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国税收行业专题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税收行业专题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税收行业专题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中国税收负担情况分析 (5)一、中央政府税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二、中国企业生产税负高于主要经济体 (7)第二节中美日税制对比 (9)一、中国:商品劳务税的半壁江山 (9)二、美国:绝对主导地位的所得税 (15)三、日本:商品税和所得税的并重 (18)四、结论:企业导向税制造成生产的高税负 (20)第三节行业税负比较分析 (21)一、行业间税负差距悬殊 (21)二、石油行业:增值税和资源税齐头并进 (22)三、批发零售:高额进口税加速海外消费 (27)四、房产:受制税负去库存维艰 (33)五、汽车:不含关税裸价约等于国外价 (37)第四节地区税负差异情况 (40)一、经济发展与税收负担的弱相关性 (40)二、发达地区征税行业各有亮点 (42)三、四大省市税负超 19% (44)四、蒙藏豫为最低税负省市 (49)第五节供给侧改革的税改预期 (50)图表目录图表1: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表明中国税负低于大多数G20地区国家 (5)图表2: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平分中国税收收入 (6)图表3: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中央税收收入/GDP偏低,但增速较快 (6)图表4:中国生产税占GDP比重基本维持14%-16% (7)图表5:中国生产税占GDP比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8)图表6:中国各税种的税目及税率表 (9)图表7:商品和劳务税增长迅速 (11)图表8:流转税超过总税额半数 (11)图表9:商品和劳务税增值税为主 (13)图表10:印花税和契税此消彼长 (13)图表11:资源税类土地增值税为主 (14)图表12:特定税类三大主力税种 (14)图表13:所得税基本保持高速增长 (15)图表14:美国税种的税目税率概况 (16)图表15:美国所得税比重超过70% (17)图表16:1995-2014年所得税变化图 (17)图表17: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美元) (17)图表18:美国公司所得税税率表(美元) (18)图表19:日本税种的税目税率概况 (18)图表20:日本税制三足鼎立 (19)图表21:消费税在2007年后比重增长迅速 (19)图表22:中美日的税类分布差异大 (21)图表23:三国同税种的税率差别大 (21)图表24:2012年各行业生产净税负率差别显著 (22)图表25:石油行业亏损率超过30% (22)图表26:石油行业利润率低于1.6% (23)图表27:石油工业所缴纳的税收种类繁多 (24)图表28:我国原油进口需求大 (24)图表29:成品油价格近年来多次下调 (25)图表30:成品油消费税税率 (25)图表31:各类成品油消费量逐年增加 (26)图表32:2016年全球油价下跌20% (27)图表33:2015年社会消费零售额逐步企稳 (28)图表34: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走低 (28)图表35:化妆品进口比重大 (29)图表36:高昂关税也带动境外免税店发展 (30)图表37:主要货物批发零售环节税收 (30)图表38: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面积创新高 (31)图表39:一线城市物流仓储租金连年攀升 (31)图表40:网上零售业务高速增长 (32)图表41:“双十一”成交额屡创新高 (33)图表42:国房景气程度创20年历史低位 (33)图表43:市场去库存仍有压力 (34)图表44:房屋住宅价格有所回暖 (34)图表45: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可购买不足3平米 (35)图表46:房地产开发各环节税收示意图 (36)图表47:中高端车型国内外售价差距明显(已折算成人民币,单位:万元) (37)图表48:汽车及零部件进口金额超900亿美元 (38)图表49:汽车购置征收税费示意图 (39)图表50:1.6升以下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70%左右 (39)图表51:2014年各省市GDP及生产税情况一览表 (41)图表52:发达地区优势行业对税收贡献大 (43)图表53:2013年江苏房地产销售火爆 (43)图表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山东仅次于广东 (44)图表55:云南省约生产全国卷烟的15% (45)图表56:烟草制品业贡献云南工业增加值的38%左右 (45)图表57:上海海关进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 (46)图表58:上海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 (47)图表59:陕西省煤炭产量全国第三 (48)图表60:陕西省原油产量全国第二 (48)图表61:供给侧改革的税改政策汇总 (50)第一节中国税收负担情况分析我们常有中国税收负担大这样的直观感受,《福布斯》“全球 2005税务负担指数”中更是将中国内地列为仅次于法国的全球第二大税收负担地区,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

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税负或许并没有这么高。

那么,中国的税收负担到底有多高呢?一、中央政府税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的数据排名(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全国税收收入/GDP), 2011 年全球有数据的 150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以 10.39%的水平居于第131 位,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税收负担,仅为排名第一的立陶宛税负率的1/4。

