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靛颏的饲养宝典

靛颏的饲养宝典

靛颏的饲养宝典作者:发布时间:2010-06-24 09:36:30 浏览次数:365红点颏之出彩红点颏是集鸣叫与观赏于一身的著名笼鸟,颏上的红片(山东叫“海儿”)是其美丽身姿的点睛之处。

如换羽后红片退黄,其观赏价值将大打折扣,养鸟之道便也就无从谈起了。

然红点颏的出彩自古便是敏感问题,因很多养家处方决不外传,以至于流失掉很多,实是可惜之极!现于公园、市井所挂笼鸟也多是一茬后退成黄片的黄靛颏;如胡萝卜、红菜椒等被普遍试过,但效果并不明显,与野鸟之色相去甚远。

鸟友间每每谈起,无不摇头哀叹不已。

然而,只将其点破,红点颏茬茬换出红片并非奇难,今有山东养家常用良方,各位尽可一试,此难疑即可应刃而解。

以枸杞子少许,温水泡软,再蒜臼捣成稀糊浆状,将与客食面等量,再加生核桃粉一成,拌成软食;为防变质,以勤加勤换为宜;另多喂鲜活蚂蚱草虫,将干粉料撤掉不用。

于换毛前半月开始,直到毛全换齐;或有先换体羽而颏后换者,毛齐后再续喂一月即可。

虽较野鸟稍逊色,但其色泽已足若晚霞一般而灿烂夺目矣!此方法山东养家多有用者,经济且效果较理想,枸杞子不过十元每市斤,一只鸟儿一斤左右便足够了。

此方法我也曾贴于流金之上,其中信者有,不信者也有;或有改进者以枸杞做粉混于干粉料中,其含糖多,做粉谈何容易?且加热蒸炒对色素多有破坏,亦不利于吸收,想必效果不会很好.另,以此方需注意两点:一则,笼内要保持湿度。

或常搭早晚露水,或勤洗澡以保湿;或更有甚者——将艾蒿*或黄荆叶铺于笼内,再将笼衣浸湿半罩于笼上,以求其润。

定有疑问者,鸟之换羽都以少洗或不洗为妙,哪有勤洗之道理?此结论书店所售鸟书中多如此认为,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本地养家以为,以夏季高温,只不使风吹,勤洗有百利而无一害。

想野生靛颏乃地栖性,正常于夏末秋初换羽,正是早晚露水渐丰之时,其常穿梭于茂草之中,与露水、地气混在一起,环境湿度之大可想而知。

现人工养于笼中,只能按此摹仿。

“勤洗保湿”与常识中“换羽时早晚常搭露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亦为前人所言之“湿则色润而干则涩也”。

皆因湿度对于羽毛着色,是极有帮助的。

望各位切记。

二则,避日光直晒,宜阴不宜阳。

此非古法,乃本人杜撰而出,但却事出有因——一友人以养芙蓉出售为副业,家中红玉极多,南北阳台都是;虽以相同养殖方式,然北阳台所养红玉之羽色总比南阳台要鲜艳许多,此兄始终不得其解。

