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力衰竭判断

儿童心力衰竭判断


婴儿ROSS(罗氏)心衰评分
改良ROSS评分
心衰的心脏超声诊断
一、心脏功能指标
射血分数 (EF)
E峰/A峰比值、DT
左室短轴缩短率(FS)
每搏出量 (SV)
每分输出量 (CO)
1.射血分数 (EF)
左心室收缩末期射血量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的百分数. 反映心脏功能受损时敏感指标,当心脏功能受损 早期心输出量未改变时,EF值已降低,待心脏功 能进一步受损, EF ,心输出量才降低.
总结
• 心衰的诊断是综合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及 客观检查而作出的。
• 首先应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或具有引 起心衰的病因。 • 心衰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是诊断心衰的重 要依据。
• 临床上根据心衰发生速度、发展过程及机体是否具有充分 时间发挥其代偿机制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衰
• 根据心衰部位分为:左心衰 (肺循环充血,表现为肺水肿)
和右心衰(体循环充血 ,表现为肝大、水肿)
心力衰竭分类
• 根据心排血量多少, 分为:高排性心衰 (心排血量增多,如左向右分流 型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 )和低排性心衰(心排血量 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包疾病。因此 心脏本身疾病所致,心脏负荷过重--低排血量型心衰. • 根据心肌功能分为:收缩性心衰 (如心肌炎) 和舒张性心衰(如肥厚性 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等 ) ;
计算方法: EF=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收缩末期容/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F 65%(7.0) RVEF 48%(6.0) 静态: LVEF < 50% RVEF < 40%
心功能降低
• 在众多心脏收缩功能指标中,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EF) 最常用且最有价值。 • EF为心室泵血功能指标: 正常值: 59-75%(0.670.08),在静息状态下测得EF符合 心衰标准有: 轻度心衰 :40~50% 中度心衰:30~40% 严重心衰<30%
织细胞中某些相关基因表达与调控异常而引起的超
负荷心肌病。
• 经基因导入以延缓和纠正心肌组织某些基因突变,
有可能使心衰的治疗获得重大进展 ,因此从某种
角度上说,心衰是一种基因病。
•从组织水平认为 1. 超负荷心肌病; 2. 心脏储备力耗竭; 3. 心肌细胞长期处于能量饥饿状态的最 终表现。
心力衰竭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2. E峰/A峰比值、DT
E/A正常值: 1.20.4
DT正常值: 193 32ms 直接反映舒张早 、晚期最大充盈率及其比值, 敏感反映心室舒张功能,是临床最常用的指标
3. SV、CO
• 是衡量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CO/min =每分钟耗氧量 /(动脉血氧含量
/min-静脉血氧含量/min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儿科
第一节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
概 念
• 心力衰竭 (心衰)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临床症候群。 • 传统定义:心脏有足够的回心血量,但由于心脏本身原因造
成泵血量不足所致一系列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神经、内
分泌及肾脏等变化。
概 念
• 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心衰的本质是心肌组
• 根据心衰发生机制可分为:前向性心衰 (即后负荷加重性心衰
性心脏病并心衰 )等。
,如主
动脉瓣狭窄)和后向性心衰 (即前负荷加重性心衰,如左向右分流型先天
诊断标准
国内标准( 1985年4月青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4项考虑心衰: • 呼吸急促 :婴儿> 60 次/ min, 幼儿>50次/min, 儿童>40次/min 。 • 心动过速:婴儿>160次/min, 幼儿>140 次/min, 儿童>120次/min。 • 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 • 烦躁、哺喂困难、体质量增加、尿少、水肿、多汗、发绀、呛咳、阵发 性呼吸困难(2项以上)。 以上4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2项加以下2项即可确诊心衰: • 肝大,婴幼儿右肋下≥3cm,儿童>1cm。进行性肝大或伴触痛者更有意义; • 肺水肿; • 奔马律,严重心衰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