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分析和备考策略探讨在实行综合科考试以后的理综试卷中,化学试题的数量明显减少,但对学科骨干知识的考查又不能减弱,因此通过利用选择题题型来扩充知识容量,增加知识覆盖面的考查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高考中选择题分值比重为42%,且主要是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以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故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很多考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想高考化学分数不很差,必须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
因此,高三第二轮复习时,有必要加强对这种题型的分析及专项训练。
一、题型特点及考纲分析1、选择题的特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题型之一,侧重于“双基”的考查。
一般其题设条件与备选答案往往经过命题者深思熟虑的加工和别具匠心的改造,以其多变的形式设置陷阱。
再加之各个选项又可以从不同知识范围立意,这样又增加了对考生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这种题型对学生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所以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2、选择题的考查功能①使试卷有较大的知识点覆盖面,知识容量较大,有较广泛的发散性。
②保留某些类型的常见题,调控总难度,其中少量的“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
③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
总之,这类题可衡量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来解答问题,对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发展潜力、培养能力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考纲分析《考试大纲》中将高中化学各部分知识内容,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其中有关了解层次的考点大约有69个,而选择题主要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因此这些有关了解层次的考点大都是选择题的主要出题内容,必须引起备考师生重视。
二、高考化学选择题分析1、化学选择题考点、模块与能力层次要求表一:2010年湖南高考化学选择题表二:2009年全国新课标(辽宁、宁夏)高考化学选择题2、试题特点①试题考查面广,试题以必考的三个模块(必修1、必修2、选修四)(但10年T9涉及选修五)知识为载体,覆盖高中化学知识的方方面面。
②重点、核心知识(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等)仍考查热点。
③仍有一半左右的传统题型。
例:10年T7、T8、T9 、T10等。
④新考点高频出现(往往与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识点有关,如能量变化∆H、电化学(新型电池)、各类平衡常数等,而且这些考点往往以图像、图形、数据表格等形式呈现)⑤个别试题有相对的综合程度,例:10年T7(既有核素、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又有混合醇燃烧的有关计算),T12(既有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又有电化学知识,还有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比较),T13(本是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但加上一个评价)等。
⑥计算型选择题在解题策略上更富于巧思妙解,常貌似计算,实不用算或只需简单计算。
三、2011年高考化学选择题趋势预测1、考查趋势分析:①形式方面——选择题的题数和分值不会改变。
②知识方面——突出基础,仍以考试大纲了解知识为主。
③能力方面----减少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获取过程的分析,增加考查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要求。
同时降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
④情境方面----减少单一的试题情景;丰富和多样化试题的情景要素。
2、考查热点预测今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将继续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及常数、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基础、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重要的课本实验以及实验基本知识(如物质的分离、提纯、鉴别、保存、制备等)、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和能源、环境、科学(如诺贝尔化学奖)、技术、社会相关的热点问题、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及反应热计算等。
依将是考查热点。
(个人观点:应迎来“基础实验”和多年没考的N A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考查)四、复习策略与解题指导1、复习策略在短时间内要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的,但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确是可以的。
当然这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要努力搞好学科内综合,把握好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处理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复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针对选择题的备考冲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①进行化学选择题的专项定时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效率,但要把握好选择题的选择原则:A.选择“典型题”或学科的主干知识为主的试题。
参照历年高考选择题的常考内容、命题方式和考查方式选择。
B.通过分析研究学生平时考试的解题,选题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易错点有的放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纠错。
C.抓住高考热点选题②进行理综选择题的定时训练。
理化生是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有必要专项训练进行磨合,控制选择题解题时间,提高效率。
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三下午利用一节课(40分钟)做理化生选择题专项训练。
③进行教学双向反思。
A.对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反思。