全球平均税负水平为 13.72%,高于中国的税负率 3 个多点。

从 20 国集团的范围内来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也是处于相对低位的。

2011 年,英国税负率达到 25.76%,超过其他经济体;南非、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税负均超过 20%。

图表1: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表明中国税负低于大多数G20地区国家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为什么会出现实际感受与统计数据明显的背离呢?这主要是因为世界银行的统计仅仅将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计算在内,而同样占据重要地位的地方税收并没有同步反映出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中约 45%的税收收入来自地方政府,如果将地方税收考虑在内,中国税负水平远超过数据表现,甚至超过全球过半的国家和地区。

图表2: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平分中国税收收入数据来源: wind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然而和美国、加拿大、欧盟等税负逐步降低的趋势相比,中国税收收入占 GDP 的比重逐年增长, 2005-2011 年平均增速为 3.18%。

和同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体比较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南非增速-0.27%,俄罗斯增速-1.23%,巴西增速-1.64%。

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不超过十年中国的税负率就可以赶超巴西和俄罗斯。

图表3: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中央税收收入/GDP偏低,但增速较快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二、中国企业生产税负高于主要经济体GDP 计算方法之一收入法,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进行计算,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扣除生产补贴,以下简称生产税)、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

其中生产税包括了企业劳动生产中需要缴纳的各类直接、间接类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房产税、资源税等,但将企业所得税作为营业盈余的一部分而排除在外。

生产税净额与 GDP 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需要承担的税收负担多少。

2003 年起,我国生产税所占 GDP 比重基本维持在14%-16%的范围内,年均增幅0.94%。

也就是说,生产税的增长速度略超于 GDP 的增速。

从生产税绝对值来看,年平均增速达到 16.76%,其中在 2004、2007 和2011 年增速超过 20%,近年来上升趋势逐步放缓。

图表4:中国生产税占GDP比重基本维持14%-16%数据来源: wind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税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2014 年,中国生产税比例为 15.64%,比瑞士 2.6%的水平高出 13 个百分点,和日本 8.41%、美国 6.6%也存在较大差距。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出需要支付更多的税金,在原料价格、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能够用于后期生产发展或股东分红的部分有限。

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是不利的,在行业内部同全球其他国家的竞争也是缺乏优势的。

图表5:中国生产税占GDP比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数据来源: wind 欧盟统计局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第二节中美日税制对比一、中国:商品劳务税的半壁江山按征税对象,我国税收主要可分为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税和特定税五大类。

2001-2014 年,我国总体征税数额以17.28%的幅度年增长, 14 年间实现了七倍多的增长。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在内的商品和劳务税类在总量上保持超半数的绝对地位,增速与总税额基本持平。

2014 年我国整体税收收入为 11.98 万亿元,商品和劳务税 6.35 万亿元,所得税 3.20 万亿元,财产税、资源税和特定税分别为 0.86 亿元、 0.70 亿元和 0.88 亿元。

图表6:中国各税种的税目及税率表税类税种税目一般税率税收比重中央/地方征收商品和劳务税增值税销售或者进口货物,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17%25.75%中央消费税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车、摩托车、高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7.43%中央特定目的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5%-7% 3.04% 地方车辆购置税购置车辆10% 2.41% 中央耕地占用税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业建设5-50 元/平方米 1.72% 地方船舶吨税进入境内港口的船舶 1.5-31.8 元/净吨0.04% 地方烟叶税烟叶收购20%0.12% 地方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表7:商品和劳务税增长迅速资料来源: wind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表8:流转税超过总税额半数资料来源: wind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各大类税种分别来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商品和劳务税类占有全国税收的一半以上,其中尤以国内增值税为主,比重达到50%左右。

2001 年,进口税和出口退税收小于支,到2014 年已实现收支平衡并不断扩大正向收入。

营业税占 25%左右, 2011年“营改增”实施以来尚未造成营业税额的显著下滑;财产和行为税类中主要以印花税和契税为主。

其中印花税政策逐步调整,对部分对象实行免征印花税政策,印花税比重有所降低。

与此同时契税快速增长,比例不断加重,同时带动房产税的增加,这主要都是有赖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土地房屋转让行为的日益频繁;资源税类三大税种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速为 41.89%,直接反映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逐步深入。

原油、天然气、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为税目的资源税约占 20%,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相关土地使用占到 30%左右,与房地产市场极富相关性的土地增值税在2014 年达到 56%;在特定税类中,前三大税种分别为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和耕地占用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