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本章结构二、考纲要求1.建设项目程序和进度管理1.1 熟悉建设项目全过程各种阶段划分方式,投资决策阶段的程序、主要工作、规定条件和许可管理要求,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特点、审批程序、条件和审批资料的要求,企业投资项目的类型、核准和备案的程序、条件及资料要求。
1.2 了解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程序。
1.3熟悉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和建设监理制度的运用。
1.4熟悉建设项目建造阶段的程序、主要工作、规定条件和许可管理要求。
1.5熟悉建筑业专业分类、工程设计、施工和咨询单位资质和市场准入管理,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管理,依据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选择符合相应资格的企业和从业人员。
2.建设项目进度管理2.1 熟悉建设项目各阶段进度计划的类型、特点及编制依据、方法。
2.2了解建设项目各阶段进度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措施。
3.建设项目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3.1了解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管理环节和方法。
3.2熟悉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审查和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内容、程序和方法。
3.3了解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条件及标准,建设项目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4.建设项目造价管理4.1了解建设项目投资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构成,计价依据和方法,以及在建设项目决策、实施和竣工阶段的表现形式。
4.2熟悉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环节、程序和方法。
5.建设项目风险管理5.1了解建设项目风险的分类与特征,风险的分析应对,以及风险管理程序。
5.2熟悉建设项目风险转移方式和工程保险的种类、适用及承保范围,依据不同项目类型和条件选择工程保险。
6.建设项目合同管理6.1熟悉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类型、适用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特点选择适用的合同类型及合同履行担保方式。
6.2掌握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和其他咨询服务合同的要点及示范文本的应用。
6.3熟悉FIDIC主要标准示范合同的类型、特点、适用范围。
6.4熟悉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内容、方法、措施和程序以及合同纠纷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三、知识讲解1.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因素、模式及应用1.1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与阶段划分(1)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六阶段及五阶段划分表达方式(了解)六阶段划分:1)立项决策阶段。
2)设计准备阶段。
3)设计阶段。
4)施工阶段。
5)动用前准备阶段。
6) 质量保修责任阶段.五阶段划分就是把上面的4)施工阶段与5)动用前准备阶段合并成施工阶段。
(2)四阶段及三阶段划分表达方式1)四阶段划分:项目策划决策阶段;工程设计与计划阶段;施工阶段;质量保修阶段。
2)三阶段划分:项目前期;项目建造期;项目后期。
例题1单选题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三阶段划分中的项目建造期涵盖了六阶段划分中的( )等阶段。
【2012年考题】A.项目决策B.设计准备C.设计D.施工E.动用前准备答案:CDE1.2工程建设项目参与方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了解)(1)工程建设项目参与方工程建设项目的参与方是在项目内部参与活动的项目利益相关方,一般包括:1)业主。
2)管理咨询方。
3)设计方。
4)施工方。
(2)项目的其他利益相关方除了上述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参与利益相关方外,还存在着项目外部的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与项目有关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受到项目影响的社区及公众等,这些利益相关方并不直接参与项目建设,甚至也不从项目获取直接利益,但均受到项目的影响,与项目存在利害关系,并由此支持或反对项目的进行。
(3)各类利益相关方的项目诉求(自己了解)1.3工程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介入项目的周期(熟悉)1)业主的介入。
业主对项目的介入是全过程的。
2)管理咨询方的介入。
业主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就委托管理咨询方介入项目管理,承担项目方案设计与可行性研究或更早前的管理工作,并延续至项目的竣工及保修责任期,管理咨询方所承担的管理被国际工程管理界称为“项目全过程管理”;业主在项目的工程设计与编制预控计划阶段才委托管理咨询方介入项目管理,并延续至项目的竣工及保修责任期,管理咨询方所承担的管理被国际工程管理界称为“建造全过程管理”;如业主在施工图设计完全完成后才委托管理咨询方介入管理,并自然延续到项目竣工及保修责任期,则管理咨询方承担的就只是施工期管理。
例题1单选题管理咨询方根据业主委托方式选择介入工程建设项目的时机。
“建造全过程管理”是指理咨询方在()阶段即介入项目管理。
【2011年考题】A.项目建议书B.设计与计划C.施工D.可行性研究答案:B3)设计方的介入。
了解4)施工方的介入。
了解1.4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重点掌握)2009、2010、2011、2012年考过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法有线性顺序法和快速路径法。
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管理模式有:(1)传统管理模式(DBB):特点:①业主只进行一次施工招标并与一个施工单位签订合同。
其它想参与的施工与供货单位与该施工单位进行签订合同,成为施工单位的分包商。