B.对所用解题方法的反思。
C.对解题规律的反思。
D对解题失误的反思。
④讲评习题时加强变式训练,突出能力要求。
如改变题干条件、一题多变,继续拓展延伸,深化思维层次。
当然,要能有所收获,需要老师的匠心,学生的用心,二者相得益彰,方能事半功倍。
2、解选择题的基本思路①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②掌握“错误原理”:在选择题中涉及的“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很普遍,解答这类试题要掌握“错误原理”,即: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达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但与题干要求无关。
分析这类题,“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③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采取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选择题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剔除个别选项。
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3、常考选择题题型研究在对近年高考选择题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有几种类型选择题几乎年年都要考到,已成高考中保留题型,而且这些类型的题目在考查目的、考查范围、命题方式、命题素材、难易程度等方面都有一些规律。
因此,帮助学生熟悉这些经典题型,并把可能用到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理清、摸透,对提高他们的选择题得分率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这些保留题型主要包括:(1)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例: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HCOO-+H+=HCOOH (常识问题)B.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S2-+2H2O ≒ H2S+2OH-(常识问题)C.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2++SO42-= BaSO4↓(反应原理)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应:Ca2++OH-+HCO3-=CaCO3↓+H2O(配平问题)题型的基本规律:①范围:都是最基础的反应;且都是课本上出现过的方程式。
②主要涉及溶解性、强弱电解质、符号正确与否等常识性问题;电荷数、原子数等跟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配平问题;③跟反应原理相关的问题:参加反应离子是否相符;相对用量跟产物种类;产物是否正确。
练习方法:把各种错误类型的例子列出,请学生修改后总结归纳,然后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照进行练习。
(2)离子大量共存判断题例: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 B.NH4+、Mg2+、SO42-、Cl-C.Na+、K+、HCO3-、Cl- D.K+、Na+、AlO2-、NO3-题型的基本特征:①这类题是保留题型;②涉及的都是中学化学课中的出现过的常见离子;③题干中常设置多项筛选条件。
常考到溶解性表、氧化还原反应等,特别是题干给定条件,例:PH、由水电离出的C H+等。
练习方法:把各种不能大量共存情况列出,请学生修改后总结归纳不共存的原因,然后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照进行练习。
(3)关于N A的判断题例:N 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单质分子式)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分子式)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气体体积、氮气分子式)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 (相对分子质量、原子序数)题型的基本规律:①近几年全国卷中这类试题出现机率下降;②主要是状态判断、分子式、浓度、摩尔质量、化合价、电离常见问题③“常温常压、标准状况”等有时是必要条件,有时会成为干扰条件④根据新教材必考知识部分,题目要求一般不会涉及到晶体内部结构等比较复杂的化学问题,练习方法:选4~5道已考试题重新组合进行练习。
(4)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应用题例: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一样,六价铬的毒性最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可用来鉴别司机是否酒后驾驶B.污水中铬一般以Cr3+存在,与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可被还原为六价铬C.人体内六价铬超标,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D.1mol Cr2O72-得到6mol电子时,还原产物是Cr3+题型的基本特征:①这类题是保留题型,但近几年全国卷中单独出现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机率下降,都是结合生活或电化学等下一起考查。
②经常涉及氧化剂、还原剂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化合价、得失电子数计算,相关反应能否进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判断的逆过程)等判断。
③题干中常设置多项筛选条件。
常考到溶解性表、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热等。
练习方法:选4~5道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是其它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让学生练习。
重新组合、或变换题干进行练习。
(5)物质结构与化学用语判断题例: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醛基的电子式:B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钾离子结构示意图:D .2—甲基一1一丙醇的结构简式: 题型的基本特征: ①这类题是保留题型,②经常涉及原子结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电子式等知识。
③这类题大量的涉及识记、辩认知识等。
直接法、筛选法是最常用的解题方法。
练习方法:选4~5道近几年高考试题重新组合、或变换题干进行练习。
(6)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考查题:例: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洋蓟素最多可与11mol H 2反应B .不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D .1mol 洋蓟素最多可与5mol NaOH 反应 题型的基本特征: ①这类题是保留题型,②经常涉及各种官能团性质的知识,特别是与NaOH 反应,加H 2的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