经多时比较观察,恍然大悟,此乃阳光退色所致。

以遮阳法终得以解决。

后与此兄谈天时不经意提到,对我启发颇多——红点颏换羽亦应如此。

此结论乃举一反三所得,暂且放在这里,各位可以今后实践来证明之。

(*附:艾蒿,俗称艾子,又名青蒿或陈蒿,皆同一类而有小异,有特殊气味,过去常以此物晒干后点燃熏驱室内蚊蝇。

胶东丘陵、矮山上多有生长。

按《月令通篡》所言:“伏内庚时取青蒿悬于门庭内可辟邪气”。

现许多地方仍有此风俗——于“端午节”清晨采艾蒿将与桃枝共插于门上,用以辟邪。

其性平寒,中医主治风湿寒热,热结黄疸,祛瘴疟,对瘙痂痒恶有奇效。

——将其置靛颏笼内,多为驱蚊降暑,免生脚黄。

黄荆叶亦有解体表热毒之功效。

)预防生“瓦”:所谓生“瓦”,即鸟腿“角质层”增厚之俗称也,多不雅观,与鸟之年龄有直接关系。

生瓦与否,亦是体现养功标准之一。

野生靛颏虽生瓦,但并不严重,且多能自行蜕掉。

而家养靛颏却多有发生。

本地养家认为,靛颏生瓦多是缺水所致;每天洗浴、空气湿润者,生瓦较慢,且多能蜕掉;而洗浴不勤,空气干燥者,生瓦较快,多不易蜕。

如长此以往,堆积增厚,而影响美观者,便只人工拿掉。

多以夜晚时于黑暗处将鸟捉出,以黑布罩住鸟头(免使惧人返生),将鸟腿浸入温皂水或温醋水中浸泡使软,反复几日,如能自行蜕掉最好;如还不行,便只能以手拿掉。

然终对鸟伤害颇多,实万般无奈而为之。

应以预防为上上策预防上火:靛颏本野性极大,人工饲养多关于笼中,生黄上火在所难免。

常于火起之时喂以蜘蛛或牛黄去火,然终是亡羊补牢之举,不宜提倡。

如能按以下两点则多能预防。

其一,食中绿豆面断不可少,更不能以黄豆面、豌豆面取而代之,此乃取绿豆祛火解毒之功效也。

其二,平时应多以苦菜根、莲子芯泡水给鸟饮用;或将马齿苋、苦瓜、枸杞叶芽等捣成糊状,与客食面拌成软食。

既可补充一定维生素,又有清凉去火之功效,预防效果都较明显。

或有养家质疑?靛颏既不能叼签亦不能打蛋子,训之何用?其实不然,记得北京英翔曾说过,不管何种鸣鸟,都是以能托笼叫为最高境界。

靛颏之“训”,便是为托笼叫或出笼叫打基础也。

记得年轻时,曾于公园内见一养家将红靛颏放于笼外,其能跳于笼顶长鸣不已,而不惧人围观,直看的啧啧不已,佩服的五体投地。

幻想自己也能长进到有此一天。

之后,幸有前人指点,终得要领,其实并不复杂,只是耗时颇多而已。

以下便是大概:新鸟上食后即扎翅上架。

山东多用台架,非常简单;一拖粪板,一杠,两边用木板将其连接,食、水缸置架两边;架不宜宽,以鸟站杠中间,左右各迈一步即可吃食、饮水便可。

栓绳亦不宜长,尽量缩少鸟于架上活动范围,如此服架较快。

此时架应置于地上安静处,除添食水,或以手给虫外,其它时间自不用理它。

切不可将手逗鸟或抚摩亲近,只会增加其恐惧心理,而适得其反。

待一月有余,鸟已服架且安定下来,性亦已大减。

此时应将翅解开,并可常托常举。

每日食缸必有一、两小时清缸时间,使其有饥饿感,再托架喂以手虫,或以手拿虫逗鸟追手,以此增加鸟与人之间感情。

一般如此要两至三个月,到第二年春节过后,鸟多能以殷切眼神看人,且不躲避而向人前扑,到此便已基本成功一半。

如此时确定鸟已不再惧人,便可将鸟下架进笼,多十分老实。

再过几天时间如未有返生迹象,与人仍十分亲切,便可诱其出笼吃手虫。

出笼前仍应使其空腹,过入浴笼让其洗浴,待羽毛理至半干,以虫诱其出笼,多不乱飞且能于人左右连接手虫者,便已基本成功。

开始阶段人应少活动为好,免使受惊乱飞;鸟在笼外时间亦不宜久,于其吃饱之前,便应以虫诱其回笼为妙。

如此调训时间久了,直至出笼前可不洗不饿,人随意走动亦不惊慌、于室内来往飞梭而不顶玻璃、手持虫能飞来衔走或能在手上站住者,此鸟便算驯养成功。

如此驯养之靛颏多能于春天出笼大叫,托笼叫也决无问题。

若想使其能在室外出笼叫,除坚持以上驯养,还应每天坚持遛鸟,常挂于热闹市井,使其熟悉室外环境;如此也还要再等一年之后方敢将其放出.靛颏于春天时护笼性极强,出笼后多飞于笼顶大叫不止,并喜欢将草棍、树叶等拖入笼中,其为本性使然,不用特意训之。

另,靛颏驯养以蓝靛颏较易,红点颏相对较难;然而靛颏驯养贵在坚持,除极个别胆小性大之鸟外,一般都能成功。

本人于去年购入一红一蓝,红已吃飞食,却上不了手。

蓝于二月便能在手上站住,但却在三月挂掉了,连张相片也未留下;现在想起仍心痛不已。

此皆因养功不精所误!故前人有言何谓鸟艺之道?无外乎看鸟看人;看鸟者,鸟之外相优劣也.看人者,人之养功高低也。

鸟优而人高,其为精;鸟劣而人高,其可为上;人不高,鸟之优劣皆荡然。

盘鸟及其它:饲养靛颏,除了健康、品相方面的要求外,鸟对人的亲近程度,也应当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了。

