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理综中考试卷分析(化学)
一、试卷总评
1、试卷结构:试卷分为Ⅰ和Ⅱ两部分。
卷Ⅰ是选择题,卷Ⅱ是非选择题。
题型有选择、填空及简答、实验探究和计算应用四种题型。
试题设计由易到难。
选择题中1、
2、
3、
4、
5、
6、7为化学试题,8、9、10、11、12、13、14是综合试题。
填空及简答中2
7、28是综合试题。
29、30、31是化学试题,实验探究题中35是化学试题,计算应用题中36是化学试题,这样化学试题占了12个,分值是40分,而综合部分有9个题,分值是20分。
无论是从题的个数上,还是从分值上来说。
都是和2016的中考试题相符合的。
2、试题特点:试题以《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7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为依据,本次中考试卷在基本保持原有题型的情况下,部分题型沿用了多年的考察模式,并出现了大量教材中的典型题和典型配,整体难度不大。
试题与往年相比,以稳为主,同时又力争考出新意。
试题的结构、题型,重点、难点部分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同时,从试题情境、信息的呈现方式上又有了创新。
本套题的覆盖面很全,并且难易适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试题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考察的基本是基础知识,但是需要细心。
第1题考察的空气的含量,是送分题,
第2题这种选择题容易被忽略,值得重点关注,毕竟两分不少难度也低。
2题这种题,再出,可能会出现在填空题,4种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富含维生素C凉拌黄瓜。
通常也就是到这个难度为止了。
第3题,ABC都简单,D选项酸入水还是水入酸,在以前的中考中也出现过,难度不会大,但一定会考。
第4题,典型的“牵强附会”这种题,看这个题目的意思,必须得考肥料,且要嵌入更多的知识点,还得保证这个题目让更多的同学答对。
所以就会出现这种ABC看似都复杂,但D选项太明显了。
A、KNO3是复合肥料B、使用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可以和碱性肥料使用。
D、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使用越多越好。
5题这种读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中期表的。
考试说明说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这种题是必考的,但是难度也不会大,所以这种题,选择题值得集中训练,注意问题集中出现的点,可以设计一些固定问法,让学生熟悉套路。
有的训练会过于深入,所以大可不必,控制往难题方向走的这个趋势,简单中等即可。
6题探究铜生锈,就是铁生锈的一个变体,用实验考查实验探究中的一种方法——对照法。
以前铜生锈就考过,看来这也是个趋势,把以前考过的再往广度方向挖,挖出一点别的知识点。
我们平时讲实验的时候,就要注意能够挖出多少条件、问题,必须要多挖增加广度,不用刻意增加深度。
7题表格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挖掘信息,这种题很久都没出了,接下来的训练,还是要重视,重视解题的思路、方法、原理,每年都有充当区分学生能力的题目,今年这道算一个。
今年溶解度曲线没出,明年跑不了
8题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非常明显,在田野里焚烧秸秆不符合。
9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实是贯穿中学化学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这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
所以平时讲课,必须往这里拓展,尤其是应用,给学生明确的概念和认识。
10题考科学家,应该是拓展了化学史的内容,还好化学这边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有多少课堂忽略了化学史的内容?所以这个给我们提醒了,下次会不会出拉瓦锡、张青莲?课本上提到的科学家看来还是要考。
11题,分子三大性质,其实就是应用:有事实,你用什么来解释,这属于化学学科思维了,必然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里面,必须要系统地训练一下。
12题这几种物质,都是平时接触过的,但是形式是把之前那个圈圈又用上了,看来以后圈圈这种形式也少不了了。
13题,操作和对应目的,能否对应的上,平时训练应该进行系统训练,1个题涉及4个实验。
除杂、鉴别今年出的选择题,将来看起来选择、填空、探究都会有。
14题,由实验得结论,由已知实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也是学科思维。
背后体现了,我们设计题目要想中考题问题是怎么问的,引导着学生思考,这个非常重要。
27题阅读回答,这道题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曾经据说没有阅读回答了,但今年又出了,这三个题都是白送的,但是学生在回答的时候,肯定会把学过的“知识”和题目中给的“信息”混在一起,这个时候,化
学学科的实事求是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平时的导学案、PPT等,给学生训练的时候,阅读量必须得上去.
