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夯实
1.如图所示,落山的太阳看上去正好在地平线上,但实际上太阳已处于地平线以下,观察者的视觉误差大小取决于当地大气的状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
答案:B
解析:太阳光线进入大气层发生折射,使传播方向改变,而使人感觉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
2.在水中的潜水员斜看岸边的物体时,看到的物体()
A.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
B.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
C.跟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A项正确。
3.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sinθ1
sinθ2
=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 .根据sin θ1
sin θ2=n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 .根据n =c
v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 .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答案:CD
解析: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表明介质的光学特性的物理量,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
由于真空中光速是个定值,故n 与v 成反比正确,这也说明折射率与光在该介质中的光速是有联系的,由v =λf ,当f 一定时,v 正比于λ。
n 与v 成反比,故折射率与波长λ也成反比。
4.(2012·大连质检)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入射角为45°,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光在两介质的界面上通常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所以A 错误;由反射定律和反射角为45°,根据折射定律n =sin θ1
sin θ2得θ1>θ2,
故B 错误;C 正确,D 错误。
5.
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MN为平面镜。
(1)用作图法画出通过P 点的反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2)确定其成像的观察范围。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平面镜成像问题的题目,主要考查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方法是先确定像点的位置,然后再画符合要求的光线以及与之对应的入射光线。
(1)先确定S对应的像S′,连接PS′与MN交于Q点,Q点即是过P点的反射点。
连接SQ即得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甲所示。
(2)由对称性确定S′后,过S′连接MN两端点的边界光线S′M 和S′N,此区域即为像点S′的观察范围,如图乙所示。
6.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1.73×108m/s,要使光由这种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90°夹角,求入射角。
答案:30°
解析:依题意作光路图如图所示,则折射角θ2=90°-θ1,其中,θ1为入射角。
这种介质的折射率n =c v =3×108
1.73×108=3,由折射定律
知n =sin θ2
sin θ1
,即n sin θ1=cos θ1,故入射角为30°。
7.为从军事工事内部观察到外面的目标,在工事壁上开一长方形孔。
设工事壁厚d =34.64cm ,孔的宽度L =20cm ,孔内嵌入折射率n =3的玻璃砖如图所示,试问:
(1)嵌入玻璃砖后,工事内部人员观察到外界的视野的最大张角为多少?
(2)要想使外界180°范围内景物全被观察到,应嵌入多大折射率的玻璃砖?
答案:(1)120° (2)2
解析:当人眼处于底端呈对角线向外看时,视野最大,光路如图所示,又d =34.64cm ,L =20cm ,则
tan β=
2034.64=1
3
,所以β=30° (1)折射定律sin αsin β=3,所以α=60°,
所以视野最大张角为120°
(2)要使视野的张角为180°,即α′=90°,由折射定律得sin90°sin β=
n ,所以n =2
能力提升
1.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 、b 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 、b 的折射率分别为n a 和n b ,a 、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则( )
A .n a >n b
B .n a <n b
C .v a >v b
D .v a <v b
答案:AD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n =sin i sin r 和n =c
v 可判A 、D 正确。
2.把用相同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 的正方体a 和半径亦为d 的半球体b ,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
从正上方分别观察a 、b 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面的观察记录中正确的是( )
A .a 中的字比b 中的字高
B .b 中的字比a 中的字高
C .一样高
D .a 中的字较没有玻璃时的高,b 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的一样 答案:AD
解析:如图所示,放在b 中的字反射的光线经半球体向外传播时,传播方向不变,故人看到字的位置是字的真实位置。
而放在a 中的字经折射,人看到的位置比真实位置要高.
3.
(2010·河北衡水中学高二检测)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
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如图所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μm 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3,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应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答案:D 解析:
作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α,则θ=2α,n =sin θsin α=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n 2=32
,α=30° 所以,θ=60°。
故选项D 正确。
4.河中有条小鱼,某时刻小鱼的实际深度为H ,一人从水面正上方往水中看,他感觉到的小鱼的深度为多大?(设水的折射率为n 。
)
答案:H n
解析:如图所示,设小鱼在S 处,从鱼反射出的光线SO 垂直水面射出,光线SO 1与SO 间的夹角很小。
因一般人的瞳孔的线度为2~
3mm ,θ1、θ2为一组对应的折射角和入射角,可知θ1、θ2均很小。
由数学知识知:
sin θ1≈tan θ1=OO 1h ,sin θ2≈tan θ2=OO 1
H
由折射定律得:n =sin θ1sin θ2=OO 1/h OO 1/H =H h ,得h =H
n
即他感觉到的小鱼的深度为实际深度的1
n
,即变浅。
5.一个圆柱形筒,直径为12cm ,高16cm ,人眼在筒侧上方某处观察,所见筒侧的深度为9cm 。
当筒中盛满液体时,则人眼又恰能看到筒侧的最低点,求:
(1)此液体的折射率; (2)光在此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1)4
3
(2)2.25×108m/s
解析:先画出一圆柱形筒,筒高为H =16cm ,直径d =12cm 。
人眼在A 处,筒侧底部“最低点”为B ,筒内无液体时,人眼能见深度h =9cm 。
筒内盛满液体时,人眼看到B 点。
根据光的折射画出光路如图所示。
(1)sin θ1=d d 2
+h 2
sin θ2=
d d 2
+H
2
此液体的折射率n =sin θ1
sin θ2
=
d 2+H 2d 2+h 2=4
3
(2)光在此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c
n
=2.25×108m/s
6.(2012·寿光模拟)下图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
照片中,水立方运动馆的景象呈现在半径r =11cm 的圆形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l =10cm 。
若已知水的折射率n =4
3,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
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h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2.1m
解析:设照片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R ,运动员的实际长为L ,由折射定律n sin α=sin90°
由几何关系sin α=R
R 2+h 2
,R r =L
l 得h =n 2
-1·L
l
r
取L =2.2m ,解得h =2.1m(1.6~2.6m 都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