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律制度

第九章 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律制度


(3)协议管辖原则 协议管辖则是指法律允许当事人根据 “意思自治原则”,以协议的方式将其争 端交由某国法院审理。 (4)专属管辖原则 专属管辖是指一国规定特定范围的案 件由本国法院享有独占性管辖权,不承认 其他任何法院受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二)通过选择法院的条款避免平行诉讼 避免平行诉讼的方法之一就是由争议 双方订立选择法院的约定。 (三)通过国际公约解决平行诉讼的问题 通过双边司法互助协定或有关的多边 国际公约也可以避免管辖权的冲突和平行 诉讼问题。
三、仲裁程序 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 则》为例,对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予 以说明。 1、仲裁申请 仲裁程序开始于有关当事人的申请。 申请是指争端发生后,当事人一方根据仲 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书面请求的程 序。
2、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由一人或者三人组成。一般情况下,当事 人应从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名册中选择仲裁员;若 当事人约定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之外选定仲 裁员的,当事人选定的或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协议 指定的人士经仲裁委员会主任依法确认后方可担 任仲裁员。 仲裁庭由一人组成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 或者委托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庭由三人组成,则 由当事人各各推选一人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 定一人为仲裁员,首席仲裁员由双方共同选定或 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三)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 有效的仲裁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不仅是仲裁机构对有关争端取得排他性管 辖权的依据,同时也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 行生效仲裁裁决的依据。 (四)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仲裁协议具有独立性,如果合同中包 含有仲裁条款,合同的无效、被撤销或者 终止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我国《仲裁 法》第19条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 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 仲裁协议的效力。”
二、国际商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英美法一般采用对抗式的程序,即由 当事人向法官提出他们各自对事实问题和 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法官在听取他们各 自的意见后从中做出选择。如果当事人均 未提出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法官也不 对该事实问题进行提问。 大陆法在诉讼中一般采用审问式的程 序,在此项程序中,法官则自始至终控制 着程序的进行。大陆法中的取证问题也为 主审法官严格控制。
(六)无拘束力仲裁(Non-binding Arbitration) 无拘束力仲裁是将争端交给公正中立 的仲裁员或者仲裁庭,由其提供解决争议的 顾问意见或者作出无拘束力的仲裁裁决, 是最为常用的准司法性的争端解决方式之 一。
三、ADR的法律特征 (一)ADR具有非强制性 1、当事人在ADR选择中享有高度的意思 自治。 2、当事人对ADR程序能够实施有效的控 制。 3、ADR的争端解决方案不具法律拘束力。
二、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一)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概念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国际商事仲裁得以 发生的根本依据,它是指双方当事人合意 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国 际商事争端交付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
(二)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表现方式和主要内容 1、表现方式 仲裁协议既可以表现为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 可以表现为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争端提交仲裁的 仲裁协议书,还可以是任何其他包含当事人提交 仲裁意思的书面文件,如电报、电传、信函、传 真、电子邮件等。 2、主要内容 一个有效的仲裁协议通常需要载明当事人同意 将争端提交仲裁的意思、提交仲裁的事项、仲裁 机构、仲裁地、仲裁适用法律等内容。
第八章 国际经济贸易争议解决
第一节 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种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二节 选择性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节 各国调整外国投资关系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国际民商事诉讼 第五节 国际商事仲裁 第六节 国家与他国国经济贸易争议的种类和解决争议 的方法
一、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种类 1、不同国家国民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争议 2、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争议 3、国家与本国或者外国国民之间的国际经 济贸易争议
3、仲裁审理 仲裁的审理方式一般包括开庭审理和书面 审理两种。 4、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仲裁当事人提交的 争议事项进行审理后作出的结论性意见。 仲裁裁决的类型通常包括最终裁决、部分 裁决和中间裁决三种。
四、仲裁裁决及其承认与执行 (一)仲裁裁决的效力 多数国家法律赋予仲裁裁决终局效力, 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但 是如果出现特定事由,应当事人申请,法 院有权对裁决进行司法审查。 (二)仲裁裁决的撤销及其承认与执行 1、仲裁裁决所依据的仲裁协议无效; 2、仲裁程序不当; 3、仲裁庭越权; 4、仲裁庭的组成与当事人约定或应当适 用的法律不符。
