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防滑控制系统:1.组成:①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 );②驱动防滑转控制系统(ASR 、TCS)。
2.作用:使汽车能够自动地将车轮控制在纵向和横向附着系数都很大的滑动率范围内。
二.ABS 定义:汽车制动过程中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汽车车轮抱死已获得最佳的制动效果(ABS 组成:1.传感器;2.ECU ;3.制动压力调节器)三.ASR 定义:通过调节作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在驱动过程中防止驱动车轮发生滑转。
(也称牵引力控制TCR )。
四.控制汽车的实质:由于汽车的行驶状态主要是由轮胎与路面的纵向作用力决定的,因此驾驶员对汽车的控制实质是在控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
五.ϕϕ∙=N F (ϕF 为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N 为轮胎与路面间的垂直载荷;ϕ为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取决于期间的垂直载荷和附着系数。
六.负滑动率(也称滑移率) S B :汽车制动过程中,车轮相对路面产生滑移,滑移成分在车轮纵向运动中所占的比例。
S B =%100r ⨯-ννω 七.正向滑动率(也称滑转率)S A :汽车在驱动过程中,驱动车轮相对于路面产生滑转,滑转成分在车轮纵向运动中所占的比例。
SA =%100r ⨯-ωννω 八.附着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1.通常当车轮滑动率在15%~20%范围内时,轮胎与路面间的纵向附着系数ϕ最大;2.车轮在路面自由滚动时,其间的横向附着系数ϕy 最大,随着车轮滑动率S 的增大,横向附着系数ϕy 将迅速减小。
3.当车轮的滑动率处于峰值附着系数滑动率S opt 的附近范围时,横向附着系数约为最大横向附着系数的50%~75%。
九.滑动率的控制:是通过控制作用于车轮上的力矩(制动力矩或驱动力矩)实现的,即控制作用于车轮上的力矩与车轮所能获得的最大纵向附着力相适应。
十.汽车行驶方向稳定性定义:指汽车阻止外界干扰保持行驶方向的能力。
十一.车轮抱死后果:如果在制动时汽车的车轮抱死,由于横向附着系数下降为零,横向附着力为零,汽车将产生侧滑。
如果后轮先抱死,汽车处于非稳定状态,侧滑会急剧增大,出现汽车甩尾和掉头现象。
前轮抱死,则产生方向失控。
十二.主要使用前轮制动原因:轿车在制动过程中,前轮的附着力通常占汽车全部附着力的70%~80%,能缩短制动距离。
十三.液压制动系统ABS 布置:1.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方式的特点: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但在不对称路面上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较差;2.四传感器四通道∕前轮独立—后轮选择控制方式的特点:操纵性、稳定性较好,制动效能稍差;十四.轮速传感器类型:1.电磁式:①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②缺点:其输出信号的幅值是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频率响应不高、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差。
2.霍尔式:①优点:输出信号幅值不受转速的影响、频率响应高、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强十五.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分类:1.循环式;2.可变容积式;十六.循环式:1定义:是在制动总缸与轮缸之间串联进一个电磁阀,直接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
2.其使用电磁阀分类:三位三通道电磁阀(电磁线圈流过的电流由ECU 控制,能使阀处于“升压”、“保压”、“减压”三种位置)、二位二通道电磁阀十七.可变容积式:是在汽车原有制动系统管路上增加一套液压控制装置,用它控制制动管路中容积的增减,从而控制制动压力的变化十八.ABS 与ASR 比较:一.自动变速器组成:1.离合器;2.齿轮变速机构;3.控制系统。
二.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2.操作简单便且省力;3.提高了行车安全性,降低了劳动强度;4.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5.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6.可减少汽车排放污染。
三.液力自动变速器:1组成: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液压控制系统、冷却滤油装置;2.工作原理:通过机械传动方式,将汽车行驶时的车速和节气门开度这两主控制参数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液压控制系统的阀板总成中的个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的变化,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操纵换挡执行机的动作实现自动换挡。
四.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1组成: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液压控制系统、冷却滤油装置、电子控制系统;2.工作原理:ECU根据传感器输入的发动机的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水温、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温等参数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向换挡电磁阀、油压电磁阀等发出动作控制信号,换挡电磁阀和油压电磁阀再将ECU的动作控制信号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阀板中的各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控制换挡执行机构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换挡过程。
五.液力变矩器参数:1.变矩比(变矩系数K):涡轮轴上的输出扭矩Mw与泵轮轴上的输入扭矩Mb之比;2.传动比(速比)i:是涡轮输出轴转速nw与泵轮输入转速nb之比。
六.齿轮式变速器分类:1.定轴式齿轮变速器;2.行星齿轮变速器。
七.行星齿轮变速器组成:行星齿轮机构、换挡执行元件(指行星齿轮变速器中执行换挡功能的多片摩擦式离合器、制动器及换挡单向离合器)八.液力自动变速器油泵类型: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油泵;2.摆线齿轮泵;3.叶片泵。
九.速度调压阀功用:是将车速转换成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油压,并传送给换挡阀,以便控制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升挡和降挡。
十.节气门压力调节阀功用:根据节气门的开度来控制液压油路。
