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复习第一章科技文献检索概论第一节信息、知识、文献一、信息:信息是一种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
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特征。
这些特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如声波、电磁波、图象等)给人带来某种信息。
例如,人的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有关外界及其变化的消息,就是一种信息。
信息: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存在于事物当中,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抽象反应。
二、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
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知识依存于载体;知识是信息的内核三、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文献不仅包括各种图书和期刊,而且包括下面介绍的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等各种类型的出版物,甚至包括用声音、图象以及其他手段记录知识的全部现代出版物。
四、文献的基本要素知识、信息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五、文献的类型现代文献依照载体形式、加工程度和出版类型可以区分出以下一些类型:文献的载体类型文献的级别文献的出版类型及著录特征识别六、文献的载体类型1)印刷型(纸型) 2)缩微型 3)机读型 (电子型) 4)声像型(视听型)七、文献的级别依内容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以上四个级别:1)零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 info :未经出版发行的文献,包括手稿、个人通信、原始记录等。
2)一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info :首次出版的各种文献,也称原始文献。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
一次文献是以科研生产活动的第一手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内容丰富,参考价值大,是我们利用的主要对象。
3)二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info :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书刊,如各种目录、题录和文摘等。
二次文献是图书情报工作者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浓缩、整序、加工处理后,组织成系统的、有序的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文献。
——提供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所以又称检索性文献,即检索工具,如:书目、文摘、索引、目录、题录4)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再度出版的文献,如各种述评、进展报告、动态综述、手册、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我们使用的各种教科书也属三次文献。
上述的零次文献由于没有进入出版、发行和流通这些渠道,收集利用十分困难,一般不能作为我们利用的文献类型。
而后三种文献是一个从分散的原始文献到系统化、密集化的过程。
一般说,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检索利用的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故又称之为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我们利用的一种重要情报源。
第三节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一、检索方法文献检索的方法(查找文献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方法:1.常用法(直接法):即直接利用文献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来查找文献的方法,是一种常规的科学检索方法。
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追溯法:又称引文法,是一种跟踪查找法。
是利用文献(尤其是评述性论文或有关专著) 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踪查找原文。
3.循环法(分段法或综合法):1、2两种方法的综合。
利用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进行常规检索,再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可以查得较全面较准确,尤其适用于那些过去年代内文献较少的课题。
二.检索途径:三次文献二次文献一次文献三、《中图法》的分类原则根据当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包括的学科多、发展快等特点,按图书学科内容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与依据。
将图书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分为22个大类,分别以拉丁字母A—Z表示。
示例:《中图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三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一、截词检索截词有多种用途。
-词尾截断可得到该单词所提及的所有词语(单数和复数)-词间切断或通配符:可找到该单词的所有变化形式或不同拼法。
= 一个字符* = 0个,一个或多个字符$ = 0个或者一个字符二、、位置算符检索位置算符又叫全文查找逻辑算符。
检索时,词与词间的逻辑关系用位置算符来组配。
1.限定符 NEAR:检索表达式为:A(N)B。
其语义为:要求检出文献中,A、B两个词语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句子中。
顺序可以颠倒。
检索表达式为:A(nN)B。
可用数字限定A、B二词之间允许间隔的词语的数量。
2.WITH:检索表达式为A(W)B 。
其语义为A、B 二词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字段,前后顺序不能颠倒,不能插入其他词。
检索表达式为A(nW)B。
两侧的检索词中允许插入的词量少于或等于n个。
3. Link检索表达式为A(L)BA、B:有主从关系,A为主,B为副。
三、检索表达式的制定●切分:对课题所包含的最小单元分割;●删除:对虚词删除“的”、“地”、“及”、“和”“the”、“of”…;●替换:不清晰或容易造成检索误差的词进行替换;●补充:将课题筛选出来的词进行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的扩充。
●组合:把检索词用逻辑运算符组合成检索式四、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搜索引擎一、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搜狐、新浪二、外文搜索引擎:Google、Yahoo!第四章国外全文数据库1、EBSCO外文期刊网2、SpringerLink电子期刊3、Elsevier Science4、ASC期刊全文库第五章中文全文数据库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3、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4、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6、超星数字图书馆第六章外文全文期刊数据库EBSCO文科数据库Science Direct 全文数据库AC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学会)第七章专利文献检索第一节专利概述一、专利(Patent):是指一个国家授予发明创造人在一定时间内对该发明创造或设计的独占实施权,包括专利产品的生产、使用和销售。
现在,“专利”的概念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专利权(从法律角度理解)二是指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从技术角度理解为“被保护的技术发明”。
某人说他有专利,即指他拥有获得专利局认可,并受法律保护的发明)三是指专利文献(从文献角度理解,“查专利”,即检索、查找专利文献)二、专利的特征:●独占性:一项发明专利只能授予一次。
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任何人不能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已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地域性:指一个国家依照其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管辖的范围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权不承担保护的义务。
●时间性:又称时效性:在中国,发明专利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期限为10年。
三、种类:四、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三性)•新颖性:指一项发明在提出申请前,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发明,即前所未有。
•创造性:比现有技术先进,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
•实用性:有实施价值,在工业上能成批生产。
发明的有益性也往往被当作实用性的一个标准。
注:取得专利权的条件不授予专利权的几种情形:(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另外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六相关的专利概念●基本专利:指申请人就同一发明在最先的一个国家申请的专利。
●等同专利:指发明人或申请人就同一个发明在第一个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申请的专利。
●同族专利:某一发明其基本专利和一系列等同专利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它们构成一个专利族系,属于同一个族系的专利称为同族专利。
●非法定相同专利:第一个专利获得批准后,就同一个专利向别国提出相同专利的申请,必须在12月内完成,超过12个月的则成为非法定专利。
第二节专利文献检索一、、专利文献定义●专利文献是各国专利局以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专利文献狭义上讲指与专利有关的专利文件;广义上讲包括专利局和有关机构出版的各种专利检索工具。
二、专利文献利用中的常见概念(1)几种“人”:申请人——对专利权提出申请的单位或个人(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发明人(设计人)——实际开展工作的人。
专利权人——对专利具有独占、使用、处置权的人。
代理人——代为办理专利权申请的人。
(2)几种“号”:申请号——发明专利申请号(99119638.4)公开号——发明专利公布编号(1251835)公告号——三种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93184C)专利号——三种专利原申请号(99119638.4)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国际上公认的按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或主题进行分类的代码。
如:F15B13/043(2)几种“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号、公告号、专利号;●发明专利:申请号、公开号、审定号、专利号;(3)几种“日”:申请日——专利机关受到申请说明书之日。
公开日——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之日。
公告日——三种专利授权公告之日。
优先权日——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同一项发明在一个缔约国提出申请之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又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申请日期作为后来提出申请的日期,这一申请日就是优先(priority)权日。
第三节中国专利检索一、如何分辨专利种类●专利号:申请号●85-89:8位数字 86101455●89-2003:仍为8位数字,补上计算机校验码89101649.4 发明专利90214893.1 实用新型91302978.5 外观设计2003.10-至今:申请号用12位数字表示,把年号补齐20041*******.* 20042*******.* 20043*******.*20048*******.* 20049*******.*第九章科技论文写作一、科技论文:是以议论和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准确、科学的语言陈述或解释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进行探讨或取得研究成果的文章。
二、科技论文分类----按其发挥作用可分为3类:学术性论文:指研究人员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
学术性论文反映了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水平和发展动向,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类论文应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据或结论,并具有科学性。
技术性论文:指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