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选择题
11.1.1 带传动主要是依靠 来传递动动和功率的。
a)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 带的初拉力
11.1.2与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 。
a)工作平稳,无噪音 b)传动的重量轻
c)摩擦损失小、效率高 d)寿命较长
11.1.3 应用最广的平带是 。
a)皮革带 b)塑料带 c)橡胶布带
d)棉织带 e)毛织带
11.1.4 V带传动中,当带轮直径越小时,轮槽楔角应 。
a)越大 b)越小 c)和带轮直径无关
d)由带的型号决定
11.1.5 平带的参数中, 来规定标准;V带的参数中, 来规定标准。
a)长度 b)宽度 c)厚度
d)厚度和小带轮直径的比值
11.1.6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c)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d)带的松边与紧边拉力不等
11.1.7 V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 。
a)是不可避免的 b)可用增大包角和提高带与带轮间摩擦系数等措施予以避免
c)只有在外载荷不超过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才可以避免
11.1.8 带传动中,主动轮圆周速度V1、从动轮圆周速度V2 ,带速V,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V1= V2= V b)V1>V>V2
c)V1<V<V2 d)V>V1>V2
11.1.9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由于 。
a)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从虎克定律
11.1.10 V带带轮的最小直径Dmin取决于 。
a)带的型号 b)带的线速度 c)高速轴的转速
11.1.11 带传动中应取D1>Dmin,这是为了考虑 。
a)限制胶带的速度V b)限制胶带的弯曲弯曲应力
c)在传动比不变条件下,可增加包角
11.1.12 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
a)所绕过带轮的直径 b)所绕过带轮上的包角
c)传动比 d)带的线速度
11.1.13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11.1.14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带的寿命缩短 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带在工作时颤动 d)带在工作时发出很大噪音
11.1.15 两带轮的直径一定时,中心矩缩短会导致 。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的效率降低
c)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d)带工作时噪音增大
11.1.16 一带传动,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之比<10。当空载时,它们的比值为 ;当载荷小
a)F1/F2≈1 b)F1/F2≈0 c) F1/F2=eμα d)F1/F2<eμα
11.1.17有效圆周力Fe是由任意一个带轮接触弧(α1或α2 )上的 限制的。
a)α1和α2中最大者 b)带对轮的摩擦系数 c)最大的摩擦力
11.1.18 带传动的带受到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
a)带的紧边退出大轮处 b)带的松边退出小轮处 c)带的紧边进入小轮处
11.1.19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a)带的打滑 b)带的疲劳破坏 c)带的疲劳破坏及带的打滑
11.1.20 带传动的打滑
a)沿小轮先发生 b)沿大轮先发生 c)沿两轮同时发生
11.1.21 胶带打滑的现象为 。
a)小带轮转动,皮带不动 b)皮带运动,大带轮不动
c)小轮、大轮及皮带都不动
11.1.22 带传动在传动系统中宜置于 。
a)高速部分 b)低速部分 c)不高不低速部分
11.1.23 带速较高时,带传动传递的功率较大,是因为 。
a)D1较大 b)要求的∑Ff较小 c)α较大 d)F0较大
11.1.24 同一V带轮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用于减速较用于增速所能传递的功率 。
a)相等 b)增加 c)减少
11.1.25 带传动安装张紧装置是为了保证 。
a)不打滑 b)胶带具有一定的张紧力 c)提高传动寿命
11.2 填空题
11.2.1 胶带型号的选择与 和
11.2.2 三角胶带传动参数的选择,常常要求小轮直径D1 ,胶带速度V= ,中心
11.2.3带传动的最大摩擦力随 、 、 的增大而提高
11.2.4弹性滑动导致以下结果① 、②
11.2.5由于带弯曲而产生弯曲应力与 和 有关。
11.2.6 从弹性滑动产生的原因知道,打滑是当带传动所传递的有效圆周力
“打滑”使带传动 。
11.2.7为了提高传动能力,防止打滑,采用以下措施,即
和 。
11.2.8带传动设计准则是
和 。
11.2.9单根V带满足设计准则时能传递的功率P0与 、
、 、 、 及
11.2.10 V带传动设计后,如认为带根数过多,则可
少。
11.2.11张紧力过小
11.3简答题
11.3.1试说明带传动中的紧边拉力F1,松力拉力F2和圆周力Ft及张紧力F0之间的关系。
11.3.2试说明带传动工作时的应力及其分布,指出最大应力点,并说明各应力的影响因素。
11.3.3 欧拉公式它适用于什么范围?
