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
分析中文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1、如果您将近毕业,您的打算是:
就业 考研 考公务员 自主创业 暂时在家待业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 50%,选择考研 的占 30%,选择考公务员的占 10%,选择自主创业的占 6%,选 择暂时在家待业的占 4%,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业。
另外一部分选 择考研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且愿意多读几年 书;有一部分选择考公务员,也跟个人家庭背景相关联,且普遍认为公务员是铁 饭碗。
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 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只有极少数人暂时在家待业,说明大多数人的工作 热情还是很高昂的。
2 、 您 觉 得 就 业 中 学 历 的 高 低 对 就 业 的 影 响 程 度 是
50%
30%
10%
6%
4%
0%
10%20%30%40%50%60%就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待业在家
影响程度较深 一般 没有影响
调查分析: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普遍认为学历高低对就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高学历无疑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尤其是教育、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招聘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已成为用人的基本要求。
因此,高学历成了这些单位的“敲门砖” ,没有高学历,连应聘的门也进不了。
而其他用人单位的招聘,在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将占有一定优势。
3、您对就业地域的选择是: (可多选) 生源地分析 大学所在地 沿海地区 国外发展 其它
65%
29%
6%
0%
10%20%30%40%50%60%70%影响程度较深一般没有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在很多大学生求职时的思路都是尽量去一线城市,实在不行就去二线城市,山穷水尽了再考虑离家较近的中小城市与基层。
4、您在择业方面看重哪些因素: (可多选) 薪酬 福利 稳定 工作环境 工作地域 家
人意见
20%
25%
40%
9%
6%
0%
5%10%15%20%25%30%35%40%45%生源地分析大学所在地沿海地区国外发展其他
24%
20%
21%
23%
8%
4%
0%
5%
10%
15%
20%
25%
30%
薪酬福利稳定工作环境工作地域
家人意见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可以发现,我校大学生择业观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只看眼前实惠,而是重长远发展; 择业更加理性, “薪酬和工作环境是否合适” 、 “福利及稳定是否有利”成为择业的首选;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选择职业更加现实。
5、您理想的就业单位是 (可多选) 政府机关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外企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青睐于外企,不论是薪酬还是工作 环境都很诱人。
其次是政府机关,普遍认为它是个绝对稳定的工作,是铁饭碗, 在这种单位工作很有面子和荣誉感。
而就近年来,国企和私企并没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所以相对来说,选择性比前面两个要小的多。
6、您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看法是: 前景乐观 形势严峻 不了解
32%
8%
19%
41%
0%
5%10%15%20%25%30%35%40%45%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企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觉得就业前景乐观的占 8%,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的占 74%, , 调查分析 还有一部分不了解现状的占 18%。
这说明普遍大学生对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势和资 讯还是了解的比较透彻,不再是盲目自信乐观。
7、你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可以接受 不能接受 就工作性质来看 从未关注
8%
74%
18%
0%
10%20%30%40%50%60%70%80%前景乐观形势严峻不了解
23%
18%
50%
9%
0%
10%20%30%40%50%60%可以接受不能接受
就工作性质来看从未关注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以上数据说明想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生占多数,不管其立场是否坚定。
但考虑到目前毕业找工作困难的情况,较多的学生还是会选择 先找到工作,再考虑是否与专业相关。
8、在校期间,您曾做过就业准备: (可多选) 有目标 有规划 看过书 听过讲座 上过指导课 考过证书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上述数据说明上过指导课的以及有目标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有规划,看过书,考过证书,还有少部分听过讲座,这些说明当代大学生对 于将来就业还是很关注的,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喜欢的合适的理想的工作。
9、您认为大学生毕业群体属于: 精英分子 普通劳动者 没考虑过
25%
17%
14%
8%
19%
17%
0%
5%
10%
15%
20%
25%
30%
有目标有规划看过书听过讲座上过指导课
考过证书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认为大学生毕业群体属于精英分子的占 32%,认为大学生 毕业群体属于普通劳动者的占 56%,没考虑过的占 12%。
说明当代大学生不再好高骛远,不把自己看的太重,对自己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10、您能接受的最初工资待遇(月薪)是: 1000以下 1000~3000 3000~5000 5000以上
36%
56%
12%
0%
10%
20%
30%
40%
50%
60%
精英分子普通劳动者没考虑过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上述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 1000~3000 元比较适合, 主要原因有: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认为不能胜任很高收入的职位;工资太低 的会觉得自己跟没读过大学的人待遇一样等。
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保守,但又不会太低,足够解决日常用度的工资水平。
调查总结:①、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 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在考虑薪酬的同时也 会考虑福利,稳定,工作环境,工作地域及其家人意见,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 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
②、但是大学毕业生 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 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 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
5%
57%
23%
15%
0%
10%
20%
30%
40%
50%
60%1000以下1000~3000
3000~50005000以上
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 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
③、还有一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消极心理。
建议: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制胜,良好的心态是必须的,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有:期望值过高,离现实较远;看眼前实惠,轻长远力量;重自我实现,少创业思想;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就业心切,战前胆怯;忽冷忽热,不持之以恒;相互攀比,强求平衡;漫无边际,瞎撞乱碰;听天由命,不求进取。
需克服一下几点错误的择业心态:
1.功利心理
这种求职心理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或其他知识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
他们求职或择业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获取高收入、高地位的渴求。
许多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涌向经济特区,涌向三资企业,或者是开创民办科、工、贸一体的公司,往往出于这种心理。
从我们这些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清贫、社会潮流的影响以及校园经商的启发,诱发了择业中追求高经济收入的心理。
2.安全心理
所谓安全心理就是指在选择职业时有些人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而选择那些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单位。
这种心理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求职者身上常常遇到。
此外,人们还发现怀着安全心理来求职择业的人群之中,家长越俎代庖的居多。
3.求名心理
在消费者中,有一种求名心理,即追求商品的名牌,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求职择业者当中也有这种求名心理,不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或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某些工作,单纯追求“名望高、名誉好”的单位。
4.奉献心理
这种心理常见于那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的求职者。
例如,放弃到国外继承万贯家财,立志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甘当螺丝钉的国家机关干部;愿做“蜡烛”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教师:甘为人梯的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的需要甘当“无名英雄”或自愿到边疆工作的人们等等,他们以过硬的思想素质和对人民、对祖国、对事业强烈的献身精神,义无返顾地选择国家急需的工作,这些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往往更能做出较大的成绩。
奉献心理是我们在择业指导中应大力提倡的一种职业品德。
我们应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正确认识社会,客观把握自我;运用心理学知识,积极进行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