一只不知畏人,笼中气定神闲、乖巧可爱的靛颏,不仅容易饲养管理,也为饲养者带来无穷的乐趣;相反,见人就蹿,在笼子里横冲直撞的鸟,往往把人也搞的筋疲力尽,兴致全无,更有甚者,撞破脑袋,折断羽毛,令人不忍猝视,左右为难。

然而与其它笼养鸟相比,靛颏却又恰恰是警惕性特高,新鸟极度怕人,所以如何让鸟“伏笼”,也是饲养靛颏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采取一些饲养调教的手法,消除靛颏的畏惧心理,让它真正成为笼中的宠物,这就是我们要“盘鸟”或者说训鸟的过程。

现在,在今年的秋鸟即将来临之前,我就盘鸟的问题发表点个人的看法。

至于鸟为什么要怕人,以及什么生理应激性的问题,留给动物学家研究,我这里就不多议论了。

一、影响靛颏“伏笼”的几方面原因(一)天生的素质首选,我不得不非常遗憾的说……真正决定靛颏是否驯服的因素是先天的,并根据个体的不同而不同,怕人的鸟天生就怕人,不怕的怎么折腾也不怕,而且这种个体的差异我们根本无法改变。

如果你得到一只天生不怕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靛颏,那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只要稍加调理,就成为一乖巧的宠物,而且日后即便是没太多的时间陪伴它,它也照样很驯服;相反,如果是非常怕人的鸟,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法消除它的畏惧感,使其“伏笼”,但总是感觉和人有一定的“距离”,正如同不是窝雏的画眉很难递上虫子一样,而且一旦后来疏忽了和它的交流,过段时间,又“返生”回去,翻脸不认识你了。

多数鸟都介于这两者之间,不过,情况偏重于后者的居多,程度不同而已。

白相人兄以及我在青鸟中的、现实中的好多朋友,都提到可以放飞叫远的靛颏,令人神往。

不过我冷静思考一下,觉得固然是养靛者的手法高明,但天生的素质应当占主导作用,同样的饲养者,也不可能把随便一只靛颏都驯成那种境界,即便是从窝雏养起的……我曾经得到一只红靛颏,黄毛鸟,样子一般,带点粉岔,在封闭的屋子里可以放出来玩一会,饿了就飞到我手上找东西吃,毫无惧色,玩够回笼子歇着,这样的鸟我也没有专门给它补课加工,完全是自身性情的原因。

此外,还有我选百灵的例子为对照,百灵本来是不怎么爱和人亲近的鸟,但我最后养大的百灵,只要人去招惹它,它不但不受惊逃窜,反而非常气愤,炸起毛冲过来,脑袋贴地准备咬人,不知道底细的都以为我的手法有多高明,其实只不过是百灵窝雏一出,我一下子买上30只鸟,边养边观察,淘汰素质(也当然包括胆子大小)差的,最后留下这一两只而已。

这样说来,我们在购买靛颏的时候,如果不是极品鸟而是可以选择的话,就得尽量选一些相对老实一点的鸟,成箱的鸟要仔细观察好久,标准可以参照老糊涂兄的“胡说品相三论十观”的相关内容执行,必要的时候适当骚扰它们一下,看看反应,处乱不惊的优先考虑。

不过呢,选到了所谓的老实鸟也别太得意,刚入笼的鸟有很大的蒙蔽性,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什么原因下文讨论。

之所以这么提,只为增加点概率。

(二)春蓝秋红关于春靛该不该养,以前的帖子讨论不少。

个人认为:如果出于叫口方面的考虑,养养春蓝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况且相对红靛颏而言,蓝靛颏性格要稳定一点。

但是从“伏笼”的角度看,我觉得无论红、兰,养春鸟都是大大的不合适。

今年春天,我背着师傅,偷偷摸摸买了一蓝一红,结果搞的我苦不堪言。

蓝靛还好一点,开始在手指上调教半天,精心照顾,好歹大叫了,但只能远远的听听。

然后开始慢慢冲,就在平时上网的时候,也打开一面罩子对着我,当我注意电脑的时候还好说,一回头鸟就立刻乱窜,饲养数月,收效甚为有限;至于那春红,就更没话说了,我采取威胁、利诱、哀求等一系列措施,拿它毫无办法,现在放在鸟舍里(笼子里估计脑袋早破了),等入秋落落性子再说,实在不行,只能放飞了。

总体感觉是:不养春靛,不知道调教靛颏还这么困难!(三)老鸟雏鸟一般认为,野外换过毛,繁殖过小靛的老片子比较难驯服,相反雏靛在依赖亲鸟哺育的时候就转交人手,应该比原毛还老实许多,因为老鸟雏鸟我都没养过,也谈不上有啥意见,希望有经验的朋友来说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