11.3.4 根据欧拉公式,用什么措施可使带传动能力提高?
11.3.5 为了避免打滑,将带轮和带接触的表面加工粗糙些,以增大摩擦,这样解决是否合理,为什么?
11.3.6 三角胶带带轮轮槽与带的三种安装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哪些情况是正确的?为什么?
11.3.7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计算的准则是什么?单根三角带所能传递的功率 P0=([σ]-σb1-
11.3.8 普通V带剖面夹角40°,为何带轮轮槽分别是32°、34°、36°、38°等?轮槽工作表面的粗糙
11.3.9 试说明带传动中,为何要限制下列参数?①带轮节圆最小直径Dmin、②带速V、③小轮包角α1、
113.10 带传动为何要张紧装置?常用张紧装置有哪些?
11.3.11为干什么普通车床的第一级传动采用带传动,而车床的主轴与丝杠间的运动链不能采用带传动?
11.3.12图示塔轮带传动中,D1=D6、D2=D5、D3=D4,轴I为主动轴,或从动轴ⅱ上阴力矩 一定时,哪一
11.3.13由双速电机与V带传动组成传动装置,靠改变电机转速输出轴可以得到两种转速300r/min和600
11.3.14 图示为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其中D1及D2为三角胶带传动的主、从动轮直径,设运输带的工作
足够,问这样变动是否可行?为什么?
11.3.15 在带传动 限制h/D1及V/L 的目的是什么?
11.3.16设计三角胶带传动时,如小轮包角α1太小,胶带根数过多(Z>8)或过小(Z=1)应如何处理?
11.3.17 图示两个专动方案,哪个合理?说明理由。(在这两个传动方案中,带传动和齿轮传动所取的传
11.4计算题
11.4.1 已知三角带传递的实际功率P=7kw,带速V=10m/s,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2倍,试求有效圆周力
11.4.2 单根V带传递的最大功率P=4.82 kw,小带轮节圆直径D1=180mm,大带轮节圆直径D2=400mm,n1=1
μv=0.25,试确定带传动的有效圆周力F、紧边拉力F1和张紧力F。
11.4.3 带传动的主动轮转速n1=1460r/min,主动带轮直径D1=180mm,从动轮转速n 2=650r/min,转动中心
11.4.4一车床的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采用垂直布置的V带传动。已知电动机功率为P=7.5kw,转速n1=145
带传动。
11.4.5图示为外圆磨床中的三角塔轮平带传动,主动带轮最小节圆直径D1=50mm,主动轴转速n1=900r/min,
度设计此传动的平带传动和各级带轮的尺寸。
11.5典型例题分析
11.4.4题解
1 求计算功率PC=KAP=1.2×7.5=9kw
2 由计算功率PC和小带轮转速n1选用B型三角胶带。
下面按D1=125、132、140、150、160、170、180、200八种情况分别作出设计计算,以分析小带轮直径的
D1/mm 125 132 140 150 160 170 180 200
D2/mm 265 280 300 315 365 355 375 425
a/mm 961 943.5 921 901 860 853 829 922
L1/mm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800
Z 5 5 4 4 3 3 3 3
V/m·s-1 9.49 10.02 10.63 11.39 12.15 12.91 13.67 15.18
α1(°) 171.7 171 170 169.6 167 167.6 166.5 166
F0(N) 161.7 155.9 183.4 175.3 220 210.7 204.8 195.6
FQ(N) 1613 1554 1462 1397 1312 1257 1220 1165
根据上述表格分析哪种方案最佳,为什么?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