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与护理模块生长发育;新生儿抚触;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常见疾病的发现与护理;早期发现发育异常;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预防铅中毒第一单元生长发育一、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三、婴幼儿的解剖及特点四、婴幼儿体格发育的标准和测量第一节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0-3岁统称为婴幼儿期:•新生儿期(0-1个月):适应外界生活,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0-1岁):需要成人照料生活较多•婴幼儿期(1-3岁):学走路、说话,开始独立生活的时期第二节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动作的发展规律:从整体到分化,从不随意到随意,从不准确到准确。
•婴幼儿最初对外界的动作反应是未分化的整套的活跃反应,即全身性的活动。
•动作发展的顺序和主动肌张力发展的顺序相一致从上到下(即从头到脚)从中心到外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一、基本规律1、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的2、各系统发育不平衡3、生长发育具有一般规律4、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躯干动作发展的顺序首先是抬头)二、主要特点•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幼儿身长=头+脊柱+下肢(头占1/4,成人占1/8)•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会越级发展1听2看3抬头4撑5俯6翻身7坐8爬9扶站婴幼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转变为初步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第三节婴幼儿解剖及特点: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第一节生长发育四、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⑴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及鼻旁窦、咽、喉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⑵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神经系统——人体的指挥中心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皮肤:•保护功能差、新陈代谢活跃、体温调节能力差、渗透作用强•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第四节体格发育的标准与测量上臂围:•反映上臂肌肉、皮下脂肪、骨骼发育的综合测量,间接地反映婴幼儿的营养状况•1-5岁间增长1-2厘米•5岁以下臂围超过厘米的为营养良好,厘米的为营养中等,小于厘米的为营养不良•测量方法:两上肢自然放平或下垂,取左上臂肩峰至尺骨鹰嘴突起连线的中点,然后将软尺轻贴皮肤绕臂1周,读数精确到厘米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时间婴幼儿体格发育的评价曲线图评价法制作体格发育曲线图的意义•便秘和肠绞痛的护理•尿布疹的护理三级操作题:晨检护理方法1、准备工作2、操作步骤3、结束整理晨检护理方法:•准备工作•环境准备:–晨检处整洁舒适–营造晨检时宽松的心理环境,面带微笑•物品准备,要求齐全:–体温表(肛表、口表)、压舌板、手电筒、外用药(生理盐水、红汞、双氧水、紫药水、碘酒、酒精)、敷药(纱布、绷带、棉签、酒精棉球、剪刀、镊子、橡皮膏)、晨检牌(三种颜色)、记录本、消毒液、小毛巾等•个人准备:–仪表整洁(束起长发、专用工作服、脱去饰品)–剪指甲、双手洗净•操作步骤•观察:–精神状态、行动——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如面色红润、眼睛有神、正常玩耍、食欲好病情不严重,如面色发白、眼睛无神、哭声无力、不吃并烦躁不安、嗜睡、频繁呕吐或腹泻,表明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面色、肤色–鼻腔、口腔、呼吸:看鼻耳有无出脓发炎、喉有无肿–撩起衣服,看全身皮肤有无皮疹•手模–摸额头试温,如有热度,用体温计测量–摸耳下垂腮部和枕颈部有无异常(流行性腮腺炎)–检查幼儿有无带不安全物品和危险物品•聆听:–想家长询问,了解幼儿睡眠、饮食、大小便等健康状况,有没有传染病接触史、腹泻史–与家长商量护理要点,如全日观察(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活动)、服药或打针、就诊,做好记录晨检护理方法•结束整理•整理物品,物归原处•将使用过的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消毒备用婴幼儿发热的处理•定时为患儿测量体温•患儿不要穿得太多,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酒精擦浴:体温超过摄氏度,可用温水不间断地擦身体降温,或用温水加等量50%的酒精擦体,并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
•具体操作:–让婴幼儿平躺在床上,使其平卧,解开衣领和扣子–用纱布蘸酒精温水,给婴幼儿擦浴,主要擦大血管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使血管扩张,在蒸发时带走热量–擦浴顺序:颈部两侧—枕部—腋下—大腿根部(腹股沟)—四肢–每个部位擦3-4分钟,擦到皮肤发红,但不能擦胸腹部和手心、足心,擦好后要擦干皮肤,以免再度感冒–如出现皮肤紫绀、四肢冰凉或打寒战时不能擦婴幼儿发热的处理•冰袋的使用:冰袋也可以用作物理降温,可分为两种:•现成的冰袋:要注意使用说明•自制的冰袋:装上冰块或冰水后,要盖紧塞子,用毛巾包好,一是避免使用后的冷凝水直接流到婴幼儿的身上,造成不适,二是直接放置后,会造成局部血管受冷收缩,反而影响散热降温•在患儿身下面垫一块毛巾,使用的方法和酒精擦浴的操作方法雷同给患儿喂药的方法•态度要温和,使婴幼儿感觉亲切、易接受•根据医嘱(药量和时间)、看准刻度,倒出适当的剂量•0-1岁喂药:液体药居多,需要用勺子或滴管喂,使用小勺,将幼儿放在膝上,药液倒入小勺,将盛有药液的小勺伸入婴儿口中,用勺底压住舌面,慢慢抬勺柄,流入口中,待咽下后撤出勺子,再喂点糖水;使用滴管,抱婴幼儿在肘弯中,使其头部抬高,将药吸入滴管,插入婴儿口中,轻轻挤压橡皮囊•1-2岁喂药:液体药,用勺喂;片剂药,压碎药片,溶解于温开水中摇匀,加入蜂蜜或果汁•滴药的方法:–滴眼药水:向下拉开下眼睑–滴鼻药水:平躺,头部略向后倾,滴药水,滴管不可伸入鼻腔–滴耳药水:躺下,头侧向一侧,滴药水婴幼儿腹痛•腹痛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胀痛、绞痛、疼痛轻重程度与病情并不一致。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肠虫病,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虫病•是婴幼儿腹痛的常见原因,是不定时地腹痛。
