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教版七年级下光的反射和折射科学试卷
一、单选题 1.(2014·丽水)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
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成的像是实像 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2.(2014·深圳)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B. 透过装水的矿泉水瓶看到放大的文字 C. 通过湖面反光可以看到树的倒影 D. 太阳光透过叶子会在地面有一个圆形的光斑 3.(2014·嘉兴)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镜中的像变大 B.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4.(2013·宁波)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
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 pa、pb、pc、pd B. pd、pc、pb、pa C. pc、pd、pa、pb D. pb、pa、pd、pc 5.光射到下列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的是 ( ) A. 粗糙的木板 B. 平面镜 C. 墙上挂的画 D. 以上三项均可 6.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她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 A2;②作入射
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 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 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 河面上古镇的倒影 B. 水杯中“折断”的笔
C. 阳光下树的影子 D. 平面镜中小狗的像 8.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快看,鱼在云里游呢。”她看到的“云”和“鱼”实际上( ) A. 云是像,鱼是实物 B.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云和鱼都是实像 D. 云和鱼都是虚像 9.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 光从水中斜射人空气中,折射角大
于入射角 C.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和光的反射
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等于30° B. 折射角等于50° C. NN'是界面 D. MM’的右边是玻璃 11.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 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 虚像既可以由光的反射形成也可以由光的折射形成 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或缩小的,也可以是与
物体等大的
12.如图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米 D.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3.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A. 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 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 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 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1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图乙中,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 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16.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S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如图所示,光路正确规范的是
( )
A. B. C. D. 17.甲、乙、丙三名士兵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
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 A. 甲、乙均未瞄准鱼 B. 乙、丙均未瞄准鱼 C. 甲、丙均未瞄准鱼 D. 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 1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
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9.(2013·衢州)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 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20.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凿壁借光 D. 月亮在水中形成“倒影” 二、填空题 2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
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当光电屏上的光斑由S1移到S2时,液面________ (选填“上升”或“下降”).
22.(2014·义乌) (1)某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以0.5米/秒的速度垂直镜面向平面镜运动6秒后,像与镜面距离为________ 米。 (2)他通过另一平面镜看到A物体(如图),请在图示光线上标出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
23.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1.6m,当小明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
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小明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的石英钟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是________. 24.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
________(填角度)、折射角________(填角度)、MN的右方是________物质。
2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 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
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________而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若没有大气层,则,日出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或“推迟”), 日落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或“推迟”),白天时间将变________(填“短”或 “长”)。
26.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光线是
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27.上联“树影横江,鱼戏枝头鸦宿浪”;下联“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此对联妙趣横生,意境深远,
包含着丰富的光学知识。 (1)上联中的树影、鱼、枝头、鸦,属于虚像的有________; (2)下联中的“山色倒海”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 28.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
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________;属于实像的是________ 29.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
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 取考生相关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 30.小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②取两盏完全相同的灯A和灯8,点亮玻璃板前的
灯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灯B,使它与灯A在玻璃扳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灯A和灯8的位置;⑧多次改变灯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灯A和灯8到玻璃板的距离。在此实验中:
(1)如何判断所成的像为实像还是虚像________。 (2)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灯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厘米,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厘米。 (3)用灯泡替代蜡烛完成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3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探究: (1)华华家是做玻璃切割安装生意的,华华上午在学校刚学过平面镜成像规律,中午回家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体会物距、像距关系及物像方位关系(如图),他将软尺拉直铺在地面上,将镜子架在尺上,举起右手并做鬼脸,沿尺靠镜两步,再横行两步.
①镜子最好选用________(填“透明玻璃”或“不透光水银镜”). ②镜面最好与地面成________(填“45°”“60°”或“90°”). ③华华朝着镜子走两步,再横行两步(平行镜面),则横行过程中人像间距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