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贾汪区地质水文资料

徐州贾汪区地质水文资料

位置境域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北部35公里,地处苏鲁两省结合部。

地理坐标北纬34°17´~34°32´,东经117°17´~117°42´,东部与江苏省邳州市交界,南部、西部和西北部与江苏省铜山区接壤,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为邻。

地形地貌、地质灾害及土壤
地形地貌:贾汪区地处华北平原之鲁南南缘低山―丘陵与黄淮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低山丘陵,二是山前平原和冲积平原。

前者围绕贾汪煤田略呈环形展布,后者自北向南撒开呈簸箕状开阔平原,境内构成不规划的对称盆地地貌景观。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略向东南倾斜。

水文条件及水资源:贾汪区地下水和地面水资源丰富。

地下水为岩溶水和孔隙水,岩溶水为主要饮用地下水源,可采量为7977万方/年,主要分布在青山泉、汴塘、贾汪境内。

孔隙水可采量为10555万方/年。

地面水源主要为京杭大运河,作为全国南水北调东路通道,水量丰富、水源稳定。

不老河为本区较大河流,全长约30公里,河床宽160-300米,水深为0.7-3米,自西南向东北流入大运河,在常庄村、朱湾村设闸。

其主要支流为屯头河,主要接纳西北部的山水,在流入不老河处设有闸。

流入屯头河的东、中、西三条排洪大沟,对排泄北部山地洪水保证城区和煤矿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位于江庄镇的引龙河长约10公里,属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山东境内。

地质条件:贾汪区境内地层隶属“华北地层区―徐州蚌埠地层分区”。

区内各时代岩石层单元发育较齐全,地层的空间展开与区域性构造格局关系密切,断层与褶皱使岩层走向大多呈北东方向,并略向北西凸出显弧形分布。

区内以沉积岩广泛分布为特征,偶尔少见零星分布的基性次成岩小型侵入体,出露的最古老地层是寒武系,其次是奥陶系、碳系、二叠系、第三系,最新的是第四系,黄土冲积层。

本区域大地构造位于泰岭纬向构造带延北分支南侧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西侧之复合部。

贾汪北部有河口―韩庄―铁富沟,近东西向构造断裂,其东距我
国著名的深大断裂-郯庐断裂带约40公里。

区内总体构造格局是徐州复式背斜呈孤形展部的北东端构造线方向大多成北东方向。

境内主要有断层四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境内岩层的组成物质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的石灰岩,中间夹有少量的云母页岩、砂页岩等。

岩石两组节理广泛发育,且裂隙较宽,为雨水的下渗、岩洞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本区没有较大的诱发地震断层通过。

气候
贾汪区地处中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为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夏季节较长,春秋季节较短。

贾汪地处中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为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夏季节较长,春秋季节较短。

春季(3-5月)以冷、干、多风天气为主,降雨量少,春后回暖快。

夏季(6-8月)天气炎热多雨,易涝。

秋季(9-11月)凉爽短促,光照多,早秋多涝,晚秋多旱。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受冷空气影响,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66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