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说明镇雄县青岗岭开发项目桩基工程,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拟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其中人工挖孔桩为65根,设计参考指数10-17米,设计桩径为1米至1.7米共四种,桩端持力为中风化玄武岩。
针对上述情况,我公司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技术装备精良,综合实力雄厚,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和谐为施工宗旨,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按合同控制工期进行合理安排部署,使施工忙而不乱、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质量最好,达到合格标准。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规范一、编制依据:1、贵州省冶金设计研究院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设计的该工程全套施工图纸;2、镇雄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提供的《镇雄县青岗岭开发项目》的招标文件;3、国家现行、行业、云南省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技术规程;二、编制参考规范限于本工程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昆明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G09-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07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93)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设计概况1、本工程±0.000为地面标高。
2、该工程人工挖孔桩、桩身尺寸为ф1000、ф1200、ф1600、ф1700。
3、钢材;HPB300,HPB335,HRB400。
4、挖孔桩桩身混凝土为C25。
5、护壁砼为C256、桩端持力层为人工挖孔桩为中风化玄武岩第二节地质情况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第一层素填土:厚度变化大,结构松散,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第二层黏土,压缩系数A1-2平均值0.54M/Pa,压缩模量Es平均值4.08MPa,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统计值为2.1击,该层土属高压缩性土,力学强度低,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第三层强风化玄武岩:厚度变化大,局部地段缺失,该层不宜作为拟建高层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局部可作为多层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第四层中等风化玄武岩:整个场底均有分布,顶板埋深变化大,厚度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0KPa,该层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第三节工期、质量要求1、施工工期在合同约束工期内完成。
2、本工程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执行,质量确保合格标准。
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一、项目法施工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就文明施工等负全责。
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创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在推行项目法施工的同时,从文件控制、材料采购到产品标识、过程控制等过程中,切实执行ISO9001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达到创优质高效的目标。
二、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公司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组成项目的项目经理部。
三、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其下设技术组、经营组及材料设备组,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
四、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图第二节施工段和施工程序的划分一、施工段的划分桩和桩必须跳挖桩外,其它人工挖孔桩均一次性施工,每二条桩为一小组由二名熟练操作工人完成,当挖孔桩挖到大部份成孔且灌注桩芯混凝土后立即组织冲孔桩施工。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程序平整场地(含纵横排水沟、集水井等)→测量放线→砌筑井圈砖两线,抹灰-挖第一节桩土方、支模、扎筋、浇捣第一节砼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吊机吊土,安设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桩钢模板,支第二节桩模板,浇捣第二节桩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桩挖土、支模、浇砼护壁工序,循环工作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对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清理废土,排除孔底积水→钢筋笼就位安装→浇捣桩身砼→桩身砼用振动器分层振捣密实。
第三节施工机械状况说明及一览表一、人工挖孔桩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计划1、护壁成孔阶段:⑴.吊机:成孔时布置40台吊机:另配2台备用。
吊机主要负责土方、护壁混凝土的吊运。
⑵.空压机:配备4台电动空压机,中风化作业时用风镐钻孔或修整桩底。
其他土层较硬时,用风镐配合或水钻施工,⑶.抽水设备:配备足够的潜水泵和泥浆泵。
⑷.送风设备:配备鼓风机向井内输送新鲜空气。
二、混凝土工程:⑴.护壁混凝土:采用泵车混凝土供应,确保护壁能及时浇筑。
⑵.桩芯混凝土:桩芯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配备10台混凝土运输罐车,从就近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输,能满足施工要求。
⑶.混凝土均由砼滑槽或地泵送到基坑,再由人工用手推车运输到指定位置。
三、钢筋加工:电焊机:配备电焊机5台,主要负责钢筋笼主筋的焊接。
另配备钢筋切断机一台,钢筋的主要加工场在现场1#和2#楼西面之间布置1#楼南面布置钢筋加工场,钢筋笼的加工在桩孔附近。
四、土石方工程:初期主要通过临时场地运输,孔桩土石方主要采用人力手推车运至临时土台堆放,再采用掘土机并送运上载汽车,运至指定位置。
五、本工程机械,满足施工需要,具体详见施工机械状况说明施工机械状况说明及一览表第六节劳动力的计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第四章施工准备及投入施工材料、设备进场计划第一节施工准备一、施工准备:技术准备①、根据地下管线图,人工探明地下管网的布置情况,并做好标记;②、查地质资料,对地下土质情况心中有数;二、做好与设计的结合、配合工作①、会同建设单位将规划点、标高点引测并做好保护措施;②、根据设计方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进行事先调研工作。
③、组织学习、内审施工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的全部内容,领会设计意图,检查各专业之间的预埋件、预留洞的尺寸位置是否统一或遗漏,提出施工图疑问和有利于施工的合理化建议,准备进行施工图会审。
④、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安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以及质量、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交底,各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要求落实在各施工环节。
⑤、编制施工图预算、材料需用计划,预算人员根据施工图及进度计划编制工程预算、材料计划、向材料部门提供详细的材料计划,并作好劳动力、材料及机械台班需用量分析。
三、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2)、做好“四通一平”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道路通、通讯畅通(施工工长配备对讲机,方便取得联系)和场地平整。
(3)、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和机械进场要求,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工作。
(4)、组织建筑材料进场根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制品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
(5)、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认真落实雨季施工和高温季节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
四、施工用水准备1)现场施工机械用水量:q2=K1∑Q2N2 K3/ 8×3600 =1.1×4×1000×2/×3600=0.31(L/S)其中:K1-未预计的用水系数(1.05-1.15)N2-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取1000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K3=2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P1N3K4/ t8×3600 =352×10×1.5/8×3600=0.18(L/S)其中:P1-施工现场总人352人N3-施工现场用水定额取10L/人、班t-每天工作班数K4-现场生活用水不无均衡系数取K4=1.54)生活区域用水量:q4=P2N4K5/24×3600=352×80×2.2/24×3600=0.9(L/S)其中:P2-生活区域总人数取352人N4-生活区全部用水定额取100升K5-生活区域用水不无均衡系数取2.25)现场消防用水量:q5=10L/S因为q1+q2+q3+q4+q4=6.43L/S<10L/S(消防用水量)根据用水量计算得知现场最大用水量主要由消防用水量来控制,经查表:供水管经选用Φ80镀锌钢管即可满意施工生产和生活、消防用水使用。
有关施工现场用水管线的布置情况,5、施工用电准备本工程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单独设置保护接地PE线。
现场采用架空线路和电缆明敷设,选用BV型铜芯塑料线,在配电箱内加装漏电保护装置。
1)施工用电负荷计算:(1)负荷计算的目的电力负荷计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合理选择发电机容量或变压器容量、各种电气设备及配电导线提供可靠依据。
(2)计算负荷确定方法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各用电设备应按KX分类法分成若干用电设备组,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应为:P JZ = K X∑P EQ JZ = P JZ ×tg ∮2JZZJZ JZ Q P R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表上式中,P JZ ——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Q JZ ——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 AR) R JZ ——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 A)∑P E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总和,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KW);K X ——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可查电气设计手册确定。
tg ∮——与功率因数角相对应的正切值,可查电气设计手册确定。
照明设备,施工现场经常夜间施工,取K x =1,cos ∮=1即tg ∮=0 P J8 =1×5=5KW Q J8 =0总的计算负荷是将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相加后乘以最大负荷的同期系数(K P K Q )。
取K P =K Q =0.7∑=⨯=81i jiP J P K P =0.7×801.4KW =560.98KW根据计算现场施工用电量约为560.98KVA 的高压的即可满意施工生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