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一、案情简介
原告王某在2001年以前是八仙筒供电所营业工,负责红升村低压客户的抄表收费及维护工作。
2001年6月八仙筒地区电业管理所10KV八固线线路抄表员黄永清抄表后发现该线路线损异常,于是对该线路所属的各配变台区总表进行了核抄检查,当检查到红升村变台时发现明显存在异常,初步怀疑该变台存在窃电嫌疑,于是向当时的八仙筒地区电业管理所所长王冠华汇报并召集当时的八仙筒地区电业管理所副所长张清国、会计兼营业班长于桂英、八仙筒供电营业所所长梁青春共同到现场核实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表箱锁完好,但表计封扣有明显伪造痕迹,于是对该台区的低压抄表员王某进行询问,王某承认了其伪造封口、倒转表示数的事实,并同意根据《供电营业规则》和局规对其进行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款1.1万余元,王某在《用电调查报告书》上进行了签字确认。
之后奈曼旗农电公司按照企业规章制度给予王某解除劳动合同决定。
间隔12年后,从2013年开始王某的妻子马玉兰通过多种渠道向国务院信访办、95598、市公司、旗政府、人大、政协等进行无理上访和投诉,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对其进行安抚、劝说,但当事人对其不予理会并在2016年9月19日将我公司告上法庭拒不承认当时的窃电行为。
二、处理过程
此案一审与2016年9月19日开庭,原告主张:
1、请求依法确认1984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8月1 日止原告与被告存在劳动关系。
2、请求解除原告与被告的劳动关系。
3、请求被告支付2001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182个月工资共计644218.87元
4、被告支付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74524.92元
5、请求被告支付原告的社会保险费167496.9元
6、请求被告返还原告的罚款11976.00元,并从2001年6月19日起至2016年8月18日止共计182个月按照月利息2%支付利息损失合计43592.64元。
奈曼旗供电公司主张:
1、原告王某的第一、二、三、四、五项诉讼请求应属于仲裁前置案件,原告应首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之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原告的诉讼请求已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三、答辩人不给付原告王某任何工资、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等费用。
四、原告王某诉请的第六项同样没有法律依据,依法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综上,请人民法院查明本案事实,依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维护答辩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认为王某原是奈曼旗八仙筒镇的农村电工,1999年电力改革后成为农电局职工,负责抄表收费,因2001年6月窃电,公司于他解除劳动关系并补缴损失,也下达了解聘通知,原告也没有提出异议,另由于原告未能提供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所以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对我公司的诉讼请求,诉讼费由原告承担。
由于原告不服判决,于2017年4月5日向通辽市中院提起诉讼,继续要求一审上诉赔偿。
2017年7月18日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判决书,驳回上诉人王某的上诉,维持原判。
三、法律分析
1、奈曼旗供电公司从王某窃电的事实出发,阐明奈曼旗供电公司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因为王某的窃电行为,也正是因为王某窃电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依据当时的法律和公司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奈曼旗供电公司下发文件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
2、从证据方面,奈曼旗供电公司举出一组《参加养老保险登记表》,证明王某与奈曼旗供电公司具有劳动关系的时间是从1999年6月1日起至2001年4月1日止,此前那些年和之后都与奈曼旗供电公司不具有劳动关系。
该《参加养老保险登记表》上有王某本人在登记表上亲笔注明“上述信息属实,同意参保缴费”的字样,开庭时王某当庭也承认登记表上面的签字是他书写的,这进一步证明了
我公司与王某在2001年就已经解除了劳动合同的正确性,所以王某的诉讼请求不成立,不能得到法律支持。
3、从诉讼时效上,奈曼旗供电公司认为王某是在2001年就已经被公司开除,解除了劳动关系,由时任所长梁青春通知到了王某本人,并且王某从2001年6月末至今也一直没有在奈曼旗供电公司处上班,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奈曼旗供电分公司公司也没有给王某开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王某应当自2001年6月末起就已经知道自己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奈曼旗供电分公司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如果王某对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有异议,那么,王某最迟也应当在2002年6月末之前向劳动仲裁等相关部门主张权利,然而王某却在15年以后的2016年才主张权利,显然早已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故其主张不能得到法律支持。
四、案件暴露出的管理漏洞
本案由于原告王某窃电违反了奈曼旗供电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依法依规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并通知了原告、做了工作交接,并让王某赔偿了因其窃电行为导致公司损失的11976.00元的损失,奈曼旗供电公司在此次事件中不存在任何过错
五、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
通过此案件以后我公司应严格管理人事档案,并延长保存事实档案的时间。
加强人员管理,对供电所内抄表人员所负责人台区进行核查,发现估抄、漏抄现象的职工给予严惩。
六、法条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的解释》:第九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