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及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18-07-12T17:14:24.8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杜冠男孙昊孟涛马志刚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最大化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科学统筹电力系统的分配;优化调控运行系统,加强系统的科学发展,然后分析了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及优化管理的方式.
石家庄供电公司 050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最大化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科学统筹电力系统的分配;优化调控运行系统,加强系统的科学发展,然后分析了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及优化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电力调控;重要性;优化措施
电力不断的消耗是当前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的需要。
由此,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电力调控不断运行的过程之中,由此,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其中十分重要的目的便是为了保证电力的供应。
就当前情况来看,当前电力调控运行的系统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由此,本文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而期望能够解决当前系统之中遇到的问题。
一、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重要性
安全、稳定是用户对电网供电的基本需求,高效、收益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的基本诉求,清洁、可靠、可持续是国家对能源系统的基本要求。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目的就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可靠供电、保证各类电力生产工作有序进行,从确保全面满足国家意志、企业诉求和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而采取的有效管理手段。
在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各类信息采集设备反馈的数据信息,以及监控人员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对电网实际运行的参数进行分析,如电压、电流、频率、负荷等,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的情况,判断电网安全和经济运行状况,进而通过电话或自动系统发布指令,指挥相关人员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调控,如发电机出力、电网运行方式、投切电容器、电抗器等方面的调整。
(一)最大化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科学统筹电力系统的分配
最大化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是我们进行电力调控运行的主要目的。
电力系统结构复杂,包括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诸多环节,在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监控信息和自动调控系统,从而保证了用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在电网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的电量供应不足时会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所谓拉闸限电是一种电网宏观调整措施,指在电网发电机出力不能满足区域用电负荷要求或输变电设备承载力不够的状况下,通过调整负荷分布还是不能满足区域需求时,为保证电网和设备的安全,从而采用的人为切除负荷的方法。
这种传统有效的电力调控运行方式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科学稳定分配。
(二)优化调控运行系统,加强系统的科学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用电需求的规模化、多元化也让电力系统更加复杂多变。
而有效的调控运行不仅能够提高产能效率和传输的稳定性,而且在电能配送、转变环节更加优化,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发生过重大的电力事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最终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1965年11月9日17时16分,美国东部8个州及加拿大发生了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总计约20万km2的区域内停电时间长达13小时32分,停电负荷达到2500万kW。
通过分析,除了电力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设备的可靠性、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方面外,人们也意识到了电力运行安全监控的重要性。
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必须充分整合资源,满足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综合需求特性,从而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控制论的形成、系统工程等社会科学项目的进程。
二、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及优化管理的方式
(一)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
当前,电力调控运行通常主要是“分级管理+统一调度”的模式。
涵盖的内容,一方面是分级管理,另一方面是统一调度,统一调度是分级管理的目标,二者的协调运行是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
运用标准化管理体制,规范流程,统一调度,符合电力调控运行区域一体化运行的准则,把系统管理工作做好,避免出现失误,才能对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保证。
然而,在实践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在系统顶层设计、网络框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
(二)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方案
1、优化目标
目标是支撑调控运行的必要型原则,正确且具备实践意义的优化目标一旦设立,便可起到极佳的带动作用。
并且设定目标的方向不能以单一运程为主,要综合宏观系统的价值走向,以系统内欠缺的技能点和可行性为设定方向。
在确认目标方向后便可拓展完善目标方案, 改进内容要以实际使用的反馈信息为参考资料,逐步推进优化完整度。
在不断实践和优化改动的过程中,能够令改动内容更贴近系统稳定需求,从而提升系统宏观控制的稳定性价值。
2、优化框架
框架结构是电力调控系统中最主要的架构,框架所指的涵义从宏观来讲是电力设备间的连接点,其可代表大范围的连接架构,也可细化成小范围中的联络端、信息接收点等,因此对框架进行优化,就是在坚固整个电力调控系统的稳定强度。
从目标效用中即可看出其优化必要性。
同时当主站框架得到强化时,下配的控制环节也将关联提升效用能度。
下面细化表述框架优化的注意点:首先要重视电力系数的中心固定特征,避免因位置变动改变常规网络状态;其次,优化框架期间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部件,避免电力系统出现不兼容性。
3、注重实用性
注重实用性是改进电力调控运行的基本要求。
工作人员应保证经过优化改进后的系统,在开放性能方面有更优异的表现。
调度系统经过优化之后,在开放时应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
此项要求是为了避免出现系统信息滞后的现象。
实用性是进行电力调控运行优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方面,实用性的增强需要借助一定的措施实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保证优化改进以不损坏现有设备为前提,保证优化措施与优化成效更符合实际。
也就是说,应对系统进行实用性优化,以改进服务、提升传输性能为优化目标,提升优化效率,改善优化成效。
实际上,电力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对象应包括调度系统与监控系统两个大的方面。
上文介绍的主要是调度系统方面,监控系统的优化应在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展开。
监控系统的功能在于通过监控设备状况,进行适当调节,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监控系
统的优化对象主要是设备和系统中的各项装置,优化目标是确保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传输。
结束语
在电能资源刚刚成为社会重要辅助性能源时,人们对电能技术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提升电能实用性和如何拓展其施用范围中。
而今电能已经完成向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渗透发展,也正是在电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电能发展的研究方向也就向着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逐渐偏移,至此电力调控技术内容应时而生。
电力调控指利用特殊的管控手段维系电能输送配送及使用的安全,其效用性关乎用电方的利润和安全稳定,因此确定其运行重要性进而拓展优化渠道具备研究价值。
从文中对电力调控运行实用性及重要性的详细探讨中我们不难看出,维系电能系统稳定和实用性早已是电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且就当前社会用电形式而言,对电力系统的稳定需求只会与日剧增。
因此使用电力调控运行具备十分的必要性,同时为了增强调控能度, 优化也是必要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马永慧.试析电力调控运行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预控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3):177-178.
[2]胡晚元,连文生,龙连平.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3):223.
[3]刘杰.关于加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方案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10):200+207.
[4]李剑.研究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22):55+58.
[5]易利云,邓文斌.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通讯世界,2016(1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