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加坡的文化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新加坡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岛国。
其北面隔着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巴淡岛相望。
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
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快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炼油国,以及世界电子工业中心之一。
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加坡的特色文化
(1)宗教
佛教与道教: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
多年以来,各个佛教团体通过主办各种宗教、文化、社会福利计划等活动,将佛法与公众的距离拉近。
新加坡境内寺庙林立,属于北传佛教的寺院超过一百五十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约有二十余所。
其中,新加坡双林寺既是我国第一座寺院,也是最大的丛林之一。
新加坡道教占人口的11%。
南来的华人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早期潮侨和闽帮所创建的粤海清庙和天福宫,也获赐清帝御题,可见在百年以前,这两间古庙已名扬海外。
另外,四马路观音堂也是新加坡最著名、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每天来庙堂烧香进贡的香客络绎不绝。
天主教与基督教:教徒占人口的18%。
新加坡共有260多座教堂,最早的教堂是阿美利安教堂和圣安德烈教堂。
在新加坡草创初期,不同的团体,比如海峡华人族群、海外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对两个教会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新加坡天主教教会也先后开办学校、医院、老人院和儿童收容所等慈善组织来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伊斯兰教:占人口的15%,教徒约有65万人。
马来或巴基斯坦血统的信徒基本上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另外也有部分印度血统和华人信奉回教。
新加坡建有回教堂共80座,当中较为著名的有花蒂玛和苏丹回教堂。
兴都教:信徒约10万人,占人口的5%。
新加坡共有24间主要的兴都庙,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风格为主,其中马里安曼兴都庙和尼瓦沙柏鲁马兴都庙都被完整保留了下来。
锡克教与其他宗教:
教徒合计只有2万余人。
锡克教在新加坡有7间锡克庙,教徒主要是锡克族警察和保安人员。
犹太教在新加坡设有两个会堂,位于市中心的马海阿贝犹太庙建於1878年,是东南亚最古老的犹太会堂。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推行宗教自由与宽容,各种宗教信仰追随者都可在这里立足。
当中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人口的83%。
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样,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已被列为国家古迹,而且每年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
在新加坡,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信仰者。
这些人信奉着自己的神灵,尊重着别人的信仰,所以他们在同一个国度里融洽和平的相处,一派祥和。
因此要注意尊重不同种族和不同宗教信仰人士的风俗习惯。
谈话时,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
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
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
在标志上禁忌使用宗教词句。
(2)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人种组成的复合性国家。
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5%,印度人占6.5%,欧亚混血人和其他人种占2.5%。
新加坡的国语为马来语,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在教学、商业、出版、公务等方面使用各民族语言文字都是合法的。
英语被列为行政语言,成为各民族共通的语言,并且说英语被认为是一种时髦。
英语也是商业界的官方语言,大部分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均能用流利的英语交谈。
此外,新加坡人大多通晓本民族的母语。
从1984年起,政府规定所有学校都要逐步过渡到以英语为第一教学语言,各民族语言作为第二教学语言,以加强各民族的融合,提高全社会办事效率。
由于新加坡华人占多数,对于香港游客和福建、广东游客来说,可能只需用闽南语和粤语就能游遍新加坡。
另外,新加坡人也常说方言,例如闽南语和粤语。
与海外华人进行贸易,采用方言洽谈,有时可以起到一种独特的作用。
碰上说潮州话的商人,首先献上一句“自己人,莫客气”的潮州乡音,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其他象粤语、滇语等同样有助于谈判的进行和成功。
新加坡籍商人一向有勤奋、诚实、谦虚、可靠的美德。
与新加坡人谈判,不仅必须以诚相待,更重要的是考虑给对方面子,不妨多说几句“多多指教、多关照”的谦言。
(3)人口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政府实行种族平等政策治国,这里没有种族歧视和纷争,而极为可贵的是,新加坡4大族群自独立以后,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新加坡。
截至2011年12月,新加坡总人口超过518万,其中325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3万个永久居民简称“PR”,居住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共有约155万人。
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华人,也是世界上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华人人口占大多数的唯一国家。
其他民族,如马来族占14%左右,印度人为8%,还有少部分欧亚混血人口。
新加坡华人即汉族占新加坡公民人口中的74.1%,而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占人口的25.9%。
新加坡绝大部分的华人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和海南等地,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新加坡人口超过600万,常住人口中25%以上是外国籍公民。
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一般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
(4)法律法规
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率是全球最低之一。
所得税率是以前一年的收入扣除适当项目后,以累计式征税。
税率介于2%至28%。
新加坡也提供一些税务回扣项目例如:抚养父母、专业术课程学费和人寿保险保费。
持有就业准证或工作准证,一年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超过183天的非公民必须缴付所得税。
所有在新加坡赚得的收入和从海外汇回来或带进来的收入都需缴税。
新加坡赚取和缴税的海外收入,可以因为缴交了海外税款而获得减税。
一些指定的海外收入所缴交的海外税款可以获得单方面的税收抵免。
在其他国家缴交的税款也可以在英联邦免税或和许多国家签署的避免双重课税协议下,获得抵免。
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对于在新加坡投资做营销。
新加坡是一个文明的国家,讲究礼貌已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
新加坡的人不仅会被这个国家花园般的美丽而感染,更为新加坡的良好社会秩序而动容。
儒教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被政府确立为新加坡人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已经被赋予了心的涵义。
在这些行为准则基础上,新加坡的井然有序与和谐氛围被完美树立起来。
新加坡的严刑峻法名扬世界,正是这种严格法律的约束,孕育出了一个文明的国度。
因此在交易过程中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加坡进行
贸易谈判时,翘二郎腿将破坏成交机会。
假如不知不觉把一只脚颠来颠去,以至鞋底朝向了对方,这笔买卖就要告吹了。
哪怕是无意中稍微碰了对方一下,也会被认为是不可忍受的。
(5)工作环境
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民众对外国人已习以为常,不存在小视任一外来者的现象(个别场合、人士还有可能如此)。
因此,外国工人不用担心在此没有地位等问题。
大部分的外国公司较讲究,故上班时要讲英语(这部分大约是:底薪为2,000新币以上,44小时/周)。
而普通的当地企业,老板本身所受的教育可能亦有限,或原来本身也是受华文教育,上班可能更倾向于用华(汉)语。
这部分企业待遇会较差(1,500-2,000新币,50-66小时/周)。
因此,英语不好,而有文凭、技术者,在新加坡仍有不小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