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容量和升(第一课时)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一页。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复备栏
复备栏
课件出示商品(色拉油5升、牛奶1升、饮料2.5升等)。
提问: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升、L。
追问: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特点?
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以用“L”表示。(让学生用笔划出并读一读。)
(三)感知1升的多少。
谈话:实际上,里面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体验容量的含义。
1.出示提纲,小组探究
(1)看看两个茶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
(2)你知道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
(3)你知道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
2.班级汇报,交流演示
(1)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
提问: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学生汇报结果。
指出:左边这个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
(2)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观察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
(3)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出: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二)感受容量单位升。
师: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容量单位“升”呢?
出示正方体的容器,用直尺示范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
提问: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引导:我们把这个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倒入量杯看看。
出示1升的量杯,边说边演示(注意指导学生看量杯的刻度)。
四、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1.做“试一试”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简要的说明估计的过程。
2.做“练一练”第1题。
以猜容量多少的游戏进行:(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1,让学生猜测,然后再出示第二、第三张图片,让学生表达思考己搜集的其他数据。
五、全课小结,回顾反思
这节课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筋,与同伴合作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谁来谈谈你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感知1升是多少。
教学难点:
建立容量单位“升”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量杯、水壶、大小不一的玻璃杯、内空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出示课题)同学们,“升”这个字你能组词吗?(升旗、上升、升起)出示一个玻璃杯,缓慢的倒入带颜色的水,让学生观察水慢慢上升的过程。揭示“升”常作为表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的多少的计量单位。“毫”是什么意思呢?能组词吗?(毫表示微小的意思)
课题:认识容量和升主备人:
序号: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上第1-2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