测设备等,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态监控。

4.在保护执法与宣传方面
为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壮大保护力量,进一步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一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并会同公安等执法机关强化执法,成效显著:一是国家林业局组织举办了“爱鸟周三十周年纪念暨保护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鼓舞了行业士气;二是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野生植物保护宣传月”为契机,各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三是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大多数省区市开办了保护简报,开设了保护网站、官方微博和电视栏目,提高全社会对保护事业的了解、认知程度;保护司自
然保护网站获得国家林业局十佳优秀网站称号,并列于首位;四是打造自然保护区、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等宣传阵地,提升其公众宣传教育的功能,发挥明星物种效应,开展不同专题的宣传活动,建立系统、长效宣传机制,极大提高了公众保护意识。

三、结语
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资源,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部分人群盲目追求利益,近年来野生动植物的数量锐减,并由此引发了一些的生态灾害,反而制约了人类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要重视林业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为野生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希武.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重点[J].林业建设,2012(15):103-109.
[2]马崇玉,赵长青.甘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繁荣兴旺─—省林业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局十年回眸[J].甘肃林业,2015(22):131-133.
[3]杨道德,刘松,费冬波,等.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动物学杂志,2015,43(6):68-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