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破裂
2008-4-27主治医师查房
杜向阳主治医师查房:听取病情汇报,并亲自查看病人后指出:病人今日术后第6天,一般状态良好,自述进流食后无明显不适,无腹胀、腹痛,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更换敷料,见切口无红肿及渗出,皮缘对合佳。腹腔引流通畅,共引出16毫升草绿色液体;患者术后病理回报:脾破裂。
临床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
泛发性腹膜炎
脾破裂
诊断依据
1、病史:
2、查体:
3、辅助检查:
4、术中所见:
治疗计划
1、 全麻下行脾切除术。
2、补液、预防感染。
2008-04-22 8:00 主任医师查房
张东宝主任医师查房:听取病情汇报,并亲自查看病人后指出:病人今日术后第1天,一般状态尚可,自述切口疼痛,未排气、排便,无腹痛、腹胀,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查体:体温37.0℃,血压:120/80mmHg,脉搏:90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切口处压痛阳性,余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无明显渗出。腹腔引流通畅,引出100毫升淡血性液体;胃管引流通畅,引出黄色胃液120ml,尿管引流出尿液约2500ml。现患者病情较稳定,可停用心电监护及吸氧,继续一级护理,余治疗同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执行指示。
2008-04-22
病人今日术后第1天,一般状态尚可,自述切口疼痛,未排气、排便,无腹痛、腹胀,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查体:体温37.0℃,血压:120/80mmHg,脉搏:90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切口处压痛阳性,余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无明显渗出。腹腔引流通畅,引出100毫升淡血性液体;胃管引流通畅,引出黄色胃液120ml,尿管引流出尿液约2500ml。
6
脾切除术手术记录
全麻成效后,病人取仰卧位,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取长约20cm的左上腹直肌切口,逐层进腹。
探查:脾脏脏面下级近脾门处可见一5cm长的裂口,裂口最深处约3.0cm,裂口不断有血液溢出,探查肝脏表面布满小结节,质韧,探查余脏器未见异常,腹腔积血约3200毫升,术中诊断:脾破裂,肝硬化(小结节型),拟行脾切除术。
2008-04-23
病人今日术后第2天,一般状态尚好,自述切口疼痛,未排气、排便,无腹痛、腹胀,无咳嗽、咳痰。查体:体温37.4℃,血压:130/90mmHg,脉搏:88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3次/分,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更换敷料,见切口无红肿及渗出。腹腔引流通畅,引出50毫升淡血性液体;胃管引流通畅,引出黄色胃液100ml,尿管引流出尿液约2500ml。复查离子回报正常;肾功正常;血常规回报:WBC8.4×109L、NE84.7%、RBC4.6×1012L、HGB154g/L;肝功回报:总蛋白47g/L、白蛋白27.3 g/L;
2
专科情况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肌紧张阳性,以左上腹部为著。未触及包块,肝脾均为触及。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未闻及肠鸣音。
3
病情分析及鉴别诊断
该病人诊断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泛发性腹膜炎。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可能性大:病人以内出血症状为主,早期出现休克,贫血貌,腹痛呈持续性,一般并不很剧烈,腹膜刺激征也并不严重。出血量多时可有腹胀和移动性浊音阳性。超声、CT检查及腹穿抽出不凝血有助于诊断。但可除外(1)空腔脏器损伤:病人以感染中毒症状为主,腹膜炎体征明显,肺肝界下移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可见隔下有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肠液有助于诊断。(2)单纯腹壁损伤:一般症状和体征较轻,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腹壁肿胀、压痛,或有时可见皮下瘀斑。超声、CT检查及腹穿阴性助于诊断。
初步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
脾破裂
治疗计划:
1、二级护理、禁食水。
2、急检血常规,血凝,血生化,血交叉,床头心电。
3、请上级医生会诊。
8
术前小结
该患拟今日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该患符合手术指征,应急诊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检查已基本完善,各项检查回报无手术禁忌,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情况已充分考虑,并准备好对策,术前行备皮,禁食水,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备血等术前准备,并已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并签手术知情同意书一份,待术。
4、急诊CT检查回报:脾破裂,脾周及脾实质内出血。
病情分析及鉴别诊断:
该病人诊断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泛发性腹膜炎。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可能性大:病人以内出血症状为主,早期出现休克,贫血貌,腹痛呈持续性,一般并不很剧烈,腹膜刺激征也并不严重。出血量多时可有腹胀和移动性浊音阳性。超声、CT检查及腹穿抽出不凝血有助于诊断。但可除外(1)空腔脏器损伤:病人以感染中毒症状为主,腹膜炎体征明显,肺肝界下移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可见隔下有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肠液有助于诊断。(2)单纯腹壁损伤:一般症状和体征较轻,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腹壁肿胀、压痛,或有时可见皮下瘀斑。超声、CT检查及腹穿阴性助于诊断。
肝、脾破裂
1
主诉及现病史
外伤后持续性全腹痛3小时。
