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 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兴趣活动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具体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正确演奏姿势、演奏状态,吹奏手型以及正确的气息运用。 3、学习相关的吹奏技巧和乐理知识。 4、能够熟练吹奏相应的葫芦丝乐曲。 学段目标: 一年级: 1、认识、熟悉葫芦丝,了解其特点、构造、流传区域及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学会音阶的吹奏。 2、感受葫芦丝古朴、柔美、典雅的音色。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 3、 学会葫芦丝演奏时正确的用气方法,并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同伴的帮助下,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及短小的乐曲。 二年级: 1、掌握长音、连音的吹奏,进行手指操练习,使左右手各按音孔手指开闭灵活、轻松自如。 2、掌握强、弱音的吹奏,能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3、能够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并乐于与同学合作练习,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三、四年级: 1、能够掌握“叠音”、“打音”“波音(上波音、下波音)”、“颤音”的演奏技法,并吹奏相关练习曲。 2、学习在筒音(全按时)做5时,低音3和中音4的吹奏方法。 3、能够准确的视唱和演奏简单乐曲。 3、积极参加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演奏水平;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五年级: 1、掌握“虚指震音”、“滑音”“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双吐”的演奏技法,能吹奏相关练习曲,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2、积极参加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3、能够准确的视唱和演奏乐曲。 4、通过对多首综合性乐曲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感受成功的喜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以一课为例举出三维目标: 《竹林深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葫芦丝乐曲《竹林深处》的欣赏,感受乐曲恬美、明快的旋律。 2、能够在讨论中,总结出学习大篇幅乐曲的步骤及方法;并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初步学会乐曲的中板部分。 3、认识和学习叠音的吹奏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滑音、颤音、吐音的吹奏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叠音的吹奏方法。 2、在小组合作中初步学会吹奏《竹林深处》的中板部分 教学难点:掌握乐曲中叠音的吹奏方法,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葫芦丝、乐谱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我们的身上、照射到潺潺的小溪旁、照射到茂密的竹林里,我们仿佛闻到了花的香味、泥土的气息。听,远处传来了多么美妙、动听的声音……(边说边播放视频音乐)同学们想不想学习这首乐曲? 生:想 二、学习吹奏葫芦丝乐曲《竹林深处》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习吹奏篇幅较长的乐曲时,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学习? 生:先要完整的欣赏要学习的乐曲,然后给乐曲划分段落,就像学习语文课文一样,最后分段学习乐曲。(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着乐谱,完整的欣赏《竹林深处》这首乐曲,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给乐曲划分段落。 生:听音乐。一边听一边划分段落,并用笔标记 师:乐曲分为哪几个段落呢?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划分的? 生:我认为可以分为“引子中板快板尾声”,乐曲每一段的吹奏速度不一样,我是根据速度来划分段落的。 师:你说的可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乐曲的中板部分。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来吹奏中板部分呢? 生:想 师:在听的过程中请你找一找这段旋律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吹奏的方法和技巧。(师吹奏) 生:有滑音、吐音、颤音 师:它们在哪里?谁能指出来,然后吹一吹 师:还有哪些符号? 生:像W一样的符号 师:老师告诉你,这个符号是叠音,吹奏出2这个音后,快速的打两下,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师:谁能单独来吹走一下叠音2? 生:单独吹奏(大概3人) 师:我们已经把中板乐段中的吹奏方法和吹奏技巧一一找到,并作了练习。聪明的你,能不能自己进行练习,吹一吹中班越短呢?下面请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各自的掌握情况,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学会最多的小节? 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师:哪组同学能来吹一吹? 生:分小组展示 三、课堂小结。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能多多练习,让葫芦丝这美妙的声音伴随我们快乐的每一段时光。 三、本学期课时进度计划表 周次 日期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3.9 复习葫芦丝曲目《我和你》《金孔雀轻轻跳》 1 第二周 3.16 复习葫芦丝曲目《军港之夜》《红河谷》 1 第三周 3.23 葫芦丝曲目《婚誓》 1 第四周 3.30 葫芦丝曲目《婚誓》 1 四、课程实施 1、活动时间为每周三的第五节课。由家长自愿购买葫芦丝,学校下发所学乐曲。 2、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乐曲欣赏、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及学生“一帮一、少带多”互学互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3、组织形式:校本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组织开展。 4、场地设施:班教室及活动室进行。 五、课程评价: 1、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能够更有兴趣学习、更好的学习所学内容,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给予肯定(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或者赏识、赞许的目光),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
第五周 4.6 葫芦丝曲目《大长今》 1 第六周 4.13 葫芦丝曲目《大长今》 1
第七周 4.20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第一乐段(分乐句学习) 1
第八周 4.27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第一乐段(分乐句学习) 1 第九周 5.4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第二乐段(分乐句学习) 1 第十周 5.11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第二乐段(分乐句学习) 1 第十一周 5.18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第二乐段(完整吹奏并纠正) 1
第十二周 5.25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第三乐段(分乐句学习) 1
第十三周 6.8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第三乐段(分乐句学习) 1
第十四周 6.15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全曲 1
第十五周 6.22 葫芦丝曲目《湖边的孔雀》全曲 1 2、在一首乐曲学完之后,教师采用“竞赛、过关”等游戏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在乐谱的相应位置以奖章的的形式进行评价,教师写听后的意见和建议。 3、为了鼓励、促进学生能更主动的学习吹葫芦丝,在适当的时候教师用小礼物的形式进行奖励。 4、在小组间展开生生互评。 5、学期末,写一份自评小传,总结自己一学期的收获。 《葫芦丝校本课程》各年级学段目标 年级 学段目标 教学方法 课程评价
一年级 1、认识、熟悉葫芦丝,了解其特点、构造、流传区域及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学会音阶的吹奏。 2、感受葫芦丝古朴、柔美、典雅的音色。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 3、学会葫芦丝演奏时正确的用气方法,并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同伴的帮助下,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及短小的乐曲。 1、讲授法 2、直观学习法 3、同伴互助法
抓住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给予肯定(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或者赏识、赞许的目光),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
二年级 1、掌握长音、连音的吹奏,进行手指操练习,使左右手各按音孔手指开闭灵活、轻松自如。 2、掌握强、弱音的吹奏,能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3、能够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并乐于与同学合作练习,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1、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进行手指操的练习。 2、初步尝试“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
1、在一首乐曲学完之后,教师采用“竞赛、过关”等游戏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在乐谱的相应位置以奖章的的形式进行评价。 2、对吹奏比较好或进步大的同学,在适当的时候教师用小礼物的形式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