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3、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 、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 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 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 是( D) • A.实物 . • B.等大的实像 . • C.放大的实像 . • D.放大的虚像 .
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 、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 , 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 和 ,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 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 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 满足关 系式( 系式( ) C • A.f<6cm . • B.6cm<f<18cm . • C.9cm<f<12cm . • D.18cm<f<24cm .
答案: 答案:C
1、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 、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 则( B ) • A.成像在2倍焦距处 .成像在 倍焦距处 • B.成像在焦点上 . • C.成像在焦点内 . • D.不成像 .
2、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 、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 现在距透镜 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 立放大的像, 立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A.6cm . • C.25cm . B.10cm . D.无法确定 .
u>2f u=2f f f<u<2f u=f u<f
f<v<2f v=2f v>2f — —
倒 缩小 实像 相反 倒 等大 实像 相反 倒 放大 实像 相反 不 成 像 正 放大 虚像 相同
归纳实验:
一、两个分界点 分界点:(针对于物距) 分界点 (1)焦点:实像 实像(大于焦点)和虚像 虚像(小于焦点)的界限, 实像 虚像 放大(大于2倍焦点)和缩小 缩小(小于2倍焦点) (2)2倍焦点:放大 放大 缩小 的界限。 二、一个重要结论: (1)物体在焦距之外,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实 像越大,像就越远离透镜。 (2)物体在焦距之内,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虚 像越小,像越靠近透镜。
实验器材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物距u 物距
像距v 像距
物距: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物距: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 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 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等高共轴调节
透镜
凸透镜(会聚透镜)
典型习题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 15cm处时 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 9cm时 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放大的像. 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时 ∴ u>2f 15 cm>2f f<7.5 cm > > < 又知u= 又知 =9cm时,是放大实像 时 ∴ f<9 cm<2f 9cm>f>4.5 cm < < >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
F
f
2f f
2f
f
2f f
2f
f
f
2f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A B
B′ A′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透 镜 焦 距
像的性质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物距) (物距)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距) (像距) 正立 放大 虚像 或倒 或缩 或实 小 像 立 左右 相同 或相 反
5、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 、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将透镜中部遮住不让光通过, 将透镜中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C ) • A.缺少中部 . • B.变小 . • C.性质不变,像变暗 .性质不变, • D.变大 .
小 结: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