十一.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传感器: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车速传感器;3.档位开关;4.液压油温度传感器;5.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6.制动开关;7.超速开关;8.换挡模式选择开关;9.保持开关。
十二.车速传感器类型:1.电磁式;2.舌簧开关式。
十三.超速挡开关(OD开关):当OD开关接通后,超速挡控制电路被接通。
此时若选挡手柄位于D挡位置时,自动变速器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升挡。
该开关闭合后,超速挡控制电路被断开,仪表上的“OD OFF”指示灯随之点亮,表示限制超速档的使用,此时自动变速器只能升到3挡而不能升到超速挡。
十四.换挡车速:主要取决于行驶时的节气门开度。
十五.锁止离合器(提高传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条件:1.液压油温度低于60℃时;2.车速低于140㎞∕h;3.怠速开关接通。
十六.失速速度:变速器挂入前进挡而完全踩下制动踏板的同时,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时发动机能达到的最高转速。
十七.失速试验目的:是通过测试发动机在失速状态下能达到的最高转速,检查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和自动变速器执行元件的性能。
十八.失速试验步骤:1.将发动机启动并运转到正常工作温度;2.安装发动机转速度;3.执行注意事项中的4项;4.启动发动机,将选挡手柄置于“D”档位置;5.将油门踏板踩到底,同时迅速读出发动转速度表所显示的失速转速;6.将选挡手柄置于“N”挡位置,让发动机以快怠速运转30~60s,使液力变矩器充分冷却;7.以同样的方法测量“L”、“R”挡位的失速转速;8.对照厂家提供的标准失速范围分析试验结果。
十九.换挡迟滞试验:是指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改变选挡手柄的位置,从拨动选挡手柄开始直到感觉到振动止其滞后的时间。
进行迟滞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各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其工作压力是否合适。
二十.电控液力变速器故障码读取:1.检查超速开关指示灯:①检查蓄电池电压;②打开点火开关③打开超速开关,O/D OFF指示灯应当熄灭,若将开关关闭,该指示灯仍然闪亮,表明可获得故障码。
若指示灯不亮或只亮不闪,需检查指示灯电路。
2.读取故障码:①打开点火开关,不必启动发动机②打开超速开关。
注意只有在超速开关接通的情况下才能读出故障码,否则指示灯只能一直亮着而不闪亮③将诊断座上的TE1和E1端子短路④根据O/D OFF指示灯的闪烁读出故障码。
一.安全气囊系统组成:1.传感器;2.安全气囊ECU;3充气元件与气囊二.碰撞传感器:采用惯性式机械开关结构。
三.安全气囊工作原理: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使碰撞传感器和触发传感器接通。
ECU接通引爆电路,使电流流过电爆管。
其发热将电爆管内的点火介质引燃,火焰随即扩散到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
气体经滤网冷却后进入气囊内,气囊急剧膨胀,冲破转向盘,缓冲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
第五章一.汽车转向系统分类(按能源):1.机械式;2.动力式。
二.反力控制式(ECHPS)组成:1.转向控制阀;2.分流阀;3.电磁阀;4.转向动力缸;5.转向油泵;6.储油箱;7.车速传感器。
三.ECHPS工作原理:转向时,转向盘上的转向力通过扭力杆传递给小齿轮。
当转向力增大时,扭力杆发生形变时,控制阀和转阀阀杆之间将发生相对转动,于是就改变了阀体和阀杆之间油道的通断关系和工作油液的流动方向,从而实现转向助力作用。
四.分流阀:是把来自转向油泵向控制阀一侧和电磁阀一侧进行分流的阀。
五.电磁阀功用:根据需要将油压反力室一侧的机油流向储油箱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车速的高低线控制电磁阀的开口面积。
六.电动式EPS工作原理:当操纵转向盘时,电控单元根据车速信号、扭矩传感器的输入的扭矩信号,确定助力扭矩的大小和方向,调整转向辅助动力的大小。
电动机的扭矩由电磁离合器通过减速机构减速曾扭后,加在转向机构上一个合适转向力七.电动式EPS工作优点:1.改善转向特性、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2.减少燃料消耗;3.不受发动机状态影响,能独立提供转向力。
4.质量轻、结构紧凑;5.调整、检测容易,缩短生产和开发周期;6.降低保修成本、环保;7.低温工作性能好五.电子转向系统优点: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软件协调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因而取消了它们之间的机械约束和干涉,使之可以相对运动,因而可以实现传动比的任意设置,可以根据车速和驾驶员喜好由程序根据汽车的行驶工况实时设置传动比。
第六章一.汽车悬架系统作用:将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形成的力矩都传递到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二.汽车悬架分类(从控制力):1.被动悬架;2.半主动悬架;3.主动悬架。
三.转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盘的中间位置、转动方向、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也是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主要控制信号。
四.高度传感器作用:感测车身高度(汽车悬架装置的位移量),并将它转换成电子信号输入系统控制装置。
五.高度传感器分类:1.片簧开关式(福特车型);2.霍尔式;3.光电式(丰田车型)。
六.汽车升高过程:汽车装载增加时,车身高度下降,控制装置根据高度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判定车身高度低于规定标准,控制压缩机继电器闭合而启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向空气弹簧气室充气,使汽车后端高度增加,当车身高度上升到标准值,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继电器,停止空气压缩机工作。
七.减振器阻尼控制功能:1.防车尾下蹲控制;2.防止换挡冲击控制;3.防横摇控制;4.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身下降控制八.减振器从柔软或中等硬度变为坚硬条件:1.速度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显示汽车急转弯;2.速度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显示汽车在低于20km/h的速度下急加速;3.速度传感器和制动灯开关显示汽车在高于60km/h的速度下制动;4.速度传感器和空挡启动开关显示汽车在低于10km/h的速度下,自动变速器从空挡或停车换挡入任何其他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