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球虫感染的内因
鸡球虫病爆发的内因 ▪ 鸡处在对球虫易感性较强的年龄; ▪ 缺乏对球虫免疫力; ▪ 在短期内食入大量的球虫卵囊。否则少量
的感染,将使鸡逐步获得免疫力,而不致 发病,并能限制其再感染。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临床症状
▪ 急性发病多见于2周至2月龄雏鸡,病程数日至 数月。病鸡呆立,羽毛粗乱,食欲减退,大便稀 薄,并带少量血液或全为血粪。渴欲增加,粘膜 苍白,皮肤色素沉着不良、色泽苍白,最后死亡, 死亡率可达50%以上。
鸡球虫种类和形态
▪ 柔嫩艾美尔球虫(E. tenella) ▪ 毒害艾美尔球虫(E.necatrix) ▪ 布氏艾美尔球虫(E. brunetti) ▪ 巨型艾美尔球虫(E. maxima) ▪ 堆型艾美尔球虫(E. acervulina) ▪ 和缓艾美尔球虫(E. mitis)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பைடு நூலகம்害大小排序
▪ 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被粪便污染,都 有卵囊存在;是最主要的传染原。
▪ 种动物、昆虫、野鸟和尘埃以及管理人员、 都可成为球虫病的机械传播者。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外界环境对卵囊活力的影响
卵囊对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 抵抗力。 ▪ 在土壤中可以存活4—9个月。 ▪ 在有树荫的运动场上可达15一18个月。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生活史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生活史
▪ 孢子生殖阶段: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空气 环境条件下,18小时以后完成子孢子的发育。具 感染性。
▪ 裂殖生殖阶段:酶 、肌胃中的机械研磨 、胰蛋白 酶和胆汁及适宜的pH值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是子 孢子脱囊、入侵的生理条件。进行第一代裂殖生 殖、第二代裂殖生殖。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各种球虫感染的相关性
▪ 鸡是随饲料和饮水食入孢子化的卵囊而感染球虫 病,在自然情况下鸡常常是数种球虫的混合感染, 而很少有单一球虫的感染。
▪ 混合感染时,各种球虫之间,致病力强弱有所不 同。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其次则是毒害 艾美耳球虫和维型艾美耳球虫。
▪ 不同地区及一些抗球虫药物的长期使用,各个种 的抗药性和危害程度也可能有所改变。
▪ 导致病鸡消瘦、营养不良、贫血、下痢和脱水。 崩解的上皮细胞变成有毒物质而引起机体中毒, 出现萎顿、昏迷和轻瘫,并易引起细菌的继发性 感染而使病势加重。
▪ 慢性者多见于2月龄以上的鸡,病状较轻,生 长缓慢,产蛋鸡产蛋量减少,产蛋不均匀。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病理解剖
▪ 虫体在肠上皮细胞内寄生,引起的细胞崩解、肠 粘膜损伤,消化机能受破坏。肠壁的炎性变化和 血管的破裂,引起肠管出血。
球虫 毒害艾美耳
球虫
布氏艾美耳 球虫
巨型艾美耳 球虫
鸡球虫病的危害
▪ 十分严重、分布很广、死亡率可高达80%。 ▪ 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集约化养鸡生产最易
爆发鸡球虫病,生长发育受阻。 ▪ 成年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受到一定的影响 。 ▪ 养殖效益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 ▪ 全世界每年用于药物预防治疗的费用已超过数十亿
美元。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 配子生殖阶段:在2-4代裂殖生殖后有的裂殖子 发育成大配子,有的发育为小配子,大小配子结 合发育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卵囊。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流行病学
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
▪ 刚孵出的雏鸡不易感:小肠内没有足够的胰凝乳 蛋白酶和胆汁使球虫脱去孢子囊.因而对球虫不 易感。球虫病很少见于1周龄以内的鸡群。
▪ 温暖潮湿的地区最有利于卵囊的发育,当气温在 22—30℃之间时,一般只需18—36h,就可形成 子孢子。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疾病流行与气候的关系
▪ 鸡舍潮湿、拥挤、饲养管理不当或卫生条件恶劣 时,最易发病,而且往往可迅速波及全群。因为 卵囊的孢子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 因此当气温在20一36℃,温暖、潮湿、多雨的 季节,往往是本病流行的季节。我国北方,大约 从4月份开始到9月末为流行季节,7—8月份最 严重,我国南方流行时间更长,可以从3—11月。
▪ 柔嫩艾美尔球虫(E. tenella) ▪ 堆型艾美尔球虫(E. acervulina) ▪ 巨型艾美尔球虫(E. maxima) ▪ 毒害艾美尔球虫(E.necatrix) ▪ 布氏艾美尔球虫(E. brunetti) ▪ 和缓艾美尔球虫(E. mitis)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球虫的形态
图1 艾美尔属球虫孢子化卵囊结构造模式图 1微孔冒 2微孔 3 极粒 4 斯氏体 5 子孢子中的小球形折光体 6 子孢子中的大 球形折光体 7 孢子囊 8 卵囊残体 9孢子囊残体 10 孢子核 11孢子 12卵囊 壁内层 13 卵囊壁内层
▪ 1周龄至2月龄之间的幼雏,易感性强,发病率 与死亡率均高。
▪ 成年鸡多系带虫者,常成为幼雏发病的感染源。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流行病学
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 ▪ 堆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巨型
艾美耳球虫的感染常发生在7—60日龄的鸡。 ▪ 毒害艾美耳球虫常见于2—18周龄的鸡。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流行病学
▪ 病理解剖变化,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 盲肠肿大,内充满血液或栓塞。肠粘膜出血、增 厚。毒害艾美耳球虫病变见于小肠中段,肠壁增 厚,上有淡白色斑点和小出血点,肠内含凝固的 血液。堆型艾美耳球虫,则肠管上有大量淡白色 斑点,很少见有出血。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五种重要鸡艾美耳属球虫的致害特征
种别 柔嫩艾美耳
▪ 有的全年孵化的养鸡场和笼养的现代化养鸡场,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卵囊对消毒剂的抵抗力
卵囊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 ▪ 55℃和冰冻能很快杀死卵囊。 ▪ 在冰冻情况下连续保持2—3天也是致命的。 ▪ 在相对湿度为21%一30%时,柔嫩艾美耳球虫的
卵囊,在18—40℃经1-5天死亡。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大纲
▪ 一、 鸡球虫病的危害 ▪ 二、 种类和形态 ▪ 三、 生活史 ▪ 四、 流行病学 ▪ 五、 临床症状、病理解剖 ▪ 六、 诊断 ▪ 七、 治疗和预防 ▪ 八、 合理用药 ▪ 九、 产气荚膜梭菌、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关系 ▪ 十、 抗鸡球虫药产品简介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