28题电解水,去年没考,今年必考。
明年我猜也考。
29题这种题,探讨4题是否超纲没有意义,中考化学,本来就有一些分,不属于普通学生的,所以这1分出题的也是这个暗示不放也得放,平时训练的时候,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嘛,拿到该拿的。
立足教材,教材任何一个重要的地方都得重点关注。
有一些犄角旮旯的,比如形状记忆合金,估计明年又要说那了。
引导着教师学生,往教材周边认真看,出题也开始更加全面,但是本质还是立足学科思维。
30题每年都有,背后体现了实验的规范性,实际上不是真正进行过这个实验,比如粗盐提纯这个实验,过滤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做过实验的都知道,但是表述必须也得规范,如果学生记不太清楚,那么经历过也好办,写出个意思。
应考,任何一个重要的点,都要反复训练。
现在一个问题就是好像很多知识都学过都见过,但是真正做起题来,好像就是那么难。
还好中考题套路越来越清晰,我们教师还是要认真地原创题目,发挥人的创造性,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用过去的卷子,但是必须注意要有选择地删题。
第3题,都知道气体pH要加水,但是这个是液体,加水相当于稀释,而且平时讲课就讲过,知识点内的一个综合。
31框图推断,五大核心,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最重要,承上启下。
35题,实验探究这种题,我们一直的方向就是7分保4分,用什么装置、检验方法、加稀盐酸看见什么证明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这4分是送的。
剩下那几个空,难度比较大。
36题,证明了所有相关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用作计算,但是难度都不大,差量法+求浓度(质量分数、纯度),明年必然还是这种题。
实验室制氢气,有多少老师会作为系统的知识来讲呢,必须要注意。
出题,就是知识点+题目形式的任意组合。
专项训练必须要教师认真出,从思维导图和实验中挖知识点,难度扁平化。
三.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
一些难、偏、怪题在试卷中已看不到,试卷阅读量变大,化学知识落点低,教师要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让学生熟练应用已学知识或题干给予的
信息解释一些问题;对一些概念教学如有机物,教师可淡化概念,但一定要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例子。
2.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为学习和复习备考的依据
不要学校迷信所谓的权威资料,复习和教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现在有些部分资料随意拔高教学和复习要求,强化机械记忆,总结出很多所谓的规律,有的资料重复训练严重,增加了学生负担。
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效的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3.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把近几年来课改区试卷的双向细目表列出,就会发现,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70%以上是初中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大多通过给试题赋予新的背景资料来体现,但都考查的落脚点识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避免机械识记,注重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在运用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反思中巩固知识,使知识学活。
重视发挥学科特色,重视化学实验探究和化学科学语言的考查。
自然科学都基于实验,一些原理、规律都离不开实验的验证。
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以此用化学科学语言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描述外,书写不规范、有悖于实验事实,都会引起失分。
4.科学运用教学规律,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中,不能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而要特别重视对化学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学上我们应采取多激励、少指责;多启发、少灌输;多放开、少强制的教学策略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及时肯定和表扬,通过创设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的学习情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5.要注意课本和本土资源开发和运用,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
注重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复习时要认真研究教科书,包括课本上的资料、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课后习题、讨论题栏目,还有书上的那些图片,这些常常作为中考命题的素材。
新的试题往往是通过这些新的课程资源形式来体现对最基础的、核
心知识的考查,来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来体现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6.有效的组织复习教学,注重化学素养的培养和训练。
平时练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注意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积累,经常复习,慢慢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审题、解题的能力。
注重归纳整理,适当训练解题技巧和方法,做题时不要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对做过题的分析和整理,只有精选精做,善于总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