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物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89所开设物理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物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清华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工程物理系的物理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物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个研究方向:070200 物理学博士研究方向:01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清华大学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工程物理系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材料审查组对全部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阅,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名单,通知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材料审查流程:工程物理系各学科根据考生专业方向,组成至少3位评审专家对申请材料逐一审核,百分制打分,并取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遴选部分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原则上各学科入围综合考核的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比例不超过3:1。
各学科如分组审查材料,需对各组间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
综合考核形式及项目:综合考核由综合专业基础考试和综合面试组成。
笔试:《数学与物理》。
笔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100分,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水平。
面试:公开招考每位考生为30分钟,满分100分。
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研究潜力等,公开招考考生还将对研究经历进行着重考察。
综合考核时间:2018年9月下旬(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或3上旬(公开招考),具体日期以工程物理系的通知为准。
三、时间安排1.博士生申请在每年的8-9月和11月。
2.直博生(包括夏令营拟录取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及部分9月份招收普博生的院系8-9月申请,9月中下旬考试录取,见当年招生简章及目录、招生说明、直博直硕招生要求。
其他类别的考生11月份申请,来年3月份考试,见每年的对外招生目录(10月底上网)。
3.9月份考试由院系组织,持身份证参加考试,无需下载准考证。
3月份由学校组织考试,3月初网上下载准考证,以准考证上考试科目、时间、地点为准。
4.成绩公布约在考试后20天左右,用自己的ID号查询。
5.拟录取结果5月份向院系查询。
6.5月中下旬调档签协议。
7.6月底或7月初,档案审查无误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网研院普通招考博士生报名申请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11月30日。
其他院系报名申请时间为2018年8月24日-9月7日,综合考核时间为2018年9月中下旬,院系如在九月完成招生计划将不再组织后期招生,部分院系九月如未完成招生计划将组织十一月报名。
考试时间安排:综合考核时间:2018年9月下旬(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或3月上旬(公开招考),具体日期以工程物理系的通知为准。
四、申请材料1)清华大学2019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报名后打印);2)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原件;3)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4)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5)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选题报告全文及论文主要结果(应届生);发表的其他论文等;6)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它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等复印件;7)个人自述(含研究兴趣陈述,1500字以内);8)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5000字左右);9)其他能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
注:①若上述申请材料不全,将不予受理;②所交材料恕不退还;③若发现材料造假,或申请人有舞弊行为,将取消申请、综合考核及录取资格。
五、考博分数综合考核成绩(满分300)=综合笔试成绩(满分100)+综合面试成绩(满分100)×2。
六、导师介绍王喆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中微子物理,中微子宇宙学、天体物理、地球物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吸引力,正在成为人类探索世界和宇宙的一个新方向。
中微子在传播过程中味道会发生改变,性质会发生振荡,并且由于中微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极其微弱,它们可以几乎不受阻碍地逃离各类星体和并穿过星际间尘埃。
对中微子性质的研究和利用中微子进行的太阳物理,超新星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是高能物理实验领域的热点前沿。
学术成果代表性文章:1.PhysicsprospectsoftheJinpingneutrinoexperiment,ChinesePhysicsC41,023002,( 2017).2.Widefield-of-viewandhigh-efficiencylightconcentrator,NIMA885,114(2018).3.Designandanalysisofa1-tonprototypeoftheJinpingNeutrinoExperiment,NIMA855, 81(2017).4.GeoneutrinosatJinping:fluxpredictionandoscillationanalysis,Phys.Rev.D95,0 53001(2017).5.Discoverypotentialforsupernovarelicneutrinoswithslowliquidscintillatordet ectors,Phys.Lett.B769,255(2017).6.Determinationofthetotalabsorptionpeakinanelectromagneticcalorimeter,NIMA8 27,165(2016).7.SeparationofScintillationandCherenkovLightsinLinearAlkylBenzene,NIMA830,3 03(2016).8.EvolutionoftheReactorAntineutrinoFluxandSpectrumatDayaBay,Phys.Rev.Lett.1 18,251801(2017).9.Newmeasurementoftheta13vianeutroncaptureonhydrogenatDayaBay,Phys.Rev.D93, 072011(2016)10.SearchforheavyneutrinosinK+→mu+nu_Hdecays,Phys.Rev.D91,052001(2015).11.Aprecisecalculationofdelayedcoincidenceselectionefficiencyandaccidentalc oincidencerate,ChinesePhysicsC39,056102(2015).12.IndependentMeasurementofTheta13viaNeutronCaptureonHydrogenatDayaBay,Phys .Rev.D90,071101(2014)(Rapidcommunication).13.Spectralmeasurementofelectronantineutrinooscillationamplitudeandfrequenc yatDayaBay,Phys.Rev.Lett.,112,061801(2014).14.ImprovedmeasurementofelectronantineutrinodisappearanceatDayaBay,ChineseP hysicsC,37,1(2013).15.ObservationofElectron-AntineutrinoDisappearanceatDayaBay,Phys.Rev.Lett., 108,171803(2012).16.NewMeasurementoftheK+topinunubarBranchingRatio,Phys.Rev.Lett.,101,191802 (2008).17.StudyofthedecayK+topinunubarinthemomentumregion140<P_<199MeV/c,Phy.Rev.D 79,092004(2009).18.Firstobservationsofpsi(2S)andchi(cJ)(1P)decaystofour-bodyfinalstatesh+h-KSKS,Phys.Lett.B,630,21(2005).19.K_S重建及其寿命测量在BESII上的研究,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7,1(2003).奖励荣誉●2014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青年拔尖人才●2016BreakthroughPrizeinFundamentalPhysics(DayaBaycollaboration)●2017清华大学学生实验室建设指导奖朱相雷副教授研究领域高能核物理实验。
参加美国BNL/RHIC对撞机上的STAR实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LHC对撞机上的LHCb实验等大型国际合作实验项目,分析重离子碰撞实验数据,研究强相互作用相变和极端高温高密条件下的物质形态。
学术成果代表性学术论文:1.L.Adamczyketal.(STARCollaboration),BulkPropertiesoftheMediumProducedinRel ativisticHeavy-IonCollisionsfromtheBeamEnergyScanProgram,PhysicalReviewC96,0449 04(2017).2.L.Adamczyketal.(STARCollaboration),ProbingpartondynamicsofQCDmatterwithΩandφproduction,PhysicalReviewC96,044904(2016).3.L.Adamczyketal.(STARCollaboration),Observationofanenergy-dependentdiffere nceinellipticflowbetweenparticlesandanti-particlesinrelativisticheavyioncollisi ons,PhysicalReviewLetters110,142301(2013).4.G.Agakishievetal.(STARCollaboration),StrangenessEnhancementinCu+CuandAu+A u√sNN=200GeVCollisions,PhysicalReviewLetters108,072301(2012).5.X.Zhu,N.Xu,P.Zhuang,TheEffectofpartonicwindoncharmquarkcorrelationsinhigh -energynuclearcollisions,PhysicalReviewLetters100,152301(2008).6.X.Zhu,M.Bleicher,H.Stocker,EllipticflowanalysisatRHIC:Fluctuationsvsnon-f loweffects,PhysicalReviewC72,064911(2005).7.X.Zhu,P.Zhuang,N.Xu,J/psitransportinQGPandptdistributionatSPSandRHIC,Phys icsLettersB607,107(2005).奖励与荣誉●2015.02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0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07首届吴有训奖,清华大学物理系;●2004.09-2006.09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科学研究生院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