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第二次月考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一判断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传统诗歌可以追溯到相传为远古尧舜时代的民谣《击壤歌》2《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
3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4从诗歌的形式来看,又有古体诗,近体诗,自由诗,民歌等5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和格律诗,是在唐代发展成熟的,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6律诗一般四韵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叫做首联,第二联叫做颔联,第三联叫做颈联,第四联叫做尾联。
7上句和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对”,前联和后联的平仄关系,叫做“粘”8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是一种依照乐谱曲调来填写的诗歌体裁9词有诗余,长短句,乐府,乐章,曲子,歌曲,琴趣等别称10光绪二十六年,从敦煌莫高窟中发现了词的抄本,王重民辑为《敦煌曲子词》,这是最早的文人词选集11在晚唐五代,出现了一些专门创作词的作家,这就是花间词人,因《花间集》而得名12自苏轼以来,词坛上便形成了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13按照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14词可以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双调,三调,四调15一般认为,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主孟长写在桃符上的春联16堂联也叫堂对,指厅堂墙壁或楹柱上的对联。
17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内容大都是评价死者业绩,颂扬死者情操,表达作品哀思。
18交际联即用于酬赠的对联19名胜古迹联是指镌刻或悬挂在风景名胜或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20.对联的上下联应竖写,如果是长联,一行写不完,可以另起行写,一般从两边向中间书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
2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莫2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4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若虚《望月怀远》2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王维《咏柳》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二单选题1词起源于()A隋 B唐 C魏晋 D宋2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作家是()A李白 B温庭筠 C李煜 D柳永3近体诗有()种主要形式A种类很多 B四种 C五种 D六种4迄今最为完备的词谱著作是()A《词律》清万树撰 B《白香词谱》清舒梦兰撰C《钦定词谱》清陈廷等撰 D 《唐宋词格律》今人龙榆生撰5下列这幅对联断句正确的是()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救能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A去︱山︱头︱宇开︱水︱景︱灵B沙︱上︱头︱宇粟︱中︱景︱灵︱C沙︱山︱住︱宇粟︱水︱涵︱灵D沙︱山︱头︱宇粟︱水︱景︱灵6下列这幅对联断句正确的是()苍茫四顾俯吴楚剩水残山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凭吊千秋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担当日夜乾坤A楚︱山︱争︱笛︱界湘︱客︱乐︱衣︱坤B顾︱山︱场︱声︱界秋︱客︱事︱任︱坤C顾︱山︱吹︱声︱界秋︱客︱抱︱任︱坤D楚︱古︱笛︱界湘︱先︱衣︱坤7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中“帝子”指的是()A乾隆皇帝 B梁武帝 C陈后主 D李元婴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是对何人作品高度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A罗贯中 B吴承恩 C吴敬梓 D蒲松龄9“诗界千年靡靡风,岳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此诗赞颂的是()A杜甫 B苏轼 C辛弃疾 D陆游10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A《离骚》 B《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木兰诗》 D《西洲曲》11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是()A对仗 B押韵 C平仄 D句数固定12一般情况下,对联下联的末字用()。
A.平声 B.仄声 C.去声 D.入声1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于()A、李白《月下独酌》 B、李白《把酒问月》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刘希夷《代悲白头翁》14下列横额适合作挽联的是()A大椿千寿 B碧血千秋 C天地合德 D南极星辰15诗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中的“尺素”指的是()A服饰 B量具 C书信 D文具16下面这副对联题写的对象是()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A欧阳修 B范仲淹 C诸葛亮 D杜甫1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 )A.张先《天仙子》B.范仲淹《渔家傲》C.辛弃疾《水龙吟》D.苏轼《水调歌头》18《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黄发”是指()A、儿童 B、青年 C、壮年 D、老年19完成五言律定型的诗人是( )A、杨炯和杜审言B、宋之问和沈佺期C、陈子昂和张若虚D、魏征和上官仪20王维《山居秋暝》中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应该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1《滕王阁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下句应是()A.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B.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22《剑南诗稿》的作者是( )A、刘克庄B、张孝祥C、陆游D、范成大.23《陶庵梦忆》的作者是( )A.张岱B.马中锡C.陈子龙D.汤显祖2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 )A.晏几道《临江仙》B.晏殊《浣溪沙》C.黄庭坚《登快阁》D.秦观《踏莎行》2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西都”是指( )A.长安B.洛阳C.开封D.太原26中国最早描写大海的诗人是:A、谢灵运B、曹植C、曹操2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的中国古代名楼是:A、黄鹤楼B、滕王阁C、岳阳楼28柳永的《望海潮》描写的是的城市为:A、扬州B、杭州C、南京2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作者是:A、常建B、王维C、李白30作为中国旅游文学特有的题材的是:A、诗歌B、对联C、游记散文31“池塘生春草”这句诗的下句为:A、澄江静如练B、江春入旧年C、园柳变鸣禽3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此句出自:A、《与宋元思书》B、《滕王阁序》C、《前赤壁赋》33《游黄山日记》的作者是:A、陆游B、袁宏道C、徐弘祖34〔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关汉卿B、马致远C、张可久35《过香积寺》中“过”的意思是:A、经过B、访问C、路过36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诗标题中“值”的意思是:A、值得 B、算得 C、遇见3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的是什么地方景色?A、张家界B、桂林C、柳州38《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A、玄奘B、吴均C、杨衒之39《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A、朱尊彝B、姚鼐C、张岱40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三多选题不定项1从下列诗人中,选出中唐的几组诗人()A.陈子昂白居易柳宗元 B.李白白居易元稹C.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 D.韩愈孟郊李贺 E李贺元稹李商隐2下列诗句中,为宋代诗人所作的是( )。
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D.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3关于近体诗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诗人写作的诗,所以又叫今体诗B近体诗有四种主要形式,即五律五绝七律七绝C近体诗的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以中途换韵D近体诗都必须对仗4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A《饮酒》 B《孔雀东南飞》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滁洲西涧》5关于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说法正确的是()A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 B相邻两联,平仄相反相对C一联之中,平仄相合相黏 D“孤平”“三连平”都是近体诗平仄的大忌6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对仗来说属于()A工对 B宽对 C正对 D反对 E流水对7讲究平仄和对偶的骈体文统治文坛数百年,它孕育了()艺术形式A律诗 B对联 C汉赋 D乐府8关于《湘夫人》说法正确的是()A《湘夫人》是屈原《九章》中的一首,与《湘君》是姊妹篇B“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踏着)白薠纵目四望,与心上人相约在夕阳下”C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主人公却是湘君D此诗的作者是屈原,名平字原,是中国最早的伟大诗人9下列诗句准确无误的是()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B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C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10关于《观沧海》说法正确的是()A作者曹操,他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B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C“水何澹澹”澹的读音为“dàn”,“澹澹”是指水波荡漾的样子D本诗属于四言体乐府歌辞,选自《魏武帝集》11下列作家与作品集对应正确的是()A谢灵运——《谢康乐集》 B刘长卿——《刘梦得文集》C杜牧——《后山居士文集》 D陆游——《剑南诗稿》12下列联语与景点或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北岳恒山对联B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岳飞C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贾谊D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苏州寒山寺13下列诗句属于流水对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C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D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14下列评价中,适用于《蒹葭》一诗的是( )A、重章叠句B、以秋景衬情C、感情凄婉惆怅D、通篇四言15中古四声到现代四声的变化归纳正确的是()A上变阴阳 B浊上变去 C入派三声 D保留部分入声《汉语言文学》答题卡姓名:一判断题(30分)二单选题(40分)三不定项题(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