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品质发展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有幸参加了十月份的“国培计划”历史培训班,今天受万老师的委托,给大家谈谈我的收获。

在培训期间,我聆听了十多位省外的专家及学科带头人的讲座,感触颇深,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讲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专业品质发展。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各位老师: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教师角色:教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教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教师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教师可以当清洁工:因为整天扫地、擦玻璃;教师可以搞工艺美术:因为整天写黑板、布置教室;教师可以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教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常年的教学练出了高音。

教师的生活现状:满腔热血把师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罪。

急难险重必需到位,教书育人终日疲惫。

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

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

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学习不懂社会。

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 百姓还说我们受贿。

青春年华如此狼狈!教师的生活我个人认为基本上就是:忙、繁。

忙什么?不知道,瞎忙——盲目的在忙,忙的结果是什么?不清楚,茫然;繁重的工作,导致我们烦躁的心态,组成了我们平凡的一生。

忙、茫、盲;繁、烦、凡这六个字就概括了我们教师的现实生活。

繁重的工作,沉重的社会的压力以及茫然的人生导致了大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

有调查表明:教龄6—10年是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职称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而一般学校教师职业倦怠要低于重点学校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就更需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走向幸福的人生。

一、为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人生始于策划。

美国哈佛大学30年前曾对当时在校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没有目标的人有27%,目标模糊的人有60%,短期目标清晰的人有10%,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3%。

30年后追踪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只有第四类人,他们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最终成了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

可见,你花在做计划上的百分之十的时间,通常就能促成你整个成功所取得的百分之九十的价值。

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很重要。

规划的第一要素:就是确定目标。

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问题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是以职业为中心但又不仅仅限于职业层面,还包括所有人生角色:家庭——子女、配偶、父母;学校——学习者;生产者;社会——公民、消费者、休闲者、退休者问题二:什么是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

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自我认知、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

问题三:你了解教师职业生涯阶段吗?关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国外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相关的研究:格雷戈奇(1973)通过观察伊利诺伊州尔巴那市的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们的职业发展情况,描述了教师的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专业全能期。

后来,凯文瑞安以及弗洛拉和皮特森(1979)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他们提出了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职前期、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与成长期、职业挫折期、稳定与停滞期、职业消退期、离岗期。

国学者也有一些研究。

如教育学院的晶教授就将骨干教师的职业生涯划分为六个阶段:1、职业适应阶段(1—3年)——立住脚这个阶段是刚开始担任教师角色,专注于自己的课堂表现,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压力,教学管理能力差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困难,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不知如何处理等。

能不能在学校立住脚,这个时候解决自我与现实的冲突,适应学校的新环境与教学的要求,教学技能的发展及教学组织能力的发展就成为首要的任务。

2、能力构建阶段阶段(3—6年)—站住脚这个时候教师刚刚组建家庭,婚姻与事业往往会发生一些冲突,这个时候家庭的支持很重要,而随着越来越融入到班级当中,班级的一些现实状况可能导致困惑,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同行的经验指导。

3、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6—10年)——站好脚这个阶段的教师有了一个基本稳定的个人环境、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和自己工作相符的人生目标,能够获得更多的进修的机会,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成长徘徊阶段(8-15)——困惑、迷茫这一阶段的教师有很多压力,和孩子、配偶、老人有关的危机经常是产生压力的原因。

而越来越多的规则和规章增加了挫折感。

从而感觉困惑、迷茫5、教师“成名”阶段(12——20年)这一阶段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6、教师“成家”阶段(25年)这一阶段的教师在自己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问题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目标性与系统性原则由于现代社会结构与教育结构日益复杂化,需要教师职业具备多种职能与功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遵循目标性和系统性原则是必然的。

教师职业生涯的目标明确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借助各种信息了解自身的能力与不足,评估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从而确定职业发展的起点,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多元化目标有机结合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目标系统,职业存在状态的不同使得教师对其职业的涵义与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也使得教师有不同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行为选择,最终导致教师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2、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职业发展活动,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主宰自己的职业生涯。

教师应积极参加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关的职业发展活动,将职业发展活动与学科教学容联系起来,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不同需要结合起来,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

3、动态性与可调性原则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不同的教改背景下,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动态变化的,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动态性与可调性贯穿始终。

教师的主体性终身学习,就是将自身作为发展的对象,其发展过程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实时的监控与动态的调节机制对保证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与职业活动的绩效是必需的。

4、多元化与多主体评价原则对教师职业活动的成果评价是复杂和不确定的。

在教学方面,要准确衡量教师在“学生质量的改进或提高”上的成果几乎不可能;科研成果虽然相对具体,但由于科研过程难以控制且科研成果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所以也不好衡量。

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职业活动存在着来自教师自身的部评价与来自社会的外部评价,对二者的匹配程度的解释和理解直接影响到教师以后的职业活动。

5、职业角色认同原则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环境本身是一种压力情境,而且教师的职业活动成果最终体现为学生的活动结果,由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常常会导致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在成就感与肯定感、挫折感与无效感交替出现的状况下,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积极的整合与认同是避免角色混乱、角色冲突与角色超载的前提,这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问题五:你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做好规划了吗?二、如何制定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1、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

【引子1】一匹马和一头驴子话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

他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

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使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

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

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想都不敢想。

”“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

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可见,目标不同,结果是多么的不同啊!【引子2】心理学实验1960年,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博士在美国加州一所学校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声称,他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找出最优秀的人,并能发现那些将来会出人头地的人。

他先从教师中选出几个人,然后又从全校的班级中选出几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他对选出的老师说:“我从全校的老师中选出你们几位,因为你们是最优秀的老师。

这几个班级的学生也是最聪明最有可能有所成就的学生,他们将由你们来教。

我相信,最优秀的老师和最聪明的学生的组合,将会产生非凡的教学结果,我的仪器不会出错。

”一年过去了,当罗森塔尔博士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他发现那些老师个个表现优异,而他们所教的班级也成为整个学校的明星班级。

罗森塔尔再次召集这些老师开会,他对老师们透露说:“实际上,我并没有那样一种预测未来的仪器。

那些学生都是最普通的学生,我只是随机抽取了几个班级。

”老师们对此一阵诧异。

罗森塔尔博士接着说:“实际上,各位老师也并不是我挑选的最优秀的老师,而是我随手抽调出来的。

你们是些普通的老师,教的是普通的学生,但是你们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

各位老师一定知道原因在哪里。

”一位老师说:“是的,博士。

我知道,当我们被告知是最优秀的时候,我们就努力做最优秀的。

我们的学生是聪明的、与众不同的。

他们犯错误时,我们也一样有耐心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是聪明人,他们只是无意中出了错。

我们从来不打击批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做到最好。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不普通的,于是我们就不再普通。

”人人都可以不普通的。

如果你在心里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你就会按照最优秀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你就一定能成功。

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你才能在行动上充分地展现自己。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2、充分认识自己发展状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首先要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是什么,自己面临哪些机遇,又面临者哪些威胁。

对自己的知识状况、成长经历、能力水平、人格特点、个性兴趣等有客观充分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