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内部控制

第八章内部控制

4)决策随意
1992年以680万元参股郑州中意鞋业公司,但始终未生产。后 又不经可行性论证,投巨资设40多个分公司。1998年,在财务 紧张的情况下,又以配股资金600百万兼并与主业无关的郑州化 工原料厂,仅三家公司合并就产生未确认的投资损失286 .97万。
5)人事管理不当
为刺激职工,以销售为指标,完成指标者封为副总,可以自 配小车。结果各网点不惜购销价倒挂,商品大量高进低出,留下 4亿多未收帐款至今未收回。但任职几年的分公司经理,却开上6
2、风险意识薄弱
1)盲目扩张
郑百文在上市时资产负债率已达68 .9%,1997年上至
87 .97%,1998年仍用配股的资金在全国建立了12家配售中心, 支出达2 .7亿。收入反而自1997年的70 .4亿下降到1998年的 33 .5亿,1999年资产负债率达到134 .18%, 2000年为 159 .14% 。此外,郑百文配股所蓦资金主要用于: 收购郑州 灯泡厂;兼并郑州市化工厂;组建电光源公司;组建安阳 郑州百文有限公司;组建风扇制作公司。
察活动提供框架,以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组 织结构包含了权力分配和决策程序。对任何 职能或部门负责的管理者必须对组织结构有 充分的了解。组织控制的缺陷常常会对整个 控制环境产生普遍影响。
17
(二)用人唯才的承诺 用人唯才的承诺是企业整体控制环境的 重要因素。企业应说明各种工作所需的才能 水平,并将其具体化为必须的知识及技能。 企业用人唯才的承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为适当的人才分配适当的工作,并在必要 时提供充分的培训。
18
(三)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积极且独立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是企 业控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环境在很 大程度上受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行为影响 。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向最高管理层 提出适当的问题,并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 细致的审查。通过制定高水准的政策和审查 整体业务行为,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对确 定“企业领导层的基调”承担最终责任。
2、1996年4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上市申请文件称: 1986年至1996年,销售收入增45倍,利润增长36倍; 1996年销售收入41亿,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
3、1997年,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在所有商业上 市公司中排第一。
3
(二)神话的破灭
1、1998年郑百文每股收益-2.54元(96年
每股收益为0 .37,净资产收益率15 .88%;
3、2000年4月其公告称“本公司1999年底总资产14亿,总 负债22 .28亿,每股收益-4 . 84元,每股净资产-6 . 58元(天健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资产负债率 高达159 .14%。 2000年8月,公司公告停牌重组。
如今其有效资产不足6亿,而亏损超过15亿。2001年3月5日
陆家豪:郑州大学副教授,民盟河南常委
李新阳:郑州投资合作基金公司副总
9
巴林银行倒闭案
1763年,弗朗西斯爵士在伦敦创建世界上第一家商业银行,由 于经营灵活,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在国际金融界获得巨大的成功。 从巴拿马运河的开掘,到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纳州 等所用资金均来自巴林银行。20世纪初,巴林银行还荣幸地得到一 个客户:英国皇室。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5个世袭爵位,这也是一个 世界纪录。1989年,里森到巴林银行工作,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 他到新加波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并聘总经理。里森来新加 波前巴林银行已有一个99905的错误帐号,1992年夏天总部要里森 重新另设一个“错误帐号”以记录较小的金额错误,里森要了一个 88888的帐号。同年7月,里森手下的一名交易员误将一笔本为卖出 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买进,损失了2万英镑,里森当天并没有向总部 汇报,而是将其记入了88888帐户。同年9月,里森的一位好友乔治 误将100份应卖出的的期货(800万英镑)买进,里森将损失作了同 样处理。为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决定铤而走险直接从事期货 交易。1993年7月,他曾将88888帐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
此外,郑百文还存在股金不实、上市公告书重大遗漏、年报
信息披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同时,还发现原郑 州会计师事务所为郑百文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
2001年9月27日,证监会决定对郑百文予以警告并罚款200 万元,对该公司董事长李福乾、总经理卢一德及乔鸿祥等10名董 事分别作出了罚款30、20、1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为该公司出 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龚淑敏、宋大力作出罚款30、20万并暂 停证券从业资格等行政处罚。
企业内部控制
1
一、为什么关注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2
“郑百文”的警示
(一)“郑百文”的光辉历史
