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探析

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探析

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探析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发现高中生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为什么要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怎样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试图找出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及策略,为健全高中生人格,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1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高中生的学习评价内容已经开始从注重学习成绩转变为实现高中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中生的健全人格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内地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问题的困扰。

[1]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日益凸显。

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群体意识淡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动机相对单一,心胸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足,少部分同学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高中生存在着不同程度地人格方面的缺陷。

健全人格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要求,实现教育和人格培养对于高中生的科学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实时性和紧迫性。

本文通过探究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问题,探索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旨在提高高中生的人格。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指出高中生塑造健全人格不仅受自身理性认识以及自我情感需要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校的培养方向、家庭的教育理念、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针对高中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内、外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进行多方位的理论研究,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我发展意识,培养高中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开发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发挥教师师德魅力,引领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推动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做出微薄的贡献。

2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必要性2.1健全人格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人格。

”[2]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钟启泉教授也说过,现代学校承担着两个目标,一是促进“人格的形成”,而是促进“学力的形成”。

[3]可见,教育的本来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人人格的发展。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前提下,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成为了人发展的主流,人格的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高中生正处在获得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混乱时期,对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角色的认定有强烈的愿望。

高中生极其想成为他理想当中的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有塑造自我,健全自我人格,追求知识和改变自我不良习惯的愿望。

素质教育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的发展。

因此,当代教育把人格的发展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将人格的健全发展成为了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2.2健全人格是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同时人格也是形成特定的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

因为人格具有品质化得特征,人格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道德标准,良好的人格会驱使建立良好的道德素质,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这也和自我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很大的联系。

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是细微的思想道德的萌芽,思想道德就是发展了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2.3健全人格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人格的发展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发展的。

日本学者荫山庄司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期无论在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

[4]这和青少年时期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青春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

更加突显出青春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时期是人生的起步时期,可塑性极大,人格素质也主要在这个时期内形成。

要想使高中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加强和重视人格素质的培养。

因此,学生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就需要教育,就需要培养,就需要全社会唤醒素质教育,提倡健全人格的培养。

3影响高中生健全人格发展的因素3.1内部因素3.1.1高中生的自我理性认知水平自我理性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合理的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自我理性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

高中生的自我理性认知水平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同一性较弱,具有强烈的愿望和意识去达到目标,在完成的过程中,容易冲动,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弱。

但在正确的引导下,可以调动高中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高中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意向,帮助学生确定人格发展的方向,是高中生依靠自我的愿望健康、全面的发展。

3.1.2高中生的自我情感需要高中生在内心深处对独立存有强烈的渴望,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待遇,不愿再做一个生活在别人羽翼保护下的“无能雏鸟”,他们渴望展翅高飞的空间和机会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但是,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中又存在着“自我理想化”和现实中的自我错位,表现为高中生身心发展的不协调。

其次,高中生要求个性张扬。

高中生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个人形象非常关注,也比较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自认为合理的个性发展更不愿意家长和教师的干涉。

高中生自我认知能力和自律能力日渐成熟。

高中生大都十六七岁以上,个人认知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能够独立进行个人评价,并且能够获得较为客观的评价。

这一切都表明高中生自我认知能力和自律能力日渐成熟。

3.2外部因素3.2.1家庭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地点,高中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

首先,家长夫妻双方的关系决定着家庭气氛是否融洽,在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大多脾性柔和、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有绅士风度,但在家长经常吵架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脾气暴躁、做事武断、不善于交流。

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缩影。

据调查,对高中生人生影响最大的人是自己的父母。

家长的文化知识、文明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5]在家庭中浓厚的知识氛围和夫妻间的文明行为都能够积极影响孩子,使他们热爱读书、热爱学习、尊重知识、做事理性,在博览群书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水平,自觉塑造积极而健康的人格。

其次,就是和孩子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使孩子在一个融洽的家庭环境中,学习父母的言行举止,逐渐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3.2.2学校学校有专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

人们常说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学生是教师的镜子。

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积极的个人形象和思想品德境界能够对高中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并且比任何一种教育资源的教育效果都要好。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常是很高大的,并且往往比实际更高大,学生的年龄越小,就越是感到教师高大。

”[6]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自然成为高中生学习和效仿的集中点。

高中生经常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教师,对教师的穿衣戴帽、言谈举止以及个人魅力产生愉快感、亲切感和认同感,高中生会因为首因效应而爱其师继而效其行。

教师的师德之光照亮了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道路,教师的高风亮节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3.2.3社会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快速接受外部信息的特点,因此,社会环境对其影响非常明显。

例如,感动中国人物暴走妈妈——陈玉蓉为给患肝病的儿子叶海滨提供肝源,每天暴走十公里,通过锻炼治好自己的脂肪肝,成功为儿子移植肝脏。

[7]中国又多了一位好妈妈,更为现在的高中生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

无形当中为高中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和发展空间。

但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也在侵蚀着高中生没有防火墙的单纯的心灵,在他们幼稚的世界里留下了黑色的烙印,对高中生产生了错误的引导,一些误入迷途的学生留给人们深深的遗憾!4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对策4.1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首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中生的文化素质是高中生素质体系的基础,也是构成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基础,更是形成高中生健康人格的理想条件。

[8]高中生的文化素质体现着他们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与信仰以及思想品质。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高中生的自身修养,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第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构建健康人格的整合教育。

第四,构建健全的人格培养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通过学校的激励机制点燃高中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激情和高中生主动发展的自我意识,形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积极进取的合力,促进健康人格培养大环境的形成,使良好的班风、校风成为高中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沃土。

4.2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第一,家长首先要积极营造让孩子倍感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铭记家是避风的港湾,用爱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血浓于水”的道理,用爱的力量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第二,家长要培养学生生活的独立性和良好的习惯。

第三,家长和孩子要树立彼此的信任,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激发高中生自我发展的意识高中生是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拥有主动发展自我的潜能和意识,并开始注意在班集体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充分展现个人的人格魅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把握教育时机,从一点一滴抓起,时刻不忘塑造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历史重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推行人性化教学和爱心教育。

在高中生健康人格的构建中,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高低,没有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外因的积极作用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意义。

所以,激发高中生自我发展意识对人格健康的培养极为重要。

5总结总之,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还需要社会的支持。

在高中生健康人格培养的过程中,以上几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育工作者要在对学生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注意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使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除此之外,高中生也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完善健全人格的自我实践,提高自我的发展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健全人格的魅力,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1] 李小红.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6(12).[2] 李晓盼.浅析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1).[3]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90-94.[4] 秦艳艳.中学生健康人格培育探索[D].河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4).[5] 曹俊茹.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宁夏教育, 2002(2).[6] 李慧英.重视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4(4):17.[7] 李伟强,甘超.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135-137.[8] 胡继明.健全人格的内涵与塑造方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6):121-123.[9] 黄廷能.谈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2).[10] 阮波.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健康人格[J] .科学咨询, 2008(1).[11] 武新民.浅谈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的因素[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7).[12] 万国华.中学生人格发展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 200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