当某种因素刺激虫体时,可使蛔虫上蹿下跳地蠕动,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性疼痛。
此时,如果按揉和热敷就会加重病情,引发危险。
按揉腹部会刺激虫体穿破肠壁,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是婴幼儿较多见的一种病症,早期无典型症状,可能在肚脐周围轻微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按压时疼痛不明显。
婴幼儿的免疫功能较差,患阑尾炎时容易发生穿孔,所以不能盲目按揉或做局部热敷。
肠套叠•多见于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由于肠管较长,为身长的6倍(成人4倍),且固定性较差,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被套入的肠子血液供应受阻而引发的疼痛,时间过长可能发生坏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如婴幼儿有阵发性哭吵,呕吐或有果酱样大便的应该立即急诊。
婴幼儿腹痛的护理•针对上述症状,育婴师不能以疼痛的程度来判断推测病情,也不能盲目进行按揉及热敷,最好及时就医。
•如并非上述症状,那引起腹痛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肠道痉挛:当痉挛解除时,疼痛即刻减缓–胃肠绞痛:因胃肠道痉挛引起–腹胀:可采用便秘的措施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高热惊厥是指婴幼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超过39摄氏度,而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肉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高热惊厥的原因及发病率•家长和与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首先停止喂食。
如果正在进食,迅速挖出嘴里尚未咽下的食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迅速将婴幼儿平躺,将头部侧向一边,解开婴幼儿的衣领、裤带。
•不要随意搬动幼儿,用大拇指按压婴幼儿人中穴、合谷穴、内关穴•将纱布包裹在调羹的把手上,或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患儿的上下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保持呼吸通畅。
若牙关紧闭时不能硬性撬开,以免损伤口腔粘膜或牙龈。
•如果发热,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使用冰袋冰敷颈部两侧、大腿根部、双侧腋窝或用酒精擦浴。
•婴幼儿惊厥时,不能喂水、进食。
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
•送医院治疗观察。
带发高热的婴幼儿就诊的准备婴幼儿容易患的疾病以常见病为主,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最好的办法就是就近医治。
•准备工作:•动作要迅速,根据婴幼儿的情况,准备好“吃”和“拉”的物品,备好童车。
•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适当做散热和保温工作:冬天要包裹好婴幼儿,不能捂过多衣被,但要避免着凉,口罩、帽子、围巾备用;夏天要防晒。
把婴幼儿放在童车里或怀抱外出,做好放风、雨、晒的准备。
•带一个背包,包内物品要齐全,又要轻巧,钱款和病历卡是重要的一部分。
•如需急救,一边通知家长,一边打急救电话。
带婴幼儿就诊•出现疑难病症,要到权威医院就诊时,应事先了解家庭附近的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地址和路线、专家门诊时间•到医院后就诊的顺序(挂号、排队看病、取回病例卡、取药)•向医生叙述病史,包括发病的原因、症状、发病时间、病情,切不可随意夸大病情•每次就诊都要带好上次的就诊记录•在医生检查并作出诊断开处方时,要提醒医生关于小儿对药物的过敏史•取药后要查对并了解具体用药的剂量和每日次数•如何打针能做好配合工作,了解何时复诊皮肤护理•婴幼儿湿疹的成因与表现湿疹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在一个月左右时发生,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好转(1)原因:大多数是婴幼儿已有先天性过敏体质,再遇到敏感物质刺激诱发而成,容易引起婴幼儿敏感的过敏源大多是食物,也包括化学物。
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湿疹。
(2)表现:湿疹的表现主要是瘙痒,形态有多种,如红肿、脱皮、破损、发疹部位常见于面颊部、颈部、腋下、腹股沟或全身关节屈位凹陷处。
湿疹对婴幼儿的健康影响很大,除了积极的治疗外,家庭护理也很重要•婴幼儿湿疹的预防与护理(1)积极找到过敏的原因,并及时排除。
容易引起敏感的刺激物包括蛋、花生和食物的附加剂等,味精容易加重敏感情况;易敏感的物质还包括粉尘、洗洁精、肥皂、洗发水等、海鲜、牛奶、鸡蛋等(2)婴幼儿的衣服宜用纯棉制品,并要宽松、透气、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粗糙的衣服边角造成机械性摩擦,禁用化纤和羊毛织物(3)在湿疹部位涂抹药膏(4)湿疹发作时不要进行预防接种,避免接触其他病人•痱子的预防和护理痱子一般出现在婴幼儿的颈部、胸部、腋下和背部等汗腺集中的部位。
痱子是一个个红色的小丘疹,连成一片,有时还会引起瘙痒预防的方法:保持房间的凉爽,并保持婴幼儿皮肤的清洁,注意婴幼儿的贴身衣服应该是棉质、透气的。
出现痱子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只要在出汗后及时清洗皮肤,更换衣服即可。
皮肤护理•虫咬皮炎:婴幼儿容易被虫子咬伤,夏天和秋天较多见,被咬伤后,在婴幼儿的胳膊、下肢和脸上会出现许多像小豆一样大小的丘疹,有的硬且还有些痒。
预防虫咬皮炎的措施,主要避免婴幼儿被虫子叮咬,到户外活动,可以穿上长袖上衣和裤子,或者涂驱虫药水,在室内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杀虫,管理好猫狗等动物,防止跳蚤传给婴幼儿,洗好的衣物晾干后,收衣服时要检查是否有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