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三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生儿出生后能吃母乳,是依靠()(12、11、08、08)
A.听觉 B.味觉 C.触觉 D.视觉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12、09、08)
A.柏拉图B.皮亚杰 C.华生 D.夸美纽斯
3.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的年龄阶段是()(12)
A.3个月儿童 B.6个月儿童 C.1岁儿童 D.3岁儿童
4.儿童正常生长与发育是指()(12、07)
A.生理发展B.心理发展 C.生理适应D.心理适应
5.认为儿童是民族和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工具,这种儿童观是()(12、10、07)A.人本位的儿童观 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C.神本位的儿童观D.教育本位的儿童观
6.提出后天环境对人不具有影响,一切研究和学习都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的是()(12)A.柏拉图 B.皮亚杰 C.格塞尔 D.洛克
7.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11、08)
A.后天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自然环境
8.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 ) (11、08)
A.生理成熟
B.心理发展
C.生理适应
D.心理适应
9.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11、10、08)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10.大脑的重量1000克,相当于出生时的两倍半是( ) (11、08)
A.7岁
B.6岁
C.4岁
D.3岁
11.成人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体现了()(11)
A.主体性儿童观
B.现代儿童观
C.人本位儿童观
D.社会本位儿童观
12.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的人物是()(11、09)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老子
13.头大、躯干长、四肢短小,胸围比头围小的形态特征是()(11、10、09、04)
A.初生儿
B.幼儿
C.小学生
D.中学生
14.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10、09、07)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15.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这表明()(10 、
10、09)
A.身体发育决定心理发展
B.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
C.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
16.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的学者是( ) (10、07)
A.柏拉图
B.皮亚杰
C.格塞尔
D.洛克
17.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这表明( ) (09)
A.遗传决定一切
B.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前提
C.后天环境决定遗传素质
D.教育起主导作用
18.初生婴儿的乳牙开始萌生大约在出生后的()(09)
A.2、3个月
B.5、6个月
C.7、8个月
D.10、11个月
19.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是()(09、07、05)
A.名词、形容词、动词
B.动词、形容词、名词
C.动词、名词、形容词
D.名词、动词、形容词
20.一般学者认为,儿童早期最发达的感觉是( )(09、08)
A.味觉B.触摸觉C.视觉D.听觉
21.有的儿童在七、八个月就能说出清晰的词,而有的儿童要到两岁或超过两岁才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词,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08)
A.规律性B.个别差异 C.阶段性D.社会性
22.新生儿大脑的重量约为350克,脑重达到1000克,相当于出生时的两倍半是()(07)
A.3岁
B.4岁
C.6岁
D.7岁
23.提出“生态系统学理论”的心理学家是()(06)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华生D.布龙芬.布兰纳
24.儿童掌握较晚的词汇种类是()(06)
A.名词、动词B.形容词、语气词C.连词、介词D.副词、代词、数词
25.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因素是()(06、04)
A.成熟B.生长C.遗传D.发育
26.杀婴和溺杀女婴现象体现了()(06、05、04)
A.人本位的儿童观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C.主体性儿童观D.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2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06)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28.儿童年龄越小,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也就越( )。
(05)
A.小
B.大
C.平稳
D.没关系
29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哲学家( )和“成熟势力学说”的创始人格塞尔。
(05、04)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洛克
30.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有( )四个要素。
(05、04)
A.教育、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教育、社会性经验、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教育
31.有关研究表明,3~4岁幼儿词汇量为1730个,4~5岁幼儿为2853个,5~6岁为3562个,由此结果可看出,( )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05、04)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32.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的( )模式认为,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
(05)
A.维持
B.促进
C.诱导
D.发展
33.洛克提出了著名的( )。
(05)
A.大教育观
B.自然主义教育
C.“白板说”
D.“成熟势力说”
34.个体的发展是按照()(顺序)进行的。
(04)
A.由脚到头,由四周向中间
B.由脚到头,由中间向四周
C.由头到脚,由四周向中间
D.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
35.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的()模式认为,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
(04)
A.维持
B.促进
C.诱导
D.发展
二、名词解释题
36.年龄特征:(10、06)
37.儿童观:(12、10、09、07、04)
38.教育观:(11、08、06、05)
39.人本位儿童观:(11)
40.儿童发展(08)
41.发展(07):
42、遗传素质(04)
三、简答题
43.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
(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