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班主任的实际地位与作用

谈谈班主任的实际地位与作用

谈谈班主任的实际地位与作用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每个
班级有数位学生集合在一起学习、娱乐、生活,如果缺少班主任的带领、指引,
那么,要形成一个有凝聚力、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的班级集体,几乎是件不
可能的事情。

困此,正确认识班主任所处的地位和其所起的作用,是我们所不能
忽视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地位;作用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领
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教育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力量,因此班主任
在学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在学校、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

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他
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的结果,而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
人们相互间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由于社
会影响和家庭影响的复杂性,负面影响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困难。

班主任作为学校
与家庭、社会的直接代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和
支持,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正确的导向。

其次由于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学校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班主任。

教育、教学、总务、体育卫生、课外科技、文体活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学生
会工作等等,都需要通过班主任的支持协调下进行。

可见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
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

2.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班集体的设计师。

集体的形成,离
不开具体明确的目标,制定和确立班级的目标,绘制班级发展进步的蓝图,规划
和设计班级前进的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班主任必须在一个班级中健
全班级的领导核心,并且有一支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积极分子队伍。

同时,指导
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

二、班主任的特殊地位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主抓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
终端执行者,也是学校制订各项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最基层实施者。

班主任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制订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各
种有意义的活动民,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起来,让我们感觉在学校就像在家
一样的温馨。

培养和选拔一批学生干部,促使一个班集体的形成,进而促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努力地、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把每
位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四有人才。

从宏观上讲,班主任应该对班级有很强的责
任心,因为,班主任是这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学校教育教
学工作计划落实到班级的第一负责人,微观上,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班主任综
合素质的高低、工作态度的积极与否在很在程度上决定了班级中每位学生素质的
高低,从有关数据和有关调查中可以显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其班级中培养
出来的学生合格率也高,这些学生日后成为了各业的领军人物,更有的成为国家
栋梁之材,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谓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相反,
那些综合素质差,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班主任,其班级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合格率也低,,没有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有的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媒体上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事实报到屡见不鲜,试问,这样的行为能在学生中产生什么
样的良好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培养和科学文化知识
的学习上有莫大的责任。

其地位是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是班级管理、学生教育
的第一人。

三、班主任的新作用班主任的特殊地位,使得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新
的重要作用:
1.班主任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骨干力量,对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
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起着保证作用。

学校教育工作的
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教育、
教学工作,组织各项活动等都是通过班级为单位实现的,而班主任正是班级的组
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因而学校的各项规定能自觉执行、各项任务能积极完成,都与班主任工作密切相关。

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
起着导师的引路作用。

由于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
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学生集体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都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良好的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班主任创造、辛勤培育的
结果。

同时,班主任是学生美好心灵的雕塑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学生
的成长需要班主任的培养和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
形成,主要靠班主任的启发诱导、熏陶和影响。

3.班主任在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上起着重
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发展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只有各种教育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这里既有班主任的教育培养,也有任课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作用,而要想使各方面力量方向一致、配合默契形成合力,就需要班主任在校内成为任课教师与学生和团队组织之
间的纽带。

四、班主任的新形象
1.师表楷模的新形象。

由于班主任是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对规范学生的言行、
举止及人生追求等都有着巨大的直接影响。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实质上也
是教师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新时期不断加强自身师
德修养,努力锤炼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自
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

2.科研型学者的新形象。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他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因此,新时期班主任不但要教好自己所担负的功课,而且还要协调好与其他
学科教师的关系;不仅应当成为一个有志于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工作的探索者,
也应当成为一个献身教育的学术型的教学专家。

3.务实型博爱者的新形象。

班主任的一颗爱心,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道路
上最重要的润滑剂和催生剂。

新时期班主任博爱者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具
体的日常生活琐事中,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求是务实的工作作风。

一是观察学生
要仔细。

班主任要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美好思想、行
为的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促使他们发展壮大;及时抓住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不
良的思想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

二是调查研究要细心。

调查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和规模,要讲求实效,通过家访,或找学生谈话,或与学科老师闲谈等多种途经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要在调查研究中处处留心,经过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要从细微处抓起,从小事做起,抓养成教育、常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集体纪律和学习风气,使班级形成一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