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休闲学(选修课)课件第三章 休闲时间 闲暇理论汇编
休闲学(选修课)课件第三章 休闲时间 闲暇理论汇编
闲暇管理
人体生物节律作为一门时间科学,发源于二十世纪初欧洲,
经过一百年来世界上众多专家、学者的探索与研究,生 物节律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 确认。
1960年全球200多位生物、化学、物理、生理、心理、医学
专家汇聚美国长岛举行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 生物节律是人体内本身存在的一种生理节律,它是人类 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受日月、星辰的影响而产生的 一种生存适应规律,久而久之,已固化于人体基因之中 。
第三章 休闲时间与闲暇测量、管理
2014年春节热点? 2015年春节热点?
时间都去哪儿了
苍穹之下
时 间 空 间
一、什么是时间?
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很清楚; 一旦问起,我便茫然。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公元四世纪
亚历士多德
时间是运动的计数 时间是运动持续的量度 时间是循环的。 (时间的出现,使运动的测量成为可能,使 我们可以区分快、慢和静止)
每月人体生物节律周期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
时间有周期,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 而是螺旋形发展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白头吟》
牛顿
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 空间:像空箱子;时间:像河流。
牛顿认为:时间是一条无头无尾、始终如 一的河流,没有“源头”,也没有涨落和 波涛。时间除了均匀流逝的属性外,没有 其它属性。
(二)闲暇权
1863年,一位名叫玛丽·安沃克利的英国 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小时后死亡,伦 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 而且,各报都将此消息刊登在了头版,标 题也是出奇地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 中国的《包身工》等等 1866年美国工人首先提出“三八制口号”
1866年,美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提出“三八制”的 口号,要求 8 小时工作、 8 小进休息、 8 小时闲暇。 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正式 决定公历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1918年,国际工人联合会正式通过了“三八制”工 作制,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率先实行8小时工作 制。
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母.弗里斯和奥 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 观察,发现了人的情绪和体力的周期变化,情绪 的变化周期是28天,体力的周期变化是23天。 经过大量的反复试验研究和统计资料分析, 科学家们发现:人自出生日起,体力、情绪智力 三种节律就开始按照正弦律变化。体力节律23天 一周期,情绪节律28天一周期,智力节律33天一 周期。人出生时三种节律都从临界点开始。
莱布尼兹
(德国哲学家)
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 空间是物体和现象有序性的一种表现方式; 时间是相继发生的现象的罗列; 不存在脱离物理实体的时间与空间。
爱因斯坦晚年的看法
空间—时间未必能看作是可以脱离物质 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 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 空间广延性。这样看来,“关于一无所有 的空间”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 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第15版说明. 1952.
延பைடு நூலகம்性工作时间,积累人力资本时间,精神活 动时间,娱乐休养时间,消极行为时间
闲暇时间
三、闲暇
(一)闲暇基本概念
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 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句话说,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 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闲暇:时间概念 ------ 自由时间、空闲时间、余暇 时间 是人们可以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而完全根据自己 的偏好或意愿去支配使用的个人时间。
关于时间的划分
划分标准 对时间需要的 层次 生活时间结构 生理本能时间 含义 维持和延续生 命的生存权 组成 睡眠,饮食, 盥洗等
义务时间
自由时间 主要活动空间 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 第三时间
为家庭和社会 尽义务的时间
个人可自由支 配时间 在第一空间 (工作场所) 在第二空间 (家庭)的 在第三空间 (休闲场所)
1935年,国际劳工组织8小时5天工作制 1936年,带薪假期 194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工作时间受限、定期休 假 1949年,至少6天带薪假期 1966年,公共假日给薪 经济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对休闲的认识不断改变 35小时工作制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具 有历史意义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最基本 的人权是自由权、平等权。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四条规定:人人有享 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直接影响了世界休闲运动的 发展,并催生出《休闲宪章》。 在21世纪,休闲产业将取代信息产业成为推动 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四、闲暇配置管理、测量
闲暇配置是指某段闲暇时间资源在各项活动上的使 用与优化管理。 闲暇配置理论是使用和管理自由时间的理论。
闲暇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日常闲暇,公休日如周末、 节假日,其他闲暇如奖励假期、带薪假期等。
闲暇是休闲的前提条件。
“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之后, 完全由他们本人自由支配的一段时 间。”
——《休闲宪章》
1970年由世界休闲组织(又称世界休闲与娱乐协会) 的前身国际娱乐协会通过。该宪章1979年曾被修改, 2000年7月由世界休闲理事会正式批准通过。
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前的观点 时空是物质伸张性和广延性的表现。 不存在一无所有的时空(没有物质就没有 时空)。 时空与物质同生同灭。
二、生活时间与划分
P45 宇观层时间,以千万年或亿年为单位 计量时间;宏观层以万年乃至百万年 为单位计量;中观层以千年为单位计 量;常观层以年、季、月、日、分、 秒为单位。 本书中生活时间指常观层
家务,工作
闲暇 工作时间 家庭时间 闲暇时间
生活时间的结构(四分法)
生活时间结 构 工作时间 组成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其它工作时 间,通勤时间
必需时间 家务时间
睡眠时间,饮食时间,卫生时间,其它必需时 间(如看病等) 购物时间,准备食物时间,衣物整理时间,照 料家庭成员时间,其它家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