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奥数到底有什么用
对目前绝大部分学奥数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那就是通过各种杯赛获奖得到一个上
重点中学试验班的机会,因为现在的升学制度决定了奥数已经成为升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实我们目前学的某些内容,比如抽屉原理等,可能以后在初中甚至高中的课本里我们都根本
不可能接触到的,但是我们学习的其实是一些思想方法,更具体的说,是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把小学奥数学好的同学,我相信学习中学的知识的时候,至少在理科方面,那绝对是游刃有余的。
二、怎样学好奥数
学奥数最佳的起步时间应该是三年级,这个时间启蒙教育特别重要,能不能尽快入门,
或者说“开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
五年级的时候最好就应该把六年级的内容学的差不
多了.
下面具体谈一下奥数的学习方法学奥数有诀窍吗?根据我学习奥数的经验,答案是没
有。
但如果非要我说一个的话,那就是“做题”。
那么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一是我该做哪些题呢?二是我该做多少,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说一下做哪些题,现在市面上的奥数书种类繁多。
我觉推荐《华罗庚学校数
学课本》,这本书内容不难,适合入门学习。
《华罗庚思维训练导引》是一本分类习
题集,每个专题15个题目,虽然有的题目偏难,但这本书选题都非常有代表性,值
得一做(做三星题目为主)。
除了专题训练外,大量的综合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数学ABC》《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详解》和刘京友编写的《题库》这3本书非常好。
通过做综合练习找出自己问题所在,再集中的有针对性的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达到差漏补缺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每次做完题,不会的或者做错的一定要弄明白为
止。
有的同学可能一天做好几套题目,做完了对对答案,每套错的都不多,自我感
觉也不错,做了半天也累了就把书扔下不管了。
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你
原先会的还是会,不会的那些呢?还是不会!
因此题目不在于你做了多少,关键是你遇到的每一道题目无论你当时是否会做,事后你是否都真正理解了,再遇到类似的题目还会不会做。
如果我真正能做到做一
套题就把里面所有的题目吃透,那么我学习的效果要比刚才提到的一天做好几套但
不注意总结的同学好的多。
其实你好好把题目总结一下花不了太多时间,而且对自己的帮助真的很大。
希望同学们也能做到这点,至少,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引起重视。
每天学习完或者做
完题,自己都问问自己,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的方法,我哪个题目思路上有问题以
后要注意的。
总结不光在笔头上,思想上也要经常总结,不能学了半天连自己学会
了什么还有哪些该掌握的没掌握都不清楚。
三角形的等积变形
我们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面积=底×高÷2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取决于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如果三
角形的底不变,高越大(小),三角形面积也就越大(小).同样若三角形的高不
变,底越大(小),三角形面积也就越大(小).这说明;当三角形的面积变化时,
它的底和高之中至少有一个要发生变化.但是,当三角形的底和高同时发生变化时,
三角形的面积不一定变化.比如当高变为原来
角形的面积变化与否取决于它的高和底的乘积,而不仅仅取决于高或底的变化.同
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三角形在面积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有无数多个不同的形状.本讲即研究面积相同的三角形的各种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便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我们还会常常用到以下结论:
①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②底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该底所对的角的顶点是同一个点或在与底平行
的直线上,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③若两个三角形的高(或底)相等,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或高)是另一个三
角形的几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另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几倍.
,它们所对的顶点同为A点,(也就是它们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
等.
同时也可以知道△ABC的面积是△ABD或△AEC面积的3倍.
例如在右图中,△ABC与△DBC的底相同(它们的底都是BC),它所对的两个
顶点A、D在与底BC平行的直线上,(也就是它们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的面积相等.
例如右图中,△ABC与△DBC的底相同(它们的底都是BC),△ABC的高是△DBC 高的2倍(D是AB中点,AB=2BD,有AH=2DE),则△ABC的面积是△DBC面积的2倍.
上述结论,是我们研究三角形等积变形的重要依据.
例1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方法2:如右图,先将BC二等分,分点D、连结AD,得到两个等积三角形,即
△ABD与△ADC等积.然后取AC、AB中点E、F,并连结DE、DF.以而得到四个等积
三角形,即△ADF、△BDF、△DCE、△ADE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