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书法的和谐之美

浅析书法的和谐之美

大 众 文 艺
大190
自古至今有太多的书法艺术家,用他们的手中之笔书写出书法美的艺术,书法的美存在很多方面,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处处都体现出书法得艺术之美,自古至今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它总是体现出书法美的方方面面,更能体现着无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才是我们书临百遍不烦,书临百遍而不厌。

本人在这方面是深受感触。

在每一次临习古代之碑帖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碑帖中的点画,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谦让、映带、大小、字距、行距等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古代书法字体之间的和谐。

每一次都能从碑帖中体味到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

记得从小老师和父母就手把教我写字,他们就常说,“孩子这一撇写得好看,这一个字好看,那一个字写得非常美,听了这样的赞扬,那才叫人美在心里,真是字美人也心里美。

”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纸张,于是爸爸就教我在水泥地上用水写字,每天天一亮,我就端来一碗水,左手拿着碑帖,右手拿着毛笔蹲在水泥地上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遍又一遍,只是感觉写的越来越起劲,而不是感觉的累,因为书法给我带来的是美的享受。

现在一有空还到公园练习书法,公园里能看到一些书法家们在水泥地上书写,用他们自制的毛笔,拿着一个长长的笔杆,书写书法的艺术之美,常常围来很多观众来欣赏,他们常常是赞叹不已。

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是我们中国一门独特的艺术,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每一种书体无不体现出书法美的所在,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同时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我十分羡慕这些书法家,从而更加下定决心练习好书法。

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我还懂得了许多道理。

练习书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练好书法。

我还明白写好书法还能体现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就像我们人一样,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美,整个社会的和谐之美。

可更重要的是对书法的热爱,体味到书法美的所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一幅书法作品给人以说不尽的享受,它的美无处不在。

经过多年的练习书法,以及很多书法家教导和帮助,本人的书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高的追求。

书法作品《关爱自然美,和谐是同春》荣获首届“太百杯”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

经金鼎奖全国书画家优秀作品评选委员会研究,授予本人为中国书画界金鼎奖最高荣誉称号,除在《书法导报》、
《中国书画报》公开表彰以外,同时其作品和肖像收入《金鼎奖全国书画家优秀作品集》。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周年“椰子洲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

为弘扬中华文明、光大奥运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积极参加“喜迎奥运爱我中华书画艺术展”荣获了三等奖。

荣获柳公权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等等的这一些荣誉无不体现出书法的美,这都是体现我对书法艺术美的追求,才得到今天的荣誉。

过去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纸张,每天坚持在地上以水代墨练字,而今天参加了工作,有了一些微薄的收入,于是每天改为在报纸上练字。

开始用墨加水写淡一些,当时还好刚过一会横竖撇捺就阴的不成样子,后来改用浓一点的墨,字的间架结构,中锋与偏锋,也就是正锋和侧锋,藏锋与露锋也都能表现的各有千秋,有好有差,但最终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用手中之笔表现出书体的好看与美感。

单位每年在三下乡活动中,都为群众送去了几千副春联,还现场免费书写春联,我们经常听到农民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还有这好事?真不敢相信,”问其原因,他们说:“毛笔书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传下来的,它也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的体现,这是我们中国传下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书写,书法家们写的刚劲有力,并且还是真迹,还能知道谁写的作品。

”他们说:“而印发的春联,太呆板,总是给人感觉没有过年的味道。

他们说:“如果有印发的春联和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他们肯定选择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因为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能给他们带来和谐美的享受。

另外书法在写法上最注重线条美,线条的这种穿插映带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世界。

书法艺术和谐美是书法家最高追求。

无论在单一组合或者是整体组合中,都存在着较多的线条来表现出种种美的和谐关系。

如线条表现的浓、淡、干、湿、焦,还有线条的曲、直、方、圆、刚、柔、长、短、粗、细、呼、应、等等。

线条的各种组合关系,处处体现出一种和谐。

他是人类对和谐意识所必然的反映。

在书法形式美的总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规律却是多样和谐统一。

多样的统一就是和谐。

书法的和谐之美还在于变化,要在变化中求和谐的统一。

有和谐有变化又有统一,显然有矛盾,但是有了矛盾对立的一面,才有和谐的一面,如果它失去了矛盾之间对立,也就等于失去了重要和谐,从而失去了书法的和谐之美。

但关键是达到二者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书法的艺术之美。

书法艺术的和谐美不光是书法家所追求的境界,他也是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所追求最高的美好境界。

浅析书法的和谐之美
段学义 (阜阳市颖东区文化馆 安徽阜阳 236000)
群文论坛
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执掌的新闻集团是付费阵营中最坚定的支持者,新闻集团数字运营部负责人乔恩•米勒认为,向网络读者收费是一个必然趋势。

虽然这种颠覆传统新闻服务的收费模式会受到排斥,但这却给了网络媒体一次繁荣的机会。

网络并不代表“免费的午餐”,要获得高质量的报道,还是需要读者拿出自己的铜板。

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网络报纸盈利后,会作用于更加尽善尽美的新闻制作,这将会推动整个传媒界一次新的转型。

四、结语
就如同纸代替了竹简一般,平板电脑、3G手机等新载体终究也会取代报纸。

这是科技进步的步伐,是不会逆转的。

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应该认清新媒体并不是拦路虎,而是再次腾飞的基石。

纸媒要加速自身的转化,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在数字大潮来临之际找到自身的定位,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鸿铎:《“互动”、“融合”是新媒介生存和发展关键[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朱金平:《新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策略》,载《军事记者》2007年第3期 2007.3-001.
[3]刘思坤.《纸媒的未来:衰退但不会消失》.载《青年记者》 2009.2.作者简介:
刘静华 1986年在今晚报担任记者至今,现为主任记者。

著有《敲击岁月》一书。

曾有三篇新闻稿件被中国晚报文化学会评为一等奖。

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顾问。

张亦弛 2009年进入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电视短片《钱》曾获天津市“百姓视窗”DV大赛二等奖。

(上接第16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