该患缘于3小时前因被车挤压后出现上腹部钝痛,30分钟后腹痛扩散为全腹痛,无腰背部及肩部放散痛,伤后曾在当地医院予以补液、止血等治疗(具体药名、药量不详)。但腹痛未见缓解,腹痛发作呈持续性,并出现腹胀。病程中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呕血、便血,无心悸、气短,无呼吸困难,无昏迷,无大小便失禁(休克: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四肢湿冷,呼吸急促,出冷汗,口渴明显)。今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急诊室以腹部闭合性损伤收入院。患病以来,睡眠不良,未进饮食,无大小便。
3、体温36.5℃,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16/66mmHg,患者一般状态欠佳,平车推入病房,被动体位,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肌紧张阳性,以左上腹部为著。未触及包块,肝脾均为触及。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未闻及肠鸣音。
初步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
泛发性腹膜炎
治疗计划:
1、二级护理、禁食水。
2、提检血常规,血凝,尿常规,肝功、离子、血糖,免疫常规,床头心电,胸片,CT(2天内完成)。
3、请上级医生会诊。
4、必要时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4
主任医师查房
张东宝主任医师查房:该患为老年男性,以外伤后持续性全腹痛3小时于2010年2月7日19时30分急诊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肌紧张阳性,以左上腹部为著,未触及包块,肝脾均未触及。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双肾区叩痛阴性,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未闻及肠鸣音。指示:病人有泛发性腹膜炎,应急诊手术探查,行术前准备,待术中所见下临床诊断。
2008-4-25
病人今日术后第4天,一般状态尚好,述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昨日已经排气、未排便,无腹痛及腹胀,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查体:体温36.5℃,血压:125/85mmHg,脉搏:85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更换敷料,见切口无红肿及渗出,局部轻压痛。胃肠减压通畅,见20毫升胃液,腹腔二枚引流管通畅,共引出20毫升草绿色液体。今日改为二级护理,拔出胃管,进流食,切口换药,余治疗同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执行指示。
7
首程
代银凤,女,21岁。该患以外伤后持续性全腹痛4小时于2010年04月04日14时0分急诊入院。
该病例特点:
1、年轻女性,急性发病。
2、该患缘于4小时前因从摩托车摔下出现左上腹部钝痛,30分钟后腹痛扩散为全腹痛,无腰背部及肩部放散痛,伤后曾在梨树县医院行超声检查诊断脾破裂,予以补液、止血等治疗(具体药名、药量不详)。但腹痛未见缓解,腹痛发作呈持续性,并出现腹胀。病程中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呕血、便血,无心悸、气短,无呼吸困难,无昏迷,无大小便失禁。今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急诊室以腹部闭合性损伤收入院。患病以来,睡眠不良,未进饮食,无大小便。
5
术后病程记录
2008-4-21
景春友 ,男,65岁。该患今日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上级膈面有一横行5cm的破裂口,深度约3cm,破裂口不断有血液流出,探查腹部余脏器均未见异常,腹腔积血及血凝块量约为1500毫升,术中诊断脾破裂,遂行脾切除术(毕Ⅰ式吻合),盐水冲洗腹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脾窝及胰尾部各放置胶管引流1枚,分别戳口引出,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关闭腹腔,术毕。手术过程顺利(详见手术记录),术中输血600毫升。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将切除之标本交与病人家属观看后送检病理。术后给予一级护理、禁食水、多功能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胃肠减压、补液、预防感染等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经过:将脾脏于脾窝处拖出至切口处,于脾窝置入二块大砂垫防止滑脱,依次游离、结扎、切断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脾膈韧带,脾胃韧带,于脾蒂近脾门处上三把止血钳,切断脾蒂,近端双重结扎及动、静脉单纯结扎。大量盐水冲洗腹腔,见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术中行自体血回输,切除物给家属看过后送病理检查。
2008-04-23 8:00 主治医师查房
杜向阳主治医师查房:听取病情汇报,并亲自查看病人后指出:病人今日术后第2天,一般状态尚好,自述切口疼痛,未排气、排便,无腹痛、腹胀,无咳嗽、咳痰。查体:体温37.4℃,血压:130/90mmHg,脉搏:88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3次/分,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更换敷料,见切口无红肿及渗出。腹腔引流通畅,引出50毫升淡血性液体;胃管引流通畅,引出黄色胃液100ml,尿管引流出尿液约2500ml。复查离子回报正常;肾功正常;血常规回报:WBC8.4×109L、NE84.7%、RBC4.6×1012L、HGB154g/L;肝功回报:总蛋白47g/L、白蛋白27.3 g/L;指示:现患者病情较稳定,今日可拔除尿管,嘱病人下床活动,余治疗同前,密切观察人今日术后第3天, 一般状态尚可,患者自述未排气,能自行排尿,无发热、口干、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及腹胀。查体:体温36.8℃,血压:130/80mmHg,脉搏:80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切口轻度疼痛,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无明显渗出。腹腔引流通畅,引出淡血性液体约20毫升。现患者病情基本稳定,继续原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执行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