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案

第3课《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案

第3课《大家动手做条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和感受中国龙文化的丰富内涵。

培养学生对龙形象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材料特点进行立体造型创造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插接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的能力。

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基本结构及设计方法,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制作工艺龙。

教学重点:
研究龙的造型与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工艺龙。

帮助学生作、感受和了解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感受龙的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龙头的造型及整条龙的气势和精神风貌的表现。

在合作学习中注意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器材。

可拆装的龙造型一至两件。

多种制作材料。

学生准备: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查找有关龙的文化渊源和形象资料,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准备一些以龙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带到课堂,以备分析之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放音乐《龙的传人》)视频舞龙场景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看大屏幕。

感受画面给我们带来的气氛。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气氛是什么样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民俗活动呢?
在喜庆的节日当中,我们中国人经常用舞龙、赛龙舟、挂龙灯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欢乐的心情,从中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奋发欢腾的气氛。

学生: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看到了舞龙的场面。

——气氛热烈,欢快,使人振奋。

——赛龙舟、挂龙灯等。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家动手做条龙》
老师讲解: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龙的造型应用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生活中有关龙的形象。

并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龙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做一个展示。

希望在介绍时注意突出龙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

学生展示自备的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和实物(图片、故事、歌曲、传说……)向师生介绍龙的造型特点和精神风貌。

二、探究新知
这节课我们就从龙的情节,龙的欣赏,赏,动手做条龙这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了解.
龙的情节包括中国各个时期的龙,龙的种类,龙生九子.
龙的欣赏包括远古时代的龙,绘画,雕塑,及民间美术中的龙造型.
(演示课件)
教师:中国龙的形象非常威武。

它那腾飞舞动的姿态,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我们炎黄子孙更把自己看作是龙的传人。

我们制作、创造一条中国龙,尤其要表现龙的精神风采。

看课件,听讲,和老师互动。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丰富多彩的龙形象.欣赏中国不同艺术中的龙造型。

了解龙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首先研究龙的造型。

(系列设问引发研究):
老师利用课件讲解龙身上各部分的出处。

龙的造型整体上是长长的、弯弯的,因此,它可以腾跃、盘转,变化千姿百态,在它的身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风采和精神。

龙造型的突出特质在于:虚拟传神、写意象征、装饰美化。

下面就用虚拟、写意的方法制作一条工艺龙。

如果我们今天用纸杯来做一条立体的龙,你能把它各部分的特征展现出来吗?你能用最简单的插接方法快速做出来吗?
探究纸杯龙的制作方法。

教师:结合课件先让学生看,探究,再现场讲解插接方法。

龙头的制作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关键。

(老师演示)
龙头是由两只杯子底对底插在一起做成的。

两只杯子用起来不一样,一个切掉了杯底,一个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插接在一起。

在龙头上剪出两个宽一些的开口,将刚刚剪下的杯底插上,刚好是龙的眼睛。

龙角是大约三分之一的杯身,在杯口处剪成锯齿状,在龙头部分剪出两个开口插上。

龙嘴:杯口的卷边刚好是龙须,再在两边剪出开口,上下剪出龙的牙齿,最前面的两个向上卷,做成鼻子,把这些结构都插在一起,龙头就做好了。

请两名同学到讲台用纸杯现场演示切口和插接龙身,龙腿和龙尾的方法。

龙的身体的插接方法(引导学生探讨)。

龙腿的插接方法(启发学生自我探究)。

龙尾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强调龙的支撑点和龙的精神的体现。

学生思考
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大屏幕,学习制作方法。

观察龙头的制作方法。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大屏幕,学习制作方法。

——在杯底剪刻出一条弧线,将另一支杯子的杯口插在里面。

连续插接形成龙的身体。

——在杯身上剪一弧形开口,将另一纸杯的杯口插上。

上面的杯子和下面的杯子出现一个约90度的角度,上面的是龙身,下面的是龙腿。

——把杯口剪成锯齿状表现龙尾。

教师:在制作中,巧妙的利用材料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利用的废旧纸杯,是截圆锥体或圆筒状材料,每个单位体积的大小形状都差不多,在制作中可以采用剪刻、粘贴、插接等办法,同学们手里的其它材料需要用什么办法制作呢?希望同学们根据龙的造型特点和材料本身的特性,去积极探究、创造巧妙的构成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手中材料的特性,结合龙的形象特点,研究各自的制作方法。

创造新形象的方法:课件演示
学生作品,以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龙的造型及动态,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其方法。

三、布置作业,巡视指导
分小组完成创造工艺龙的艺术实践,各组用自己的材料做出1-2条工艺龙,注意以下的问题:
1、我们做一条什么样的龙?是行龙还是盘龙?
2、用什么方法做这条龙?是用插接的方法还是用其它的方法?
3、怎样做出这样一条龙?具体分工:谁做龙头?谁做龙身?谁做龙尾?
4、装饰要恰当,不可过于繁杂,破坏了龙的整体造型。

龙做完以后,各个小组将本组做出的龙展示给大家。

各组做一个比赛,看哪组做得更有创意,哪组做得更有精神,更漂亮。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用什么方法体现设计意图,共同设计一个满意的造型。

分工合作,制作龙的造型。

(每个小组做出一、两条工艺龙)巡回辅导,随时发现较普遍性的问题,指导解决,帮助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请制作完成的小组展示、讲解本组的龙造型。

五、课堂小结
每当逢年过节、喜庆迎亲,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国各地都有舞龙的民俗,抒发民族的豪情。

龙,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渗透了整整8000年,龙给予华夏民族的不仅仅是形象的本身,而是一种激昂向上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文明。

正因为这样龙的艺术形象在我们心中长存不朽。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