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一. 名词解释
1. 社会调查:所谓社会调查,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现实社会中
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
认识活动。
2. 概念的操作化:是指对调查研究所使用的抽象概念给予明确的定义,并确定
其边界和测量指标的一种设计工作。
3. 层次谬误: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使用较高的或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研究,
而使用另一种较低的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4. 减化论:是指研究者仅仅使用非常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想象。
5. 社会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将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用一组
符号和数字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6. 信度:运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得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7. 效度: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地测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8. 普查:是指为了掌握被研究对象的总体状况,对全体被研究对象逐个进行调
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式。
9. 抽样调查:是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
代表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推论被研究对象状况的一种调查方式。
10.典型调查:是指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抽取若干个具有代表
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对其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以认识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
11.个案调查:是指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单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
法。
12.标准化访谈:又称结构性访谈,是指按照统一的设计,有一定结构的调查表
或问卷表所进行的访谈。
13.代填问卷:是指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当面提出问题,然后
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14.自填问卷:一般是通过报刊发行.邮局传递或派人送发等方式将问卷送到被调
查者手中,并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然后再返回到调查者手里。
1.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①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
②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③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④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二. 简答题
1. 社会调查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 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织调查队伍
② 调查阶段:进入调查现场.采用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组织管理工作
③ 研究阶段:整理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研究
④ 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
2. 调查课题的类型
① 理论研究课题和应用研究课题。理论研究课题是指为检验和发展某些理论或
假设而从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应用研究课题是指为了认识与解决当前的
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研究课题.
② 描述性研究课题和解释性研究课题。描述性研究课题是指那些为弄清发生了
什么事而提出的调查研究课题.解释性研究课题是在对特定的社会现象作出
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作出解释或说明的研究课题。
3. 课题形成的主要途径
①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② 向有关专家咨询
③ 从现实社会中来
4. 调查总体方案的内容
① 确定调查的目标
② 选择调查单位
③ 选择调查方法
④ 调查工具的使用
⑤ 调查人员的安排
⑥ 调查资金的筹备
⑦ 调查时间的安排
⑧ 其他有关工作的安排
5. 社会测量的层次
① 定类测量。是指对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的类别进行鉴别的一种测量方法,
如性别:男.女
② 定序测量。是指对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的类别进行鉴别并能够比较类别大
小的一种测量方法。如家庭规模:大.中.小
③ 定距测量。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的测量方法,如温
度:0度.20度.30度.40度…
④ 定比测量。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之间比例.倍数关系的测量方法。如年龄:0
岁.5岁.20岁.60岁
6.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
① 信度与效度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效度要以信度为基础,有效的测量必定
是可信的,不可信的测量必定是无效的。
② 但是,信度高只是测量所要达到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其充分条件。所以,信
度高的测量并不等于其效度也高。
③ 所以,一个良好的测量指标必需同时具有信度和效度,是信度和效度的有机
统一体。
7.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① 界定总体
② 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③ 确定样本单位,编制抽样框
④ 确定样本大小
⑤ 收集.整理和分析样本资料
8. 如何做好访谈前的准备
① 要选择适当的访谈方法,掌握与调查内容有关的知识
② 要尽可能了解被访者的有关情况,把调查主题事先通知调查对象
③ 要选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9. 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
① 摸底探索阶段。所谓摸底探索是指在调查问卷设计之前,要先熟悉了解被调
查者的基本境况。
② 设计问卷的初稿。设计问卷的方法主要有:卡片法和框图法
③ 问卷的试用和修改。问卷的试用方法有:客观检验法和主观评价法
10.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① 问卷的问题要紧密围绕假设进行设计
② 问题要具体.明确,不能提抽象的.笼统的问题
③ 要避免提复合性问题
④ 问题要适合被调查者的特点,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
⑤ 提问要避免带有倾向性和诱导性
⑥ 不要直接提具敏感性或威胁性的问题
11.答案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① 答案的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② 答案的设计要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③ 答案只能按一个标准分类
④ 程度式答案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前后须对称
12.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① 观察者的态度倾向
② 观察者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工作作风
③ 观察者的知识修养
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① 由观察活动引起的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
② 人为的假象
③ 客观事物的本质没有充分的暴露
13.如何减少观察误差
① 提高观察者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观察能力
② 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③ 观察活动务必要深入
14.收集文献资料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 应紧密围绕研究课题收集文献资料
② 应注意收集原始文献资料
③ 应重视文献资料的鉴别和筛选
④ 应及时做好资料录入和电子文档的保存工作
15.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① 资料的审核
② 资料的编码
③ 资料的分组
④ 资料的汇总
⑤ 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16.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分组?怎样对资料进行分组
为什么:①可以找出总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深入了解想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③可以显示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怎样做:①要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② 要选择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质的标志
③ 应从多角度选择分组标志
17.简述调查报告撰写的特点及其种类
特点:针对性.实证性.时效性
种类: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
查的主要目的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18.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把握哪四大环节?请简要地说明每一环节要注意的问题?
① 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要考虑三方面因素:调查研究的最初目的.调查所获得的实际材料.主题
要紧密围绕现实社会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② 选择资料
选择材料时,要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鉴别材料.区分典型材料和一般材料.
运用对比材料和排比材料.重视统计材料的作用
③ 拟定提纲
提纲的内容主要有:一是本次报告的论题.二是说明论题的材料.三是报告结构及
各个层次内容的安排.四是每部分标题及内容概述
④ 撰写报告
撰写报告必须掌握以下要点:务必要通俗易懂.采用议叙结合的表达方式.语言务
必要准确.简洁.朴实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