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不逢时”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C、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
A、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B、实现共产主义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实现共同富裕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
A、贡献
B、索取
C、自我价值
D、索取个人的非正当利益
4、“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的这句话表明
A、诚实守信是自然形成的行为准则
B、诚信的内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C、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都需遵守的做人准则
D、诚实守信放在心里就可以了,不必表现在行动上
5、下列不属于公共秩序的是:
A、家庭秩序B、社会秩序C、公共场所秩序D、交通秩序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根本任务是
A、解决社会纠纷,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
B、提高全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
C、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D、预防犯罪,协助社会治安
7、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
A、物价水平B、收入C、商品价格D、储蓄
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是
A、宪法为国家的根本大法B、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C、法律体系的完整D、道德与法律出于同等地位
9、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
循环经济从消费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一种
A、适度消费B、理性消费C、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消费
10、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学杂费,由地方各级财政予以安排,这表明,我国政府担负着
A、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B、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D、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A、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B、社会本质的全面丰富
C、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改善
D、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改善
2、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有:
A、客观条件
B、主观条件
C、一定的社会生产和水平
D、个人能力
3、人的本质属性是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阶级属性
D、物质属性
4、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商品零售市场推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该措施有利于:
A、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B、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C、引导居民绿色消费
D、践行科学发展观
5、下列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的
C、个人活动离不开社会,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
6、我国古代的老中医在弟子满师时总要赠送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这一做法体现了职业道德的规范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7、下列机构中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是
A、某公司人事部
B、某省财政厅
C、某校物理系
D、某县政府
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B、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9、我们经常看到消费者与经营者讨价还价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的
A、平等性
B、法制性
C、竞争性
D、开放性
10、下列属于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是
A、村委会选举
B、居委会选举
C、乡镇政权建设
D、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自觉接受礼仪约束的人,被认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3、当前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4、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5、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四、(每小题3分,共9分)
1、如何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2、简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3、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五、论述题(6分)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当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要求。
简述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