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气
A) 第一阶段:原生大气:氢、氦、氖等
B) 第二阶段:次生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氮、水汽、硫化氢和氨等
C) 第三阶段:现代大气:干洁大气(氮、氧、氩、二氧化碳等) 、水汽 气溶胶粒子
二、大气的组成
H2O紫外线H2↑+O2↑, 从此地球上有了极微量O2 并参与了生命的起源。
H2O+CO2 叶绿素 (CH2O)n+O2↑, 产生出更多的O2
clo+o
cl+o2
clo+o2,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大气
微量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对 太阳辐射吸收很少, 但却能强烈吸收地 面放射的长波辐射, 同时又向周围空气 和地面放射长波辐 射,所以有使地面 和空气增温的效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20km以上含量显著减小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大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大气。
含量占整个大气的99.97%。干洁空气的分子量是28.97
► 二氧化碳(CO2):
❖ 作用: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 CO2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而强烈吸收长波辐 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 生“温室效应”。
二、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大气
► 臭氧(O3):
❖ 作用:
✓ 太阳辐射中波长短于0.28微米的紫外线被臭氧全部吸 收,0.28-0.32微米的中波段部分吸收,长波段则完全不 吸收,保护地面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少量的 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
✓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
✓ 空间变化: 水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
主要分布在: 10~50㎞高度的 平流层大气中, 极大值在20~25 ㎞高度之间。
垂直: 55~60km,含量极少。 20~25km,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12~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 从10km向上,逐渐增加; 近地面,含量很少;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 年代变化: ✓ 1800年为260- 285ppm ✓ 1984年为345ppm ✓ 1998年为365ppm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大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大气。
含量占整个大气的99.97%。干洁空气的分子量是28.97
► 臭氧(O3):
❖ 时空变化: ✓ 时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气候系统的五大子系统:
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
本章主要讲述:大气圈概述
水圈、陆面、冰雪圈、生物圈部分(自学 )
第一章 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 第二节 大气的状态 第三节 大气的垂直结构 第四节 大气与农业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形成
一般认为,今天的地球大气是经过原生大气、次生大气 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人造的氟氯碳化物(CFCs)污染了大气,已经证实是臭氧洞
形成的主要原因。
紫外
CFCs Cl
带有自由基的ClO非常活泼,若与同样活泼的氧原子反应,
便生成氯原子和较安定的氧分子:
而这个被释放出来的氯又可以再和臭氧反应,因此氯一方面 能够不断的消耗臭氧,同时却又能在反应重生。据估计,一
个氯原子能使十万个臭氧分子反应消失。 Cl+o3
气候系统概念: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 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 统一的物理系统。太阳辐射是这个系统的能源。在太阳辐射 的作用下,气候系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这些过程 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尺度上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紧密地结合成一个 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气候系统。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1.干洁大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大气。
含量占整个大气的99.97%。干洁空气的分子量是28.97
► 氮气(N2):
❖ 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
❖ 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
❖ 特点——最多气体 ;生命体重要成分 ;不活跃气体 ;豆
高层大气(90km以上):氮、氧原子。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干洁大气大 气 的 组 Nhomakorabea水汽 成
大气气溶 胶粒子 固体、液 态的杂质
氮气 氧气 CO2 O3 稀有气体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特点:物质有三态
气态:水汽、氮气、氧气等。 液态:水滴、溶液滴。 固态:冰晶、悬浮的杂质。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大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大气。 含量占整个大气的99.97%。干洁空气的分子量是28.97
► 二氧化碳(CO2):
❖ 来源:
✓ 生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有机物质的燃烧和 分解、火山喷发作用等。
❖ 空间变化:
✓ 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 垂直:0~20km,含量最高;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大气
2000年9月南极臭氧洞
❖1995年臭氧空洞是77天; ❖1996年增加到80天; ❖1998年时间超过了100天;
►相当于3个澳大利亚 ►这种变化足以使皮肤癌的 病例大幅增加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一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大气
► 臭氧空洞的形成原因(O3):
(一)干洁大气
科植物养料. ❖ 自然条件下,氮气只能通过闪电雷暴作成形成,通过降水过程 被植物和土壤吸收利用。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1.干洁大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大气。
含量占整个大气的99.97%。干洁空气的分子量是28.97
► 氧(O2):
❖ 作用:
✓ 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 ✓ 积极参与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 ✓ 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O3的形成过程:O2 紫外线 O+O ,O2+O → O3 闪电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组成
低层大气(0-90km):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主要成分是氮、氧、氩、还有微量的惰性气体(氖、 氪氙及氦)等之间大致保持固定的比例,基本上不随时间、 空间变化,称为常定成分。
其它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随 时间、地点 而变,称为可变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