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组合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例3,通过求4支球队的比赛(每两个队赛一场即单循环)次数,教学组合问题。
从知识体系上看,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是组合数学的初步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更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本单元的学习与以往相比就更加系统全面,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例3与二年级相比,素材不同,而且多了一个元素。
另外,在二年级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而本单元则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式,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重难点突破方式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要“经历”就必须有一个特定的现实的活动情境,
2.借助多种学习方式和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掌握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独立思考表达想法、动手实践体验思考、同伴互助分享思维、小组合作相互读懂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个体与小组、团体的思维碰撞中不断感受提升,找出排列数与组合数,最终掌握有序、全面的思考方法。
3.把握教学要求,“到位”而不“越位”。
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取枚举、连线等形式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事物的组合数,还要注意:只要求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把所有的排列或组合情况列举出来(即有哪些排列或组合),不要求抽象地计算出一共有多少种排列数或组合数!不要拔高要求。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但是,诸如排列、组合、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算原理等名词,不必出现也不用向学生解释。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各小组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
(一)情景引入:
1、出示:一张足球比赛画面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生:足球比赛。
师:对,在2002年我国首次参加了世界杯足球赛。
2、师介绍: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c组参赛球队(随即出示国旗图)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的问题: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1)师:“每2个球队踢一场”是什么意思
'
(使学生明确:与球队的顺序无关,不同的两个球队之间只踢一场。
)
(2)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做呢
生:可以画示意图。
师:画国旗比较麻烦,要表示这四个队可以怎么做
生1:写出各队名称;生2:用字母代表各个队;生3:用符号表示各个
队…
师:那怎样表示两个队踢了一场呢
生1:每两个队连一条线生2:列举出来
师:那好,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写一写,连一连吧。
~
2、学生独立完成。
(师巡视)
3、抽生汇报找出的答案。
(会有不同答案,此时不评价)
师:那么,到底一共要踢几场按什么顺序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巡视、指导各组讨论,观察学生思考过程是否有序、全面)
5、生分小组汇报,全班互动、交流。
(师适时点评)
重点交流:哪种方法思考过程有序、全面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
6、通过对比使生明确:只有思考过程有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正确答案。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三)反馈练习:
1、小明、小青、小华三人举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几场
2、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
3、。
(四)拓展练习:
有一个人想把一匹狼,一只羊,一棵白菜运过一条河,他的船每次除了自己以外只能带一样东西,如何才能保证他把所有的东西都运过去而没有损失呢--提示:狼吃羊,羊吃白菜。
(答案:羊先过去,空回来把狼运过去,把羊带回来;把羊放下,再把菜运过去;空回来再把羊运过去即可。
)
(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与顺序无关,是关于组合的知识(板课题),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做(要做到有序、全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