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薄壳山核桃其它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薄壳山核桃其它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a)冬季刮皮并清园;
b)利用成虫趋光性,在4月中下旬成虫活动时,使用杀虫灯诱杀;
c)在产卵期及幼虫群集期,人工摘除虫叶,消杀虫卵和幼虫;
d)在4~6月幼虫期,喷洒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
美国白蛾
又称秋幕毛虫、网幕毛虫,幼虫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枝叶。严重时只留叶脉,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c)9月初对要出圃的苗木喷洒(或涂刷)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多菌灵。
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呈灰褐色,近圆形,严重时病斑连接,引起早期落叶。
病菌6月起借风雨从叶片侵入,7~9月进入发病盛期。
雨水多、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流行。
a)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
b)发芽前全园喷洒石硫合剂;萌芽后展叶前喷波尔多液;5~6月,全株喷一次多菌灵。
黄刺蛾
俗称洋辣子。幼虫危害叶片,叶片上出现孔洞、缺刻,严重时仅留叶柄及主脉。
1年2代。6月下旬~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期,8月中旬~9月中旬为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a)减少虫源。冬季人工铲除越冬茧;剪除幼龄幼虫聚集的叶片;
b)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杀虫灯诱杀;
c)化学防治。6月下旬、8月中旬幼虫危害期,向叶面喷洒灭幼脲3号、氯氰菊酯防治幼虫。
防治方法可参照星天牛防治。
桑天牛
成虫啃食枝条表皮、叶片和嫩芽。幼虫在枝干内蛀食,被害枝干上有一排排粪孔,地面可见粪屑,严重者致枝干或整株枯死。
2~3年发生1代,6月中旬起成虫出现,7月上旬雨后最多。卵主要产在直径2厘米以上的枝条上。
防治方法可参照星天牛防治。
咖啡木蠹蛾
幼虫以蛀食方式危害苗木、幼树、成年树1~3年生枝条,造成被害枝、叶片黄化,枝条枯死或折断。受害幼树和苗木可蛀到主干甚至根部,引起风折甚至全株枯死。
附 录
薄壳山核桃其它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枝干溃疡病
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手压病斑有褐色液体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
病害主要发生在新定植的幼树。树势衰弱时,该病易发生。
a)选择抗病、无病苗栽植;
b)降低栽植密度,合理修剪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云斑天牛
成虫啃食嫩枝和叶片,造成枝条衰弱或风折。幼虫蛀食树干,树干上及树下可见粪屑排出,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整株干枯死亡。
2年1代,成虫4月中旬羽化,5月为盛期,白天栖息在树干和大枝上。有趋光性,受惊时坠地。产卵于2米以下的树干内。初孵幼虫蛀食韧皮部,使受害处变黑、树皮胀裂、流出树液,并向外排木屑和虫粪。
警根瘤蚜
幼蚜危害后叶片异常生长,形成瘿状中空囊,即虫瘿,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及光合作用,导致树势衰弱,严重的可使叶枝枯死。
4月上旬起幼蚜开始爬上树危害。一年中春天产生虫瘿数量最多,虫瘿最大,造成的危害也最重。一般2~3年生的薄壳山核桃上发生最为严重。
a)3月下旬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废柴油、废机油、面粉1:40:60:100调制成油膏,在树干上涂成3~5厘米宽的环带,阻杀向上爬行的幼蚜;
1年3代。因第一代虫龄较为整齐,是美国白蛾最佳防治期。成虫有趋光性。
a)加强植物检疫;
b)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杀虫灯诱杀;
c)利用1~3龄幼虫群集的特性,5月起,人工剪除网幕后集中烧毁;
d)5月下旬~6月上旬,采用烟雾机喷洒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苦参碱等药剂防治第一代3~4龄幼虫;
e)在成虫发生期,挂设性诱捕器进行诱杀。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内越冬。5月下旬~6月中旬成虫羽化,有趋光性。
a)7~9月间经常逐株巡查,发现枝条枯死及时剪除烧毁;
b)利用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上、中旬幼虫孵化期,使用氰戊菊酯、啶虫脒等喷洒叶片,连用1~2次,间隔7~10天。
b)4月上、中旬用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等喷布全株;
c)冬季用石硫合剂清园。
核桃扁叶甲
成虫、幼虫均危害叶片,将叶片吃成网状。老熟幼虫尾端粘附在叶背。
1年1代,4月中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取食嫩叶。幼虫孵化后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虫龄增大后分散危害,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尾端粘附在叶背,脱皮化蛹。5~6月是成虫和幼虫同时危害的盛期;连续2~3年危害严重会引起全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