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
们健康成长(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你建议张彤爸爸应用()维权。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侵权责任法》
C.《行政诉讼法》
D.《劳动法》
2.王晓蒙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没栓狗链的狗咬伤,吕惠娴建议她和家人依()向狗的主人索赔。
A.《劳动法》
B.《侵权责任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行政诉讼法》
3.年满()周岁才可以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
A.12
B.14
C.15
4.面对校园欺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忍一时风平浪静
B.大胆说不,告诉老师和父母
C.直接报警,运用法律手段使自己不受侵犯
5.我国于()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A.1999
B.2015
C.2006
D.1997
二.填空题(共8题,共30分)
1.家庭是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
子女在成年后,还有()扶助父母的义务。
2.()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的年龄节点,比如,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是()周岁,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是
()周岁。
宪法、民法、刑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的保护。
4.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和()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5.知晓法律,()法律,()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6.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7.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8.()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纪律和道德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
2.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相同的,都是18周岁。
()
3.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及时教育、矫治,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做法。
()
4.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
任。
()
5.好朋友吴某从美国归来,何某到机场接她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
6.见面时握手、拥抱的行为属于正常的身体接触。
()
四.连线题(共4题,共15分)
1.享受权力和年龄
关爱留守儿童年满18周岁
参加公务员考试年满6-7周岁
接受义务教育未满16周岁
2.请把下列法律与对应的情景连起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小学生杨某经常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罗某初中没毕业,家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贾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15周岁的江某参与贩毒时被警察抓住。
3.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
下面的应对措施是否正确?请连线。
4.将校园严重欺凌行为与其对应的刑法罪名连线。
辱骂、中伤结伙打架殴打要钱敲诈钱财
敲诈勒索罪侮辱罪聚众斗殴罪抢劫罪
五.辨析题(共2题,共19分)
1.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出理由。
(1)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父母要正在上六年级的女儿进城打工。
(2)国家有关部门查出并销毁淫秽光盘。
(3)学生违反班规校纪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4)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5)学生小王因为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6)为降低经营成本,一些酒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当服务员。
(7)某电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相貌姓名、年龄公诸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2.写出14周岁和16周岁在法律上的意义有哪些?
六.综合题(共2题,共19分)
1.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时光,但有时也有不和谐的欺凌事件。
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为此,各校积极开展了“防校园欺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1)你了解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表现?(至少写三个)
(2)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你将如何应对?(至少写三条)
2.赵可在放学路上被几个高年级同学住,强迫他把所有零花钱拿出来去购买零食,动作稍慢,就遭到辱骂。
事后还威胁他如果告诉家长或老师,就揍他一顿。
(1)这几个高年级同学的做法属于什么行为?他们实施了哪几类不良行为,如果严重还会构成什么罪行?
(2)故事中的赵可该怎么做,请给他提点建议?至少写三条。
(3)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A
4.A
5.B
二.填空题
1.社会;未成年人;法定监护;赡养
2.义务教育
3.12;18;全方位
4.管教;保护
5.学好;用好
6.身体隐私部位
7.18
8.家庭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2.如下:
3.如下:
4.如下:
五.辨析题
1.(1)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剥夺了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是,淫秽光盘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
(3)否,班主任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
(4)否,这些活动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5)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
小王父亲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小王。
(6)是,违反了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此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容易造成思想品德的扭曲。
(7)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相貌、姓名、年龄公开,违反了司法保护。
2.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法处的最低年龄。
16周岁: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六.综合题
1.(1)①打:打架、斗殴;②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③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④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⑤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等。
(2)①告诉家人;②向老师、学校报告;③向公安机关报案;④上学、放学与同学结伴而行;⑤向居委会求助;⑥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⑦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⑧大胆沉着勇敢地面对;⑨大声提醒对方,他们所作所为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⑩找机会逃跑,并大声呼喊求救等。
2.(1)这几个高年级同学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他们实施了威胁、辱骂、要钱这几类行为,如果严重会构成寻衅滋事罪、侮辱罪、抢劫罪。
(2)①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②找律师或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③及时报警,依法维护权利,惩治坏人。
(3)①由父母、学校管教;
②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
③由政府收容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