(二)ADR具有多样性 ADR争端解决程序被认为是一个程序群, 也就是一个由多种争端解决程序组成的程 序组,这些程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 结合使用,甚至可以辅助于传统的司法程 序和仲裁程序,这就为当事人解决争端提 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三)ADR具有灵活性与高效性 在国际经济争端解决中,当事人往往分 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传统及 法律体系,因而希望采用灵活性的争端解 决方式,ADR程序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事人 的要求。 (四)ADR具有非正式性 ADR程序没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可供 遵守的规则较少,当事人权力义务并不明 确,因而显得缺乏正式性。
二、解决不同国家国民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 争议的一般方法 (一)司法方法 司法解决方式是指国际经济争端的主体 将其争端提交法院,通过诉讼进行解决的 争端解决方式。 (二)仲裁 仲裁是指根据争议双方于事前或事后所 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交付给第三 方,由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对 争议双方都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非司法 程序。
(三)选择性解决方式(ADR) 国际经济争端的选择性解决方式 (ADR)是指除司法诉讼方式和有约束力 的仲裁方式以外的一系列解决国际经济争 端的方式。
第二节 选择性解决争议的方法 一、选择性解决争议的方法的概念 ADR是英文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缩 写,其中文含义为选择性争端解决方式(亦称为 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 一种观点认为ADR是诉讼制度以外的解决纠 纷的机制或程序的总称,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 在解决纠纷时无需经过法定机构或正式的法律程 序,而是就有关争议的事项进行自我协商或协调 解决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ADR泛指除诉讼和仲裁以外 的其他争端解决方式。
五、我国法院对涉外案件的处理 在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问题上,我国 《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外国法院 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 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 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 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 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 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 行。”
(五)争端审查委员会(Dispute Review Board) 争端审查委员会(DRB)常用于国际工 程承包争端的解决之中。其具体运作方式 是:在工程开始时,由有关当事方选择一 定数量的与各方均无利害关系的法律专家 或工程师组成争端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 负责讨论工程设计、监督工程进程,并对 当事人各方无法协商解决的争端提出建议。
2、常设机构仲裁 (1)国际商会仲裁院(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Court of Arbitration,ICC) (2)伦敦国际仲裁院(London Court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LCIA) (3)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Arbitration Institute of the 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SCC) (4)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CIETAC)
(二)调解(mediation) 调解是指争端发生后,各当事方在第三 方的积极参与和帮助下,通过谈判协商、 互谅互让,以期解决争端。 (三)模拟法庭(mini-trial) 模拟法庭是一种由争端双方的高层管理 人员在中立的第三方主持下解决争端的方 式。
(四)早期中立评估(Early Neutral Evaluation) 早期中立评估是一种非正式的争端解 决程序,在发生争端的初期,由当事方或 者其律师就案件情况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 交双方共同选择的评估专家。评估专家将 就各当事方的责任、每一方的主张是否成 立、可能的诉讼结果等作出公正的评估, 并给出无法律拘束力的争端解决建议。
第四节 国际商事仲裁 一、国际商事仲裁概述 (一)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 活动中,当事人双方依事先或事后达成的 仲裁协议,将有关争端提交给某临时仲裁 庭或常设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具有 约束力的仲裁裁决的制度。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种类 1、临时仲裁 从组织形式来看,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可 以分为临时仲裁庭和常设仲裁机构。提交 临时仲裁庭进行的仲裁称为临时仲裁。
(二)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主要条件 1、作出判决的国家必须对案件具有适当 的管辖权 。 2、外国法院的判决必须是已经确定的判 决。 3、外国法院判决不得与被请求国公共秩 序相违背。 4、判决必须是经适当程序依法取得的、 本国法院未就同一事项作出判决等通常也 是被请求国审查是否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 的条件之一。
第三节 国际民商事诉讼 一、法院对国际商事争议案件的管辖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是指一国法院或具 有审判权的其他司法机关受理、审判具有 国际因素或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案件的权限。
(一)法院管辖权的确定与平行诉讼 1、法院管辖权的确定方法 (1)属人管辖原则 属人管辖是指一国法院基于当事人的 国籍对案件行使管辖权。 (2)地域管辖原则 属地管辖也称为领土管辖,是指一国 法院以一定的地域作为连接因素,而对特 定案件行使管辖。通常可以作为连接因素 的地域包括争端当事人的住所地、居所地、 注册成立地、财产所在地、争端发生地等 等。
二、ADR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协商(negotiation)和逐级协商(step negotiation) 协商是指由争端当事方各自派出被授权 解决争端的代表,由代表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友好磋商,解决争端的方式。 逐级协商则是指在当事方派出的低级别 的谈判代表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由其 直接上级主管之间继续协商,如仍然不能 取得一致,则由更高一级的主管参与协商, 依次进行,直至最终解决争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