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研究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研究
一问题背景
我们提出这一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2、新教材的实施,对于每位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然而,每所学校因为各有自己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陈旧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着教师的头脑,虽然有好的教学方法、经验,也无法予以实施。
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满堂灌” ,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 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学生主动的学习;既要减负,又要提高成绩。
这对当今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提出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它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根据教学的实际,选
择和处理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性”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
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4、提高数学设计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能力。
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指导策略及追踪
(一)创设生动风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动风趣的教学过程,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动的场景,风趣幽默的故事,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
(二)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是有隔阂的。
这种隔阂往往会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现在倡导的课堂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了良好的师生
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我们要做到教师与学生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
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
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三)依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
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
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关爱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对现阶段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对于未来的学习,甚至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使学生养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善于动脑、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会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因此帮助学生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做到课前预习,学生家长监督。
课后复习要求做到“一日一小结,一周一总结,一章一报告”。
2、课堂上动起来的习惯。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
另外我还常对学生说“学数学,不仅会做题,还要会讲题”。
如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
3、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正确表达数学知识,注意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四结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既要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只有两者都得到提高,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