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平江新城江星路绿地及地下停车场土建工程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苏州市城北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苏州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章):苏州市天和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公司技术负责人:
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土方开挖前节点验收评估报告
1、工程建设概况
1.1 工程名称:平江新城江星路绿地及地下停车场土建工程。
1.2 该工程为地下2层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层高4.3m,地下二层层高4.1m。
本工程建筑面积为14363.86m2。
其中—2F建筑面积7134.96 m2。
基础采用桩筏板基础,混凝土标号为底板C40、地下室墙板C35、二次结构C25,其他结构为C30。
钢筋采用Ⅱ、Ⅲ级。
地下平时为停车场,战时为人防。
(补:基坑底勘察报告情况)
1.3 工程结构:地下2层框架结构。
1.4 本工程工程桩钻孔灌注桩开始施工时间为2013年8月8日开始施工,12月2日桩基施工完成,基坑围护三轴搅拌桩2013年8月24日开始施工,9月17号施工完成。
格构桩2013年9月17号开始施工,12月2日施工完成。
基坑围护钻孔灌注桩2013年9月21号开始施工,12月2日施工完成。
2013年10月26日支撑上部土方开始开挖,支撑梁2014年1月18号完成。
(补:降水井施工情况)
1.5 责任主体单位
建设单位:苏州市城北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苏州市天和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基坑监测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检测试验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苏州市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1.6 监理项目部情况
苏州市天和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平江新城地下停车场项目,设总监理工程师一名,总监代表一名,土建监理工程师二名,水电、人防监理工程师各一名。
1.7 施工单位概况
苏州第一建筑集团项目部,设项目部正副经理各一名,专职安全员二名,资料员、质量员、施工员各一名,专职测量放线员两名。
项目部组织机构较为健全。
苏州
第一建筑集团公司定期对项目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检查控制。
在采取的预控措施中,本工程所制定的各项方案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1.8本次验收的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为基坑四周围护桩、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立柱桩、支撑梁、冠梁进行检查验收。
二、评估依据
各项设计文件及有关标准图集
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③《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④《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⑦《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⑧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技术文件;
⑨经批准的《监理规划》;
三、施工阶段的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履行监理职责,认真按照监理程序,依据已通过审批的专项方案严格实施。
在每次的工地例会上针对工程上出现的与方案、规范有误的地方进行督促整改。
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待质保资料齐全完善后进行见证取样,同时做好监理台账,并督促施工方及时报回复试报告归档。
监理依据行业规范要求,对隐蔽前各工序进行巡视旁站,监督制作标养试块,对施工中有不能确定的问题,及时地取得了设计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对施工质量问题及时与施工方进行沟通,使用联系单、通知单向施工方书面进行指出,施工方均能及时地进行整改,目前未发现有明显的质量缺陷。
具体验收检测情况如下:
1.分项工程检验批次
土方开挖分项4批。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1033批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57份
模板分项24 批。
钢筋分项24批。
混凝土分项 24批。
2.混凝土抗压试件检测
格构桩C30 标养52组均值43.98Mpa
围护桩C30 标养392组均值42.69Mpa
冠梁C30 标养6组均值40.65Mpa
支撑梁C30 标养8组均值39.60Mpa
3.原材进场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商品混凝土合格证1045份
钢筋出场合格证 30份
钢筋原材复试报告 30份
水泥出场合格证 9份
水泥复试报告 9份
4.钢筋接头实验报告
钢筋焊接性能实验报告 31 份
钢筋直螺纹连接复试报告 7 份
5.砼工程施工记录 1045份
6.桩基工程检测
围护桩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19m,数量392根。
三轴搅拌桩FAB段桩径850mm,桩长20.5m,BCDEF段桩径850mm,桩长22m。
总数量333根。
1.各检测桩孔的孔深、孔径、垂直度偏差及沉渣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2.低应变动力检测结果表明:各检测桩桩身结构完整,部分有缺陷。
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为“Ⅰ”类58根,“Ⅱ”类24根,共392根。
3.三轴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搅拌均匀,其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4.观感质量良好。
四、监理结论
在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对分部分项和隐蔽工程都进行了全面的过程控制,以及事
后的分析评定。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规范及监理验收规范检查验收。
对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分项工程不予验收。
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全面整改,经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由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对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重视,以及在施工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提前控制,消除了质量隐患,保证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总体来说基坑围护工程结构工程质量较好。
分部分项工程均达到了合格标准。
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书面资料齐全并能与施工进度同步,真实反映了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工程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规范和强制性条文标准的要求,基本具备开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