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
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选项 A 正确; B、由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50℃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把 50g A 放入 50g 水 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 25gA 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 25g∶ (25g+50g)=1∶3,选项 B 正确; C、将 50℃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时,由于 A、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 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 B>A;由于 C 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 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 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 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选项 C 错误; D、由 C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 C 的饱和溶液 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 D 正确。故选 C。
10.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质量为:
=232.65g 所 以 需 要 水 的 质 量 : 1140g-232.65g=907.35g , 体 积 为
907.35mL,故 B 错; C、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不断搅拌,散热,故 C 错; D、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稀硫酸中设溶质 20g、溶液为 100g,则溶剂为 80g,所以溶 液质量:溶剂质量=100g:80g=5:4;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浓硫酸稀释的步骤、用到的仪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 计算方法,知道浓硫酸稀释的注意事项。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
一、溶液选择题
1.K2CO3 和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在 60℃到 80℃之间 B.t℃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两种饱和液从 80℃降温到 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含结晶水)无法比较 D.把 60℃时的 105g KNO3 饱和液降温至 20℃,能析出晶体 73.4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时 K2CO3 和 KNO3 的溶解度相同,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 60℃到 80℃之间溶解度 都包括 126-139 间的数值,所以 t℃在 60℃到 80℃之间,故A 正确; B、t℃时,两种物质只有是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 相等,故 B 正确; C、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液从 80℃降温到 20℃,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硝酸钾比碳酸 钾多,如质量不等,则无法比较,故C 正确; D、把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则 105g KNO3 饱和液中溶剂是 50g,溶质是 55g, 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50g 水中最多能溶 15.8g,所以降温后能析出晶体 39.2g,故 D 不正确。故选 D。
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4.下表是 KCl 与 KNO3 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
度 20
30
40
50
/℃
KCl 34.0g 37.0g 40.0g 42.6g
KNO3 31.6g 45.8g 63.9g 85.5g
A.20℃时,KC1 的溶解度大于 KNO3 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之间 C.40℃时,5gKCl 中加 10g 水可得 33.3%溶液 D.50℃时,10g KNO3 中加 20g 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 30℃,有 KNO3 固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 20℃时,KNO3 溶解度小于 KC1 的溶解度,A 正确;由 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 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 温度在 20~30℃之间,B 正确;40℃时,KCl 的溶解度为 40g,即该温度下 40g 氯化钾溶解 在 100g 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 10g 水中最多溶解 4g 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4g/14g ×100%=28.6%,C 错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5.8g,即该温度下 45.8g 硝酸钾溶解在 100g 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 20g 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 9.16g,即 50℃时,10g KNO3 中加 2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 30℃,有 KNO3 固体析出,D 正确。 故选 C。 考点:溶解度
6.下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50℃时,把 50 g A 放入 50 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 1∶3 C.将 50℃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 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是 B>C=A 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50℃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
热,溶液温度降低,故 B 说法正确;C、溶质质量分数:
,
故 C 错;D、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饱和溶液,蒸发 10 克水析出 a 克晶体,再蒸 发 10 克水析出 b 克晶体,a 与 b 的质量一定相等,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不饱和 溶液,蒸发 10 克水析出 a 克晶体,再蒸发 10 克水析出 b 克晶体,a 与 b 的质量一定不相 等,故 D 说法正确。故选 C。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 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 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 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 A 错误; 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 B 正确; 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 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 C 错误; D、过 10℃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看垂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 D 错误。故选 B。
水的体积;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 D、根据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 解:A、用浓硫酸配稀硫酸的步骤:计算、量取、配制,所以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胶 头滴管,故 A 错误; B、稀硫酸的质量:1000mL×1.14g/mL=1140g,含有溶质质量:1140g×20%=228g,浓硫酸
2.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 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B 【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 A 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各 25g 分别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 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70g,故 B 正确; 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故 C 错误;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 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 大于乙,故 D 错误。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B.NH4NO3 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 100 克 KNO3 溶液的质量分数由 5%变成 10%,可向其中加入 5 克 KNO3 固体 D.25℃时,将某 KNO3 溶液蒸发 10 克水析出 a 克晶体,再蒸发 10 克水析出 b 克晶体,a 与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量不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 A 说法正确;B、NH4NO3 溶解过程中吸
5.如图是 KNO3、MgSO4、NaCl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把 40g KNO3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KNO3 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4:9 B.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NaCl>MgSO4>KNO3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 Mg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t5℃,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无明显 现象 D.KNO3 中含有少量的 NaCl 杂质,采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答案】B 【解析】 【详解】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把 40g KNO3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KNO3 饱和溶 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20g:70g=2:7,故 A 错误; B、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 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NaCl>MgSO4>KNO3,故 B 正 确;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 Mg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t5℃,溶解度减小,在此操作过程中 溶液里会析出晶体,故 C 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 KNO3 中含有少量的 NaCl 杂质,采用降温 结晶法提纯,故 D 错误。 故选:B。
8.现用 98%的浓硫酸配制 1000mL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 ( 密度为 1.14g/mL)。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 800mL C.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D.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5:4 【答案】D 【解析】A、根据用浓硫酸配稀硫酸的步骤考虑需要的玻璃仪器; B、根据用配制的溶液的总质量减去浓硫酸的质量就是加入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