郑百文原来是一个单纯的百货文化用品批发站(成 立于1986年)。
1、1988年12月,在全国同行业率先进行股份制改 造,发行社会公众优先股2万股(1992年12月增发法人 股3175 .8万股,公众股4649万股,1996年4月作为历 史遗留问题股上市),成为全国商业批发行业的龙头;
2002年8月,我国首例独立董事陆家豪告证监会案因过法定 起诉期限而被驳回(起诉日是4月22日,有效日为20天前)。
4、内控监督虚无
在经营过程中一直没有内审的声音。
郑百文的盛衰史为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公司上市并不意味
着万事大吉,若公司内部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上 市后迟早会出现问题。
郑百文1995年就开始设立独立董事。
19
(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高层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环境有着不可
忽视的影响,因此,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哲学 和经营风格是企业控制环境的一部分。管理 者及负责评估内部控制的其他人士应了解这 些因素,并在整个企业施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系统时考虑这些因素。
20
(五)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能够为规划、执行、控制和监
11
二、什么是内部控制:历史、发展、现在
1、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2、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结 构
与COSO报告
12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早期的内部控制概念在会计文献中范围较窄。 1、20世纪30、40年代,内部控制主要集中于会计 控制和行政控制,目的主要是通过减少盗窃和舞弊来保 护公司的资产。 2、后来,因为出现了对国外代表的不法付款、贪污 或类似的行为,所以焦点变为遵守法律和法规。 3、在80年代,焦点进一步拓展到了欺诈性财务报告。 4、现在,根据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审查延伸 致与完成各种企业目标有关的整个企业活动范围,及此 过程中固有的有关任务。
13
内部控制的四个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结果本身
内部控制受到组织内各层次人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制定出一 本制度手册或规章;
对管理层或董事会而言,内部控制提供的只是合理的保证, 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一个或几目标,但这些目标可 能会有重复和交叉。
控制的职责
2)帐目混乱
1998、1999连续两年被CPA拒绝出具审计意见。
3)造假帐
2001年,中国证监会查明,郑百文上市前采取虚提 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帐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 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
上市后三年采用虚提返利、费用挂帐、无依据冲减 成本及费用、费用跨期入帐等手法,累计虚增利润 8
停牌,上证所公告称郑百文12个月的宽限期从3月27日始,2001
年必须盈利,否则被终止上市。
4
(三)郑百文内控失败分析
1、控制环境失败
1)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完善
郑百文第一大股东郑州市国资局持股14.64%,前10 大股东持股仅26%,第一大股股东将股权划归与郑百文 经管(放弃监督权)。上市暮集的资金2亿多拆借,挪 用结果至今未还,1998年用配股的1亿元投资建设营销 网络。监事会,股东会没有一点异议。
余。但由于电脑系统问题的原因,里森后来的交易出现了亏损,亏 损最高时一天到达到170万英镑。1994年7月,里森损失5000万英 镑。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日经指数暴跌,2月里森的 损巴失林高银达行送8.6上亿了英绝镑路(。巴林银行的股份资金为4.7亿英镑),最终将10
小结
成长综合症
2)管理理念混乱
1998年公司年报也承认:重经营,轻管理;重商品 销售,轻战略经营;重资本经营,轻金融风险防范;重 网络硬件建设,轻网络软件完善;重人才引进,轻人员 监管和培训。
5
3)经营方针失误
郑百文拖欠银行债务90%以上在家电公司。1998年家电分 公司销售由上年的65 .71亿下降到24 .43亿。公司管理层曾四处 批发其“大转盘”理论:由河南省建行出面承兑,向四川长虹出 具银行承兑汇票(1997年,建行承兑总额突破50亿),郑百文 买断长虹的电视产品,并下游批发商赊销。郑百文认为,商业银 行的信誉、生产商的信誉和 销售商的信誉加在一起就是中国市 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这种工、贸、银 的结合模式,是“一石三鸟”。完全没有考虑风险,直至信用关 系解体,公司陷入困境。
达到其经营目标而采取的各项克服风险的活动得以有效 执行。
对管理人员来说,谈判、操纵、强迫、员工教育和强 化沟通的方法都能:
A.提高员工士气;
B.克服对变革的抵触;
C.保持对信息的控制 D.向上级和下级显示实力
c
一个大型企业正考虑实施重大组织变革,下哪些人员 将不对实施该变革承担责任
A.企业的员工
B.最高管理层
C.普通股东
c
D.外部顾问
15
第二节、coso内部控制内容的实践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察
16
1.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因素的根基。 控制环境包括如下要素:
(一)诚信和道德观 诚信和道德观是企业控制环境的重要因 素,一般通过企业的商业行为守则体现。如 果企业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商业行为守则,并 且该守则强调诚信和道德观,而且所有的利 益相关者遵循这一守则,那么,就意味着该 组织已拥有一流的道德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