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荣县教育工作座谈会发言稿郝正鼎新镇学校技能的价随着人们对知识、教育是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创造幸
福生活越来越重教育对改变个人命运、值重要性认识的提升,随着民
主法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也更加强烈;要,和公
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老百姓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更加突出。
教育
发展的重点是继续贯彻落实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层面,“优坚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任务,纲要,的工作
方针,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化教
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优先
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我们办好教育奠定了强大的
政治基础。
四川省十三五教育规划关于义务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三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是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任务,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
突出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扩大普惠性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其二是巩固提高义务
教育水平。
幼儿园资源。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第三是推进教育均衡
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城乡教师交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
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精品文档
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逐步扩大寄宿制学校
规模。
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办好特殊教育。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大
力支持教育改革,基础教育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
回顾过去,荣县教育也取得可喜的成绩:高考质量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了新突破;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教育改革由试点到扩面,范围越来越大,德育综合改革正有力推进。
主要问题:一是学校结构布局与教育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广大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一些家长不惜代价让子女进城读书,导致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一些学校甚至出现资源闲置,城区学校“入学难”和“大班额”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教师队伍现状与教育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目前全县既存在着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也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骨干教师缺乏;一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与家长要求、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具体到我们学校教师总量基本达标,但是一些学科教师稍显不足,存在结构性不足;音乐美术教师,科学教师不足。
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最近几年调出、考调走骨干教师20多人。
影响质量的提升。
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学生活动受限,音乐室、微机室、阅读室等缺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操场面积不够,学生大课间活动只能间.
精品文档
隔开展。
发展建议:一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管理。
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从基础年级、基础学科抓起,要防止重视抓毕业年级、放松中低年级,重视抓高考和会考科目、轻视其它科
目的倾向,真正把基础打牢,把底子夯实。
防止出现重视城市,忽略乡镇学校的倾向,避免过度从乡镇学校考调教师,出台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长期服务乡镇学校。
二要注重目标管理。
有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水准。
要认真研究制定适合各类学校特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针对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科,制定合适的年度计划和学期目标,把教学成果、教育质量作为考核教师、考核学校的主要依据,把绩效考核适当与教学质量挂钩,根据各校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按照等级区分分发绩效人均总量,适当体现差距,充分调动学校和广大教师抓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继续做好注重精细化管理。
没有扎实细致的教学管理,就没有令人满意的教育质量。
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向细节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听课、组织教学观摩、开展各类竞赛,把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管理贯穿到提高教育质量的全过程。
四是整合教育资源,科学做好校点布局调整,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布局安排好教育现代化硬件建设,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应有总体规划,避免低端重复建设,用好有限的资源为教育服务。
为农村学校教师安心教书解决好住房问题,有了可居之所,学.
精品文档
校在事业上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才能留住教师。
五、营造办好教育的大环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办好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良好的社会环境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各部门要联动抓整治,在优化
教育环境上实现教育事业的提升。
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公安、工商、文体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大力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取缔黑网吧,打击非法经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隔代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做好留守儿童工作,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议县委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措施,通过镇村干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督促监护人做好离校后的安全、学习、活动等的管理,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016年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