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60页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60页


返回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 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1907年,意大利 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 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 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 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返回
——
波 居 尼 空 间 中 连 续 的 未形 来体 主 义意 大 利
返回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 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
起轩然大波。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
众的面前”。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 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 了这一恰当也合适的名称。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 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Albert Marque)所作的一 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 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 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
返回
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
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
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
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
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
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
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
返回
毕加索 《格尔尼卡》 西班牙 ——立体主义 返回
——
毕 加 索 《 格 尔 尼 卡 》 西 立班 体牙 主 义
返回
毕 加 索
《 格 尔 尼 卡 》
——
立西
体班
主 义
牙 返回
毕 加 索
《 格 尔 尼 卡 》
西
立 体
班 牙


——
返回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 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 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 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 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 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 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 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 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返回
返回
蒙克 《卡尔•约翰大街的傍晚大街》 挪威 ——表现主义
返回
蒙克 《生命之舞》 挪威 ——表现主义
返回
在画面的前景上,坐着等距而对称地安排了四个人物, 左边一位身穿白底红花裙的少女站立在那里,红彤彤的脸 颊上露出无邪的表情,身旁一枝娇嫩的花正含苞待放,这 一切象征着少女的天真、纯洁与无暇。正中一对男女情侣 随着音乐起舞,少女身着明亮的红裙,象征着炽热的爱情 和燃烧的情欲。画面右边,一位身着黑衣的年老妇女双手 紧合地孤独地站着,她面容憔悴、满脸忧郁地看着中间的 那对舞伴,露出人生如梦、希望破灭、无限感叹的神情。 再后面是三对不同的跳舞者,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热 情拥抱,有的强凑着去吻亲吻女伴的脸。更远处海滩边, 一位白衣少女正看着这对起舞的人们。画面各样不同的姿 势表达了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态,加上深蓝色天色天空 上一轮入海的落日及倒影,更增强了画面神秘的气氛和象 征性的色彩。
返回
返回
——
蒙 德 里 安
《 红 、 黄 风、 格蓝 派三 (色 冷构 抽图 象》 ) 荷 兰

马 蒂 斯





野 兽
鱼 》
派法

——
返回
马 蒂 斯
《 含 羞 草 》
野 兽 派
法 国
——
返回
返回
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 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 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 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 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 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 “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 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返回
巴拉 《链条上的狗》 1912 ——未来主义
返回
勒伦拖 《圣瓦西里寺》 1913 ——未来主义
返回
(风格派)
返回
风格派: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 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 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 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 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 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风 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 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 神表现。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 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
马 蒂 斯




野 兽 派
和 谐 》 法

返回
马蒂斯 《舞蹈》 法国 ——野兽派
返回
《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 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 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 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 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 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 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 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 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野兽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抽象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返回
野兽派又称为野兽主义是自1898至 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 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 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 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 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 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 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 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 现主义倾向。
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
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
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
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
间的绘画特色。
返回
毕加索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西班牙 ——立体主义
返回
毕 加 索
《 吉 他 》
立 体 主
西 班 牙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