②该模式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线性顺序法,所以具有该方法固有的缺陷,即耗时较长。
③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协调已作为一种专业独立出来,由专业公司承担。
④国外使用该模式时,一定程度上运用了快速路径法,缩短了项目建造期。
⑤该模式工作界面清晰,特别适用于项目各个阶段需要严格逐步审批的情况。
(2)建造管理模式(CM)特点:①技术基础是快速路径法,将全部工程按专业分割为若干子项工程,并对有关子项工程采取依次性发包。
②业主直接就每个分项工程与专业承包商签订平行的承包合同,即不设施工总承包商。
③CM经理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的管理。
④在施工阶段CM经理负责工程施工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取代了传统模式下施工总承包商的部分管理职能。
现场监理工作也由CM经理承担。
⑤业主与设计、施工等签订合同,是承包合同关系;业主与CM经理、建筑师是咨询合同关系;业主任命的CM经理与施工、设计等是业务上的协调关系。
⑥CM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缩短工程从设计到竣工的周期。
⑦CM模式下,对经理的管理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⑧国外,CM取代DBB,一方面建造管理工作的承担人由施工总承包转移为业主聘用的CM经理。
部分管理风险也由施工总承包转移到了业主自身。
例题1.单选题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建造管理模式(CM)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2年考题】A.建造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是快速路径法B.建造管理公司与设计单位之间是合同关系C.建造管理公司承担以保证最大工程费用为基数的经济责任D.建造管理模式类似于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制模式答案:A例题2.单选题建造管理模式(CM)的技术基础是(). 【2009年考题】A.自上而下估计法B.关键路径法C.线性顺序法D.快速路径法答案:D例题3.多选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施方法有()。
A.线性顺序法B.网络图法C.快速路径法D.线性回归法E.矩阵法答案:AC(3)管理承包模式(MC)MC模式与CM在具体管理操作上具有广泛的共同点,但在管理体系上又与其存在以下不同:A.MC模式下的核心参与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CM经理,而是管理承包商。
B.项目管理的风险承担关系由业主转移给管理承包商,承包商与供货商均直接与MC(管理承包商)签约,而不是与业主签约。
C.一般来讲,业主均要求管理承包商提出保证最大工程费用,作为管理承包商的承包基数,投资一单超支则由MC承担,如有结余则与业主分成。
D.一般来讲MC是有很高质量信誉的咨询公司,所以业主将不再委托其他工程质量监督人。
例题1.单选题在管理承包模式(MC)中,业主要求管理承包商提出保证最大工程费用。
关于实际工程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考题】A.超支部分由管理承包商承担,结余部分归业主所有B.超支部分由业主承担,结余部分归管理承包商所有C.超支部分由管理承包商承担,结余部分由管理承包商与业主分成D.超支部分由业主承担,结余部分由管理承包商与业主分成答案:C(4)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主要特点:①减少了设计与施工方在合同上的工作界面,从而解除了承包商因招标图纸出现错误进行索赔的权力,同时排除了承包商在进度管理上与业主及咨询公司可能产生的纠纷,(注:增大了承包商的风险和责任)因而在包干总费用及总工期上非常确定。
EPC合同通常应为总包干合同。
②业主一般以包括生产工艺设计在内的方案设计图纸招标,在选定设计采购建造总承包商时,将其投标时所做方案设计优化的水平及扩大初步设计的优劣作为主要评估因素,这样可利用投标人的资源进行设计的优化,从而大大降低总的工程造价。
③由于工程设计方就是施工方,所以可以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更多先进可行的施工技术与标准建筑材料,从而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④EPC模式在运用方面受到较大的专业与行业局限,一般多限于大型工业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采用。
例题 1.单选题工程建设项目采用EPC承包方式时,EPC总承包商一般应在( )完成后介入项目。
【2010年考题】A.技术设计B.方案设计C.初步设计D.施工图设计答案:B例题2.多选题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采购施工(EPC)”模式的特点有()。
【2011年考题】A.工程建设项目总造价明确,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额B.设计施工一体化,有利于降低承包商索赔的风险C.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有利于降低工程总造价D.减少设计与施工的合同界面,常用于成片开发的住宅工程建设E.业主承担大部分风险,有利于发挥承包商的积极性答案:ABC(5)自设管理机构平行发包模式主要特点:①从承发包体系上讲,接近于CM模式,有多个平行的专业承包商与业主直接签约,并且总承包体系是不够清晰的。
②业主虽然因法定资质管理的限制,聘用了设计单位与某些专业咨询单位,如监理公司,但没有聘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作为CM经理人。
(6)委托代理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为很多业主单位所接受,其基本特点如下:①项目管理公司与业主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且在项目管理架构中采用了施工和设计总承包的体系,符合建筑法推行的精神,与建设行政管理体系的要求相一致。
②项目管理公司承担了相当部分重要专业分包工程的建造管理工作,而并非像传统工程管理模式那样由施工总承包承担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建造管理工作。
③项目管理公司虽然承担了业主单位大部分的具体管理工作,但重大事项的决策仍由业主单位掌握,如签约、工程款支付等,这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业主在委托管理时因国内项目管理公司处于成长阶段而对其存有疑虑的问题。
④在代理型委托项目管理方式下,项目管理公司亦需要按委托管理合同的约定承担实现管理目标的责任,并在违约情况下承担以管理费为基数的相应经济赔偿责任。
注:教材中还有设计+管理模式,该模式不用掌握。
例题1.单选题与管理承包模式相比,属于委